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Q.1和XBB的致病力与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国家也没有增加。近三个月以来,我国已经监测到BF.7、BQ.1、XBB传入,但BQ.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优势传播还是以BA. 5.2和BF.7为主。
“阳康”后,还会二次感染XBB毒株吗?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目前XBB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和我国流行的BA.5有所差异,感染BA.5后经过一段时间,保护力水平下降,遇到免疫逃逸能力强的毒株,再感染的风险会增加。但是,再次感染主要会发生在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在短时间内再次感染风险比较小,而且感染后的症状通常比第一次轻微。
XBB毒株是否会导致腹泻?
针对网传XBB毒株会引发呕吐和腹泻的症状,李侗曾表示,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确实有呕吐和腹泻的症状,通常1- 3天可以自行缓解,没有发现XBB毒株更容易侵犯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治疗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可以适当准备,没必要大量囤积。
奥密克戎毒性较低,感染者能将其当作普通流感自己吃药吗?
目前,全国疫情总体呈较快发展态势,疫情波及面广,但同时,奥密克戎变异株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有显著变化。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哪些特点?我们又该如何科学防控?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哪些特点?
致病力和毒力减弱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表示,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BA.1、BA.2、BA.5系列,包括BF.7、BQ.1和重组体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
重症和死亡比例低
常昭瑞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也可能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时干预治疗等因素有关。
免疫逃逸能力强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小汤山方舱医院医疗专家李侗曾表示,北京本轮疫情的主要毒株奥密克戎BF.7变异株免疫逃逸能力强,致使接种过疫苗的个体或既往感染过新冠病毒的群体,虽然有抗体,但仍可能会再次感染。
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加快
李侗曾表示,BF.7变异株主要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感染后1天就可排毒,致使感染人群迅速增加。很多人感染后症状较轻,这反而给疫情防控带来“更大压力”。一些患者觉得就是劳累或感冒,没有引起重视,继续参加社会活动,当检测出阳性时,已经引发了传播。
无症状感染者较多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陈志海表示,原始株、阿尔法株和德尔塔株的致病性非常强,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包括年轻人、老年人都会有典型的新冠肺炎肺部表现,而奥密克戎变异株不同,无症状感染者较多,发病患者的潜伏期也更短,病人感染后1~3天,最多5天,就有可能出现症状。
周期为两周左右
陈志海注意到,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感染者,从检测出阳性、到出现症状,再到好转、符合出院标准,一般需要两周左右,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病程会长一些。
主要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李侗曾表示,与原始毒株相比,BF.7变异株更多表现为发烧、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少数人可能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还有极少数会出现味觉嗅觉减退等。
尚无证据表明感染新冠后会有后遗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教授、广州黄埔方舱医疗队负责人崇雨田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些传染病的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的功能长期未能恢复正常,才会被认为是后遗症。”对于新冠感染者而言,有的人临床表现可能持续比较长,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胸口疼痛、咳嗽等,有的学者把这些称为“长新冠”。崇雨田认为,这些不能将其归类为“新冠肺炎的后遗症”,“目前学界并未确认新冠肺炎有后遗症。至少尚没有证据表明有后遗症。”
研究发现复阳病例的传染性非常低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抗体会在一定时间后失效吗?新冠病毒是否还会不断变异?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用科学的眼光看,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力显著降低、传染性比较强,可以说已经“适者生存”并趋于稳定,以后再变异的几率比较小。此外,不管病毒怎么变,新冠病毒疫苗对奥密克戎还是有显著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的作用。
新冠感染者复阳的比例有多高?复阳者有传染性吗?对社区有风险吗?
唐小平:复阳的定义是感染者达到2次核酸阴性或Ct值≥35的出院标准后,再次检测核酸阳性。近期我们和钟南山院士团队一起对不同病毒株的复阳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几点结论:一是复阳病例的Ct值<35的只有5%;二是对5%复阳病例的样本进行病毒培养,都没有培养出活的新冠病毒;三是对所有复阳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没有发现被感染的情况。我们由此得出结论,复阳病例的传染性非常低,总体上对社区是安全的。
家长不必过分担心未接种新冠疫苗的3岁以下婴幼儿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中南)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内科主任兼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徐翼:儿童属于新冠易感人群,而且三岁以下没有新冠病毒疫苗覆盖,但家长不必过分担心。一方面,儿童感染新冠后临床症状比较轻,3至5天就能恢复,症状以发热、咳嗽、腹泻、呕吐为主,发生肺炎和重症的概率比成人还低。另一方面,婴幼儿的活动范围小,暴露风险也比较小。从国外的病例看,90%属于家庭聚集性发病,也就是父母把病毒传给小孩。
因此,年轻父母完全没有必要过度焦虑,只要做好自身防护,避免把孩子带到高风险区或者人流密集场所,在家里注意做好通风和手消毒,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就能有效降低孩子被感染的风险。
美国疫情流行毒株是什么
