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苍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一种中药,不论是保健还是用来治疗疾病,它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而根据苍术炮制的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很多种,其中就是一种是炒苍术,所以和苍术一样,炒苍术也对我们人体有好处。炒苍术可以治疗腹泻、腹胀等胃肠不适疾病,同时对于感冒的人来说还能祛除风寒,增强抵抗力,除此之外炒苍术还可以用来治疗风湿病,减轻患者痛苦。

2、炒苍术炒了之后他燥湿的作用会比较的强,如果患者平时的时候湿气比较重,那么最好食用炒苍术的方法,基本上来说疗效也差不多,平时的时候多吃一些蔬菜少吃一些肉最好是不要喝酒,还有吃海鲜,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休息,千万不要熬夜,生苍术的温燥性比较强,主要是用来治疗风湿,麻痹疼痛,而炒了之后的生苍术干燥性减弱新辛香醒脾效果会增强,主要是用来治疗脾胃寒湿等众多的脾胃症状。

苍术的作用

分类:医疗健康
问题描述:

有什么作用

解析:

【药 名】:苍术

【拼 音】:CANGZHU

【英文名】:Swordlike Atractylodes RhizomeChinese Atractylodes Rhizome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南苍术或北苍术等的根茎。

【功 效】: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散寒解表。

【主 治】: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性味归经】:辛、苦,温。①《本草衍义》:“气味辛烈。”②《珍珠囊》:“甘辛。”③《品汇精要》: “味苦甘,性温,无毒。”

入脾、胃经。①《珍珠囊》:“足阳明、太阴。”②《纲目》:“入足太阴、阳明,手太阴、太阳之经。”③《本草新编》:“入足阳明、太阳经。”④《本草再新》:“入脾、肝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熬膏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①《本草经集注》:“防风、地榆为之使。”②《药性论》: “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鱼。”③《医学入门》:“血虚怯弱及七情气闷者慎用。误服耗气血,燥津液,虚火动而痞闷愈甚。”④《本草经疏》:“凡病属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咽塞,便秘滞下者,法咸忌之。肝肾有动气者勿服。” ⑤《本草正》:“内热阴虚,表疏汗出者忌服。”

【药物配伍】:1、配元参,以元参之润制苍术之燥,以苍术之燥制元参之腻,则健脾滋肾,养阴逐湿,两擅其长。2、配厚朴,消食且散痰湿,对有湿,有滞,有积者尤宜。3、配防风:炒苍术辛散性弱,偏于燥湿健脾,配防风祛风燥湿,因“风能胜湿”之故,专治湿盛水泻;生苍术辛散性强,配防风以祛风发汗,同治风湿痹痛,一能燥湿,一能祛风,合用则既燥又散,风湿两邪俱除。4、配石膏,一温一寒,刚柔相济,燥湿清热不伤脏腑正气,善治湿邪化热,取太阳阳明两经同治之意。暑温,湿温,壮热烦渴,身重,溺短等症最宜。5、配黄柏,燥湿之力倍增,黄柏得苍术,以温制寒,清热而不致损阳,二药相使相制,清热燥湿功力显著,常用于下焦湿热之足膝红肿热痛,足痿无力,或湿热带下,湿疮淋漓并见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等病证。6、配香附,舒肝理脾,主治肝脾郁结诸症。7、配黑芝麻,一燥一润,相辅相成,健脾润燥,善治噎膈脘痞兼脾虚苔薄腻者。8、配神曲,消食健脾功力增强,可治食积内停,湿阻脾胃,胸脘满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水泻,苔白腻等症。9、配川椒,温中止泻力增,能治寒湿较盛之久泻,苔白腻厚浊等症。

【别 名】:赤术(陶弘景)、马蓟(《说文系传》)、青术(张衮《水南翰记》)、仙术(《纲目》)。原植物北苍术又名:山苍术、枪头菜、山刺菜。同属植物东苍术又名:关苍术

【处方名】:苍术、茅术、茅苍术、大苍术、生苍术、炒苍术、炒茅术、焦苍术、苍术炭、制苍术、米泔水炒苍术等

生苍术为原药材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

处方中写苍术、茅术、茅苍术、大苍术均指炒苍术,又名焦苍术。为苍术片用麸炒至黄色入药者。

制苍术又名米泔苍术、米泔水炒苍术。为苍术片用米泔水拌匀,待吸尽,再用文火炒至黄色入药者。

【商品名】:南苍术:为植物南苍术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西、江苏、湖北等地。

北苍术:又名山苍术、华苍术,为植物北苍术(枪头菜、山刺菜)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茅苍术:又名毛苍术、茅术、毛术、茅山苍术。属南苍术。因产于江苏茅山而得名。为地道药材。品质最优。销全国,并出口。

京苍术:又名京茅术。为南苍术集散于南京者。

汉苍术:为南苍术集散于汉口者。多产于湖北、江西。

津苍术:为北苍术集散于天津者。

关苍术:为同属植物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ex. Kitam.的根茎。主产于我国东北地区。亦有称产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北苍术为“关苍术”的。

