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上下联的区分:当人面向春联时,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按字调平仄分。具体来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一般是平声。也可按对联内容季节分,季节按时序在前为上联,在后为下联;按事情先回为序,先发生为上联,后发生为下联。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对联”、“桃符”,是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
春联的起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春联的寓意
春联的寓意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希望。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春联,又叫“春贴”、“门对”等。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汉族特有的文学形式。
挂春联的讲究
过了春节春联也不随便揭下来,而且贴得越牢越好,最好内能够保持一年,来年春容节前再贴春联的时候,贴在旧春联的上面。正确的格式应该是,当你面对门的时候,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因为当中国文字竖着写的时候,应该从右向左读。但是春联的横批是从左向右写的,这也是当代阅读规矩使然。
贴对联的左右顺序 怎么区分上下联
1、常见对联一般以右为上联,以左为下联,如果横批与常见对联不同,则以横批为主,横批从哪边开始读起,哪边即为上联,也就将上联贴在读起的那一边。那么如何区分上下联呢,请往下看。2、平仄分法:即根据对联的最后一个读音来区分上下联,如果对联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是普通话中的第三声或第四声(我们称之为仄音),那么这条就是对联中的上联,如果最后一个字的读音为第一声或第二声(我们称之为平音),那这条就是对联中的下联。
3、意义分法:有些对联为了追求寓意会放弃平仄读音,如果售卖者没有明确告诉你哪一个是上联,则可通过对联含义来区分,一般来讲,上下联会具有一定的因果逻辑关系,这时即可把因当成上联,果当成下联。
贴春联上下联怎么分左右
贴春联上下联分左右方法如下:
春联左右联的贴法是春联的上联要贴在右手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横批也是从右往左读的。
贴上下联。分清楚上下联后,就用准备好的浆糊或者胶带、双面胶等,先贴上联,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注意:贴春联时前,要把旧的春联给撕下来,然后把墙壁清理干净,这样有利于新的春联能够贴的更加的久,不会掉。
贴横批。贴完上下联后,再贴横批,一般来说横批的字都是从右向左写的,所以要注意,千万别贴反了。贴完横批后,贴福字,福字一般贴在门的中间。“福”字有正着贴的,也有倒着贴的。倒着贴“福”字,寓意福到了。
春联的尺寸大小的选择。为了协调,居民家的门户贴15-20厘米宽、长度超过门框一半的春联为宜,而商家铺房店面要根据门户的宽窄,贴20-30厘米左右、长度亦以超过门框一半的春联为宜。
这样显得协调、大方。至于某些高大建筑的机关大门,如果贴春联的话,其春联的宽度也不宜超出40厘米、长度也需超过门框的一半。
对联左右怎么区分上下联
对联上下联的判别,一般看最后一个字的声调。规范的对联,尾字声调是上仄下平。贴对联时,上下联的位置应该看横批的格式。如果横批是传统的从右到左读,则右侧贴上联。如果横批是从左到右,则左侧贴上联。
对联如何分左右
对联区分左右的方法如下:
1、我国的春节习俗非常的多,其中贴春联便是其中-一个,而春联的上下联也就是面对门口的左右手,右手为上联,左手为下联,这是我们从古至今的一种区分方法。
2、而对联除了上下联以外,其中横批也是非常重要,横批也就是整个对联的寓意所在,也就像点题一样,但横批都是从右往左写。
3、我们除了可以根据贴好的对联方向来区分以外,还可以通过平仄读音来区分,春节对联非常注重平仄,最后一一个字音为仄音的是上联,最后一一个字为平音的为下联,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
4、凡事都是有因就有果,因果关系也就是逻辑关系也是用来区分春联上下联的好办法,上联为因,下联为果,就很好区分了。
对联起源: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的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的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
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