美国目前留下流行的毒株是重组毒株XBB家族的XBB.1.5毒株短短一个月就横扫美国,在新冠病毒的故乡成为万毒之王!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病毒学家Andrew Pekosz表示,XBB.1.5与同族的毒株不同,它有一个额外的关键突变F486P,可以更好地与人类的细胞相结合。同时,有研究指出,XBB致病力并未明显增强,但由于该毒株突变能更好地与人体细胞受体结合,因此XBB.1.5“免疫逃逸”能力更高。
针对包括XBB.1.5在内的XBB亚型毒株,美国卫生官员多次呼吁人们需要确保接种最新的新冠疫苗(尤其是老年群体),如果老年群体出现了突破性感染,需要接受抗病毒药物Paxlovid的治疗。
outbreak.info网站援引全球共享流感数据倡议组织(GISAID)的数据称,截至2022年12月31日,XBB.1.5已在至少74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其在美国已蔓延至43个州。感染XBB亚型毒株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头痛、喉咙痛、鼻塞、全身疼痛、疲劳和发烧等。
国外毒株和国内毒株区别
BQ.1和XBB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国际上,在一些欧美国家已经逐渐显示出,它们是优势毒株,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但其致病力和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这些国家没有显著增加。那么,BQ.1和XBB一旦传入我国是否会引起新一轮的流行?许文波介绍,其实BQ.1和XBB已经传入我国。“近三个月以来,已经监测到BF.7、BQ.1、XBB传入我国,一共有130多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输入我国,同时这50个亚分支引起关联的本土病例或者暴发流行,包括BQ.1和XBB,其中9个省49例病例中检出BQ.1及其亚分支,在3个省11个病例中检出XBB亚分支。”许文波表示,整个BQ.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目前还是以BA.5.2、BF.7为主),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和BA.5.2和BF.7,以及其他50多个输入的亚分支,可能会形成一个共循环。
关于如何预防BQ.1和XBB,许文波介绍,“和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一样,我们采取的措施就是监测它的致病力有没有变化,监测其基因组有没有进一步的变异,如果其临床特征有任何变化,我们会和基因组特征联系起来进行研判,但是暂时还没有发现BQ.1和XBB在国内外引起重症和死亡增加的报道。”
新冠12月具体毒株有多少
1、BQ.1、XBB毒株: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在一些欧美国家已经逐渐显示出是优势毒株,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但其致病力和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国家没有显著增加。2、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奥密克戎变异株不断出现新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强的子代分支,并代替之前的优势流行株。奥密克戎变异株在人群广泛流行过程中,将继续通过基因变异和奥密克戎变异株之间的重组持续产生更多的子代系列亚分支,但新毒株导致致病力显著增加的可能性较小。
xbb1.5的发病机制
中新网北京1月3日电(韦香惠)近日,奥密克戎亚型分支XBB.1.5引起广泛关注。目前,上海在境外输入病例监测中发现XBB.1.5毒株。2日,据新民晚报消息,针对上海市民对于欧美地区毒株BQ.1和XBB传入的担心,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目前上海所发现的奥密克戎BQ.1和XBB毒株,仅在极少数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
有关专家向中新网表示,对于XBB.1.5致病力和二次感染风险暂不用过于担忧。
XBB.1.5或将在短时间内成为全世界主要毒株
据澎湃新闻报道,全球共享所有流感数据倡议(GISAID)数据库新增369条中国本土新冠病毒测序结果,上传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领衔的联合科研攻关团队。
这些样本来自上海地区新冠患者,随机采集于2022年11月23日至12月22日,经基因测序确认30个已知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尚未发现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此外,上海此次监测到的25例XBB家族中,有3例XBB.1.5,同样都是境外输入病例,未造成本土传播。
研究人员表示,境外输入患者中的毒株较为复杂,多为我国境内首次检测到。当前测序结果表明,针对境外输入新型病毒株较多,仍需要常规开展病毒株检测为后续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据报道,国内外专家预计,XBB.1.5将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全世界的主要毒株,需要密切关注。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XBB.1.5 的人ACE2结合亲和力几乎与 BA.2.75 相当,可能使 XBB.1.5未来像BA.2.75一样获得更多突变,不过XBB.1.5目前免疫压力不大,还不会很快进化。
XBB.1.5致病力究竟如何?
据媒体报道,此前,美国疾控中心于美东时间2022年12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估计当周美国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由XBB.1.5毒株引起。科学家们还表示,由于具有极高的“免疫逃逸”能力,XBB.1.5已取代BQ.1.1和BQ.1,成美国头号流行毒株。
研究显示,XBB.1.5的免疫逃逸能力与 XBB.1相当,但关键突变F486P使其具有更高的人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ACE2可以被看作是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大门”,这意味着XBB.1.5更容易感染人体。
对此,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向中新网介绍,F486P在轻微增加与ACE2受体结合能力的同时,其免疫逃逸能力也有轻微减弱。这再次说明复制感染与免疫逃逸是连动的。现在的变化是遗传漂变,也就是偶然发生的变动造成下一代基因频率不同于这一代的现象,实际上没有离开基线太远。
金冬雁称,XBB.1.5目前在美国没有导致感染、住院、死亡数字出现显著变化,对其致病力和二次感染风险均不用过于担忧。“除了免疫逃逸能力有一定程度增强,其他各方面的变化都是比较小的。”他说。
医疗机构能否应对新毒株?
今年1月1日,据央视《面对面》节目报道,2022年12月上旬,不少城市开始出现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感染患者数量猛增,医院的发热门诊首先承压。
对于XBB.1.5是否会造成中国内地新一轮感染高峰这一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教授向中新网回应称:“不必要担心,有些夸大了。”
张继明表示,目前监测到的新毒株仍属于奥密克戎亚型,仍属于呼吸道病毒,即主要感染呼吸道,且致病性并未增强。同时,结合处理第一轮感染高峰的经验,医疗资源可以应对。
金冬雁也表示,XBB.1.5在美国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新冠在美进入地方性流行的基本态势。在他看来,目前新冠在美国已不存在海啸式暴发的土壤,XBB.1.5并没有改变这个土壤,且在美国并未引起类似年初 BA.2的大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