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宜土壤

在养殖菊花时,可选好适宜的土壤,要求土壤土质疏松、腐殖质丰富,可用肥沃的沙质土壤来栽培养护,定期松土促进呼吸。给菊花配土时,可用6份腐叶土、3份砂土和1份饼肥渣配制,养上两年左右换次盆土,保证好土壤肥力。

2、光照温度

菊花的适应性很强,能耐阴,但喜阳光,它属于短日照植物,所以每天的见光时长需在10小时以下。选好菊花的养殖位置,可养在光线充足的位置,促使多见阳光,满足好光照需求。菊花的生长适温在18-21℃左右,冬季时要注意保暖,促使菊花能安全越冬。

3、浇水施肥

菊花耐干旱,但是生长中长期缺水的话,同样不利于生长,不同生长期需注意合理浇水,幼苗期要减少浇水,等到生长旺盛时期需增加浇水。在菊花定植时施足底肥,生长期间定期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孕蕾期施加磷酸钙或0.1%磷酸二氢钾溶液。

4、合理修剪

随着菊花的生长,应注意合理修剪,把菊花的枯枝烂叶修剪掉,在花期过后,要注意修剪残花。

5、病虫害防治

养护管理期间,要注意保持通风,防治病虫害。

菊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菊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1、土壤

养殖菊花选择的土壤要是疏散,肥沃的沙质土,土壤要偏酸性,而且养殖菊花前,要对土壤进行消毒。

2、浇水

给菊花浇水要在早晨或是晚上进行,浇水一次浇透,保持土壤的湿润偏干,不要积水,一旦发现盆土积水,要及时排水,并将菊花放到阴凉的地方。

3、光照

菊花的生长需要较多的光照,最好要放置到室外进行光照,一天尽量保持光照10小时以上。

4、施肥

施肥主要是氮肥,也可以是尿素和钾肥,而且在花苞形成时期,要适当的多施肥,促进花苞的形成。

5、修剪

对菊花的修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的,修剪出自己喜好的形状,如果感觉菊花的枝条过少,则要进行摘心,将枝条的顶端剪掉,促进侧枝产生。

6、病虫害

菊花常见的病虫害是蚜虫,养殖菊花时要注意通风,一旦发现蚜虫,要及时处理,蚜虫一般是在新叶子的背光面。

菊花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菊花介绍
菊花是菊科、菊属的植物,根据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
菊花繁殖方式有杆插、分株、嫁接、压条及组织培养等,通常以扦插繁殖为主。
菊花养殖方法
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可以较早的开花,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合在20度左右的环境中生长,有一定的耐寒性,严冬季节根茎能在地下越冬。
浇水方法
春季菊苗幼小,要控制浇水,夏季蒸发量大,浇水要充足,可早晚浇水,还可在植株的枝叶及周围地面喷水,秋季减少浇水,不然会导致植株疯长,冬季须严格控制浇水,另外阴雨天要少浇或不浇,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
施肥方法
菊花种植的时候,可在土壤中施足底肥,以后可隔10天施一次氮肥,立秋现蕾时,间隔7天施一次浓度稍高的肥水,含苞待放时,可以施一次肥水,之后暂停施肥。
修剪方法
菊花高度在10-15厘米的时候,可以保留基部4-5片叶,上部叶片全部摘除,待长出5—6片新叶时,再次摘心,使植株保留4-7个主枝,摘心能使植株发生分枝,控制株高和株型,还需去掉过多枝、过旺及过弱枝,9月现蕾时,每个分枝上只留顶端一个花蕾即可。
菊花养殖注意事项
菊花养护期间常见的病害是斑枯病、枯萎病,要及时修剪病叶,降低湿度,并在病穴撒石灰粉或喷施多菌灵、波尔多液进行防治,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类、蓟马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番茄夜蛾和二点叶蹒等,要及时喷药,并且尽早清除杂草,减少细菌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