蠼螋是革翅目,蠼螋科的统称。蠼螋体长4mm-35mm,体狭长,略扁平,头扁宽,触角丝状。蠼螋的少数种类危害花卉、贮粮、贮藏果品、家蚕及新鲜昆虫标本,有的种类是蝙蝠和鼠的体外寄生者。蠼螋有大约1800种。很多蠼螋的尾部有两个长长的钳子,既能用来求偶,又能用来捕猎、对抗掠食者、开合膜状的后翅。

蠼螋很容易辨认,它们的腹部有由尾须特化而来的钳状或镊状的尾铗。除蝠螋亚目和鼠螋亚目成员的尾铗已缺失之外,1900多种蠼螋中的大多数都有尾铗。两性的尾铗在形状和大小上有所不同。尾铗是一种多功能的器官,求偶和防御时均可用,有时也用于清洁和折叠后翅。

蠼螋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它们通常生活在树皮缝隙、枯朽腐木中或落叶堆下。它们喜欢在夜间活动,并有趋光飞行的习惯。蠼螋多为杂食性或肉食性。它们可以捕食40多种小昆虫,如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棉蚜等。一只蠼螋成虫一天可捕食200多只棉蚜。

大多数种类雌性蠼螋的母性非常强。它们在一个巢穴中一次产下30-50粒卵。这个巢穴通常被做在石头或木头下或在某个地下通道的尽头处。母亲会守在巢穴中保护卵的安全。为了使卵保持清洁,避免感染真菌,它们还会有规律地隔一段时间就把卵上下舔一遍。一旦卵孵化,母亲会继续坚持照顾若虫。有些种类的雌性还会为幼虫觅来合适的食物,甚至把自己吃下去的食物反刍出来喂哺若虫。


蠼螋的解释蠼螋的解释是什么

蠼螋的词语解释是:蠼螋qúsōu。(1)昆虫,体扁平狭长,黑褐色,前翅较短较硬,后翅较大较圆,折在前翅下,有些种类无翅,尾端有角质的尾铗,多生活在潮湿的地方。
蠼螋的词语解释是:蠼螋qúsōu。(1)昆虫,体扁平狭长,黑褐色,前翅较短较硬,后翅较大较圆,折在前翅下,有些种类无翅,尾端有角质的尾铗,多生活在潮湿的地方。注音是:ㄑㄨ_ㄙㄡ。结构是:蠼(左右结构)螋(左右结构)。拼音是:qúsōu。
蠼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昆虫名。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古蠼螋、短狐、踏影蛊,皆中人影为害。”
二、国语词典
蚰蜒的别名。参见「蚰蜒」条。词语翻译英语earwig德语Ohrwürmer法语dermaptère,perce-oreilles
三、网络解释
蠼螋蠼螋是一种昆虫纲革翅目的杂食性昆虫,别称夹板子、剪指甲虫、夹板虫、或剪刀虫、耳夹子虫、二母夹子,盛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头部扁而宽,复眼较小无单眼;触角丝状,一般由25节组成;口器咀嚼式。蠼螋常生活在树皮缝隙,枯朽腐木中或落叶堆下,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如果在家里一般都会在卫生间。
关于蠼螋的单词
earwig
关于蠼螋的成语
惮赫千里黩武穷兵点金乏术独步当时担惊受怕促膝谈心东拉西扯词不达意斗粟尺布岛瘦郊寒
关于蠼螋的词语
堤溃蚁孔惮赫千里黩武穷兵担惊受怕独步当时东拉西扯独辟蹊径大公无私岛瘦郊寒词不达意
关于蠼螋的造句
1、他介绍,这种虫子学名为蠼螋,属于革翅目昆虫。
2、除了这些小飞虫的剩下的空壳,还有两三只看起来是没有翅膀的飞蛾的尸体,一小块蠼螋的尸骨和三具蜘蛛的起皱且紧缩着的空壳。
3、昨天她还在弄那只蠼螋,今天那蠼螋就成了地上的一具空壳了。
4、而老鼠的大量繁殖也是蠼螋灭绝的主要原因。
5、家住西环南路福屿社区的李女士最近遇见了烦心事,她家卫生间的瓷砖缝隙里爬出了黑色的小虫蠼螋。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蠼螋的详细信息

蠼螋怎么读什么意思?

蠼螋(拼音:qúsǒu,音:渠叟)
属昆虫类的有翅亚纲革翅目。蠼螋俗称"耳夹子虫",又名剪刀虫。因为它们的雌虫在产卵后会像鸟类一样伏在虫卵上等待孵化。是杂食的,什么都吃,一般出现在卫生间和厨房。

蠼螋是什么动物?谢谢!

蠼螋(qúsǒu),一种杂食性昆虫,盛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常生活在树皮缝隙,枯朽腐木中或落叶堆下,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

世界已知近2000种,盛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由温带向寒带种类数递减,但在喜马拉雅地区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也存在它们的踪迹。在中国主要地理分布:北京、湖北、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江苏、安徽。中国已记载211种。革翅目成员,全世界共有10科,1000多种,台湾已知有42种,常见种类体长约10至25公厘,但无国人从事相关分类研究。

以上便是排行榜大全网整理的蠼螋是什么类的全部内容,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