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历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再往后,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1月1日为新年。

元旦是中国的节日还是外国的节日

元旦节不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属于我国法定节假日。元旦节是世界性的节日,除了中国国元旦节之外,英国、比利时、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也都流行过元旦节。凡是使用公历的国家都将每年的1月1日视为特殊的日子,只是叫各国法不同。

元旦属于跨年吗

元旦是公历的1月1号,是新历意义上的过年,是从旧的一年跨入新的一年,所以大家都称为是跨年。近年来流行于此时进行节日倒数,以庆祝新的一年的来临,跨年就是从一年的最后一天到来年的第一天。

元旦是什么意思?

元旦是新的一年。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


“元旦”通常指历法中的首月首日。在我国,“元旦”一词古已有之,在文学作品中最早见于《晋书》。我国历史上的“元旦”指的是“正月一日”,“正月”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旦(首月首日)日期并不一致。


扩展资料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

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夏历正月初一恰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的前后,因此便把夏历正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公历年”、“阳历年”或“新历年”。

元旦的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元旦节就是其中之一,元旦节到来的时候,国家也规定了三天的法定节假日,因此,大家都会期待着元旦节的到来。那么,元旦节的来历是什么?元旦节是在什么时候被定为法定节假日的?

事实上,说起元旦节,其实还要追溯自三皇五帝时期,话说当时尧帝勤政为民,一生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不过尧的儿子是个没出息的,尧就没有把部落传给儿子,而是选择了品德高尚、能力突出的舜。尧在死前,也叮嘱舜要把位子传给德才兼备的人,在这之后,舜又把位子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事实上,这几位首领都对百姓很好,做了很多好事。后来人们把舜祭祀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正月初一称为“元旦”,这就是元旦的由来。

到了近代,也就是1911年,当时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从民国元年开始,就决定使用公历,并规定阳历1月1日是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后来,民国政府又把农历的正月一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这就是近代中国元旦的来历。

那么,元旦节是在什么时候被确定为法定节假日的?

事实上,应该是1949年,那是1949年9月27日,当时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为了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因此国家便将夏历正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也就是“元旦”,并且将其列入法定假日中。从这时开始,元旦就成为了国家法定节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