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的古名是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故又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

大豆原产于我国,在古代称为“菽”,已有5000年栽培历史。东北为主产区,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大豆最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

大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类。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学者大多认为原产地是云贵高原一带。也有很多植物学家认为是由原产中国的乌苏里大豆衍生而来。现种植的栽培大豆是从野生大豆通过长期定向选择、改良驯化而成的。

大豆一般都指其种子而言。根据大豆的种子种皮颜色和粒形分为五类: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它大豆、饲料豆。


大豆古名是什么呀?

大豆,我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

大豆起源于我国,古代先民用大豆做各种豆制品,已经食用了几千年了。大豆通称黄豆,我国古代称为“菽”,英语里的Soybean,是中国“菽”的译音。秦汉以后,“大豆”一词代替了“菽”字并广泛应用了。

名称来源:

“大豆”一词最先见于《神农书》的《八谷生长篇》,其中载:“大豆生于槐。出于泪石云山谷中,九十日华,六十日熟,凡一百五十日成。”《氾胜之书》载:“大豆保证有收获,容易种植”。自汉代以后,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增加。

我国大豆的古名叫什么?

大豆的别称叫黄豆,古书上称菽。

大豆起源于我国,古代先民用大豆做各种豆制品,已经食用了几千年了。大豆通称黄豆,我国古代称为“菽”,英语里的Soybean,是中国“菽”的译音。

秦汉以后,“大豆”一词代替了“菽”字并广泛应用了。

生长习性

大豆性喜暖,种子在10-12℃开始发芽,以15-20℃最适,生长适温20-25℃,开花结荚期适温20-28℃,低温下结荚延迟,低于14℃不能开花,温度过高植株则提前结束生长。

种子发芽要求较多水份,开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在70%-80%,否则花蕾脱落率增加。大豆在开花前吸肥量不到总量的15%,而开花结荚期占总吸肥量的80%以上。

以上便是排行榜大全网整理的大豆的古名的全部内容,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