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上甘岭区,隶属于黑龙江省伊春市,位于市境中部,东、东北与五营区相连,东南与乌马河区接壤,西南和西部与友好区为邻,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上甘岭区辖1个街道,5个林场、7个经营所。分别是红山街道;山峰林场、阳光林场、新风林场、卫国林场、查山林场、长青经营所、青山经营所、溪水经营所、蔚蓝经营所、永绪经营所、美林经营所、红山经营所。

上甘岭的林区风貌

上甘岭区林产丰富,当地的居民大部分以农业作为生活来源。当地大部分人家的农作物为平贝,民风淳朴。汤旺河流经红山街道,在河上有两座桥,两岸都是住户区,站在红山街道向两处眺望,周围都是山。深秋季节,遍山都是松树,苍苍莽莽,一片林海。上甘岭物产丰富,山上有各种野菜,像真蘑,猴头,蕨菜等等。

上甘岭名字的由来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刚刚参加完荆江分洪,开赴鸭绿江边准备转战朝鲜战场,此时朝鲜战场战势已经明朗,我军胜券在握,为了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党中央将这支部队改编为林业三师,会同伊春森林工业管理局调集的1 000余名地方各级干部和技术工人,开进了小兴安岭莽莽林海,开始了开发伊春林区的第一次创业。

势气高涨的林业三师憋足劲要将全部力量用在开发建设上,支援祖国经济建设,正当林业三师的七、八两个团1 200余名官兵挺进林区这片沃土准备大干一场时,朝鲜战场传来上甘岭战役取得胜利的捷报,举国欢庆,为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上甘岭因此而得名。

从此,自强不息的上甘岭人民以艰苦奋斗、特别能打硬仗,特别能攀高峰不断创造佳绩而扬名,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上甘岭精神”,时任伊春特委书记王钊欣然命笔,“光辉的名字,英雄的人民”,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上甘岭历代的建设者,克服一个个艰难险阻,不断书写一个个新的辉煌。

上甘岭的基本介绍

自然资源丰富,全局经营总面积144840万公顷,活立木蓄积为802万立方米。针叶树种有红松、白松、落叶松;阔叶树种有白桦、榆木、椴木、黄菠萝、水曲柳等几十种名贵树种。野生动物繁多,具有经济价值兽禽类主要有:马鹿、驼鹿、黑熊、野猪、狍、兔、松鼠、黄鼬、榛鸡、沙曼鸡等30余种。

昆虫类170余种。另有林蛙、七分蛇。山野菜有蕨菜、刺嫩芽、猴腿、燕子尾、猫爪、广东菜、柳蒿芽等30余种,地下矿藏丰富,有铁、铝及脉金、玄武岩、花岗岩、碘等矿藏。山野果有笃斯、刺玫果、山丁子等几十种,坚果类有4种,常见的红松种子、平榛子、毛榛子、山核桃。

野生食用菌分布在南北坡、有草蘑、针蘑、元蘑、榆黄蘑猴头等。山药材资源最为丰富,近300多种,人们熟悉的有50多种,已开发利用的暴马子、马齿苋、初来蒲公英等。

上甘岭战役是哪一历史事件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在中美两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取得的辉煌胜利。

上甘岭战役中,美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

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

战役的第二阶段就是最艰难的坑道斗争阶段,597.9高地共有三条大坑道,八条小坑道和三十多个简易防炮洞。

当时三条大坑道和五条小坑道都在守备部队控制下,其中八连进入的一号坑道是主坑道,位于1号阵地下,是最大的坑道,呈“F"形,全长近80米,高1.5米,宽1.2米,左右还各有一个叉洞,顶部是厚达35米的石灰岩,坑道的两个洞口都向北朝着五圣山方向。

扩展资料:

1、志愿军总结

我军坚持坑道斗争必须在坑道里人员、物资条件允许,与上级通讯联系畅通的情况下,坚持一定时间,并要抓紧时机向坑道及时补充人员和物资,还必须要有纵深部队的战术、火力、物质、精神的有力支援。

同时,坑道部队也要积极组织班、小组为单位的小规模偷袭、强袭、骚扰等战斗活动,对占领表面阵地之敌进行反击或牵制。纵深部队则要组织狙击手或火炮压制敌对坑道口的破坏,切实保护坑道。

恢复阵地的基本方法是组织强有力的反击,其具体方式可以是坑道内外部队相互配合,里应外合;也可以将部队事先运动进坑道,再依托坑道发动反击。并且要有反复争夺的充分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这场战役也反映了后勤在现代化战争中重要作用,志愿军在战役中物资消耗之大,尤其是炮弹的消耗量,是史无前例的。

志愿军后勤机关在秋季反击作战的物资储备基础上,实行重点保障,对上甘岭的所有需要竭尽所能予以满足,还动用了后勤部门留做机动力量的汽车连加强运输保障。

2、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指1950年6月爆发于朝鲜半岛的军事冲突,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北、南双方的民族内战,后美国、中国、苏联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而成为了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进攻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

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

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

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过历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38线一带。

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

参考资料:-上甘岭战役

参考资料:-朝鲜战争

朝鲜的上甘岭在什么地方?具体点?要地图

上甘岭位于小兴安岭腹地,汤旺河中上游,距伊春市区40公里,是一个以林为主,综合利用,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新型林业城镇。上甘岭的经纬度是:Latitude
38.3333,
Longitude
127.4667。地图没法打上来
自己去网上查查吧

上甘岭战役的391高地在哪?

391高地其实是一处无名的高地,具体位置在朝鲜铁原的东北方向10公里处,391是它的海拔高度。

小学的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就提到过391高地,邱少云烈士就是在这里牺牲的。391高地的主峰地理坐标为北纬38°20′23.00″,东经127°15′17.20″。

一、《我的战友邱少云》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文章,文章作者以目击者、亲历者的身份写下了战友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

1952年10月12日,抗美援朝战争中,在朝鲜五圣山391高地,邱少云和战友们在阵前潜伏。敌人的弹药点燃了邱少云身上的伪装草,为了掩护潜伏的战友、保证战斗胜利,邱少云硬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力一动不动,甚至连一声都没有喊,最终在烈火焚身中壮烈牺牲。

邱少云附近的战士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之后将这一过程记录了下来。从此以后,邱少云这个名字和他的战斗精神一起,永远镌刻在人民军队的军史上,影响并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国军人。

二、上甘岭战役

1952年秋,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击作战取得了节节胜利。为了扭转败局,在10月14日联合国军调集6万余兵力,对志愿军守地上甘岭阵地发起猛烈攻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

激战一直持续到11月25日才结束,在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共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最终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

上甘岭就位于朝阳五圣山,联合国军进攻上甘岭的目的是为了夺取五圣山,为后续进攻平壤和金城创作条件。

邱少云牺牲的391高地也是五圣山的一处阵地,志愿军在这里也进行了布防。但是,当时他们还处于潜伏时期,当时邱少云只要稍微动一下或者喊出声,整个部署都将毁于一旦。

五圣山海拔1051.3米,地势险要,属于兵家必争之地。而上甘岭唯一五圣山南麓,是志愿军的防御要点,两侧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更是五圣山的门户,391高地是五圣山几个防御据点中的一个,但是战略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