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诸侯尊王攘夷的是齐桓公。公元前677年,齐桓公率领诸侯国军队,打败了楚国的侵略,因此被推举为诸侯盟主。这次胜利,促进了齐国的强大,也促进了各诸侯国的团结,成为春秋时期五霸之首。

齐桓公(?~公元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母为卫姬。

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灭掉谭、遂、鄣等小国,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开方、常之巫等人。公元前643年病死。


“他对内整顿朝纲,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他就是春秋五霸中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争霸的相关史实,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由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

管仲辅佐谁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 使其“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齐恒公

管仲
管仲(公元前723年-约公元前645年) 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 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周庄王12年齐桓公即位任用谁执掌国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周庄王12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掌国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是东方大国,其疆域随政治军事形势变化而时有变迁。周庄王十二年(公元前685年)桓公小白登位,在管仲辅佐下,励精图治,国富兵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管仲执掌国政后,采取整顿国政、力行改革、富国强兵政策,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多次组织诸侯会盟,讨伐不听周天子话的国家,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个霸主。

管仲的行政改革。

管仲整顿行政管理系统,叁其国而伍其鄙。所谓“叁其国”,就是将国划分为21乡,士居15乡,工居3乡,商居3乡,分设3官管理。所谓“伍其鄙”,就是将鄙野(国都之外的广大地区)分为5属,设立5大夫、5正官分管。从而使部落的残余影响被彻底革除,行政区域的组织结构更加精细化,并且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以上便是排行榜大全网整理的九合诸侯尊王攘夷的是谁的全部内容,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