朝鲜苍术:为同属植物朝鲜苍术A.koreana Nakai的根茎。主产于我国东北地区。

全毛苍术:为同属植物全毛苍术A.chinensis Kordz. var. simplicifolia Kitag.的根茎。主产于华北、东北地区。

赤峰苍术:为同属植物赤峰苍术A. chinensis var. quinqueloba.的根茎。主产于东北赤峰地区。

辽东苍术:为同属植物辽东苍术A. chinensis var. liactungensis Kitag.的根茎。主产于辽东半岛。

以上南苍术、北苍术、茅苍术、京苍术、汉苍术、津苍术为苍术之正品,品质较优。朝鲜苍术、全毛苍术、赤峰苍术、辽东苍术为苍术之副品,品质较次,每个品种均以质坚实、断面朱砂点多、香气浓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①南苍术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河北、山东等地。②北苍术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同属植物一、东苍术分布我国东北。二、朝鲜苍术分布东北。三、全叶苍术分布华北、东北一带。四、赤峰苍术分布东北赤峰。五、辽东苍术分布辽东半岛一带。药材①南苍术主产江苏、湖北、河南。②北苍术主产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秋均可采挖,以秋季为好。挖取根茎后,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

【拉丁名】:药材Rhizoma Atractylodis原植物①南苍术 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 ②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 Koidz.同属入药植物东苍术 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 Ex Kitam.;朝鲜苍术 A.Koreana Nakai;全叶苍术 A. Chinensis Koidz. Var. Simplicifolia Kitag.;赤峰苍术 A. Chinensis var. Quinqueloba;辽东苍术 A. Chinensis var. Liaotungensis

【炮制方法】:1、苍术:拣去杂质,用水泡至七、八成透,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2、炒苍术:取苍术片,用米泔水喷洒湿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或取拣净的苍术,用米泔水浸泡后捞出,置笼屉内加热蒸透,取出,切片,干燥即得。3、炭制:取苍术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内枯黄存,喷水取出,晒干。4、盐制:取苍术用大火炒至外皮焦黑色,加盐水,炒干取出。每苍术1斤,加盐5钱,水适量。①《纲目》:“苍术性燥,故以糯米泔浸去其油,切片焙干用,亦有用脂麻同炒,以制其燥者。”②《本草述钩元》:“苍术,米泔浸洗极净,刮去皮,拌黑豆蒸引之。又拌蜜酒蒸,又拌人乳透蒸,皆润之使不燥也。凡三次蒸时,须烘晒极干,气方透。”

【考 证】:出自《证类本草》(《中药大辞典》)、《神农本草经》(《中华本草》)。

【生药材鉴定】:①南苍术:为植物南苍术的干燥根茎,呈类圆柱形,连珠状,有节,弯曲拘挛,长约 3~10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灰褐色,有根痕及短小的须根,可见茎残痕。质坚实,折断面平坦,黄白色,有明显的棕红色油腺散在,习称“朱砂点”。断面暴露稍久,可析出白霉样的微细针状结晶。气芳香,味微甘而辛苦。以个大、坚实、无毛须、内有朱砂点,切开后断面起白霜者佳。主产江苏、湖北、河南。此外,浙江、安徽、江西亦产。以产于江苏茅山一带者质量最好,故称“茅术”或“茅山苍术”,集散于南京者,亦称“京茅术”、“京苍术”。湖北、江西所产,多集散于汉口,故亦称“汉苍术”。②北苍术:为植物北苍术的干燥根茎,呈类圆柱形,常分歧或成疙瘩块状,不规则弯曲,长约4~10厘米,直径1.5~3 厘米。栓皮多已除去,可见较多圆形茎基或茎痕,或有毛茸状芽附着,下方有小根脱落痕迹或短的小根附着。表面棕褐色,粗糙。质轻,易折断,断面纤维状,极不平坦。断面黄白色,有红黄色或黄色油腺散在,并有明显的木质纤维束。气芳香,味微辛苦。以个肥大、坚实、无毛须、气芳香者为佳。本种较南苍术体轻质松,油腺少,切断面不析出白霉样结晶,香气亦较弱,质量较南苍术为次。主产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此外,山东、陕西、甘肃等地亦产。河北各地所产的多集散于天津,故有“津苍术”之称。显微鉴定:(1)茅苍术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30-40列细胞,其间夹有3-8条石细胞环带,每条为2- 3列石细胞。皮层散有裂溶生大的油室。韧皮部内缘有小的油室;通常无韧皮纤维。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多角形,较小,直径14-40μm;木纤维束位于内侧,或布于导管群间。射线较宽;髓部大,均有油室。本品薄壁细胞含菊糖,并充塞微细草酸钙针晶。粉末:棕色。①木栓石细胞有时与木栓细胞相连结,多角形、类圆形、类方形或长方形,直径28-80μm,少数类圆形者稀至96μm,长方形者长约至135μm,壁厚,可见层纹,胞腔内含黄色物,有的含草酸钙针晶。也有石细胞壁极厚,胞腔不明显,仅见多数细点状纹孔。 ②木纤维长梭形,末端钝圆或稍尖,直径19-40μm,壁甚厚,孔沟较细密。③草酸钙针晶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长8-30μm。④菊糖团块略呈扇形,时与针晶相混。此外,有网纹及具缘纹孔导管;油室碎片及其黄棕色内含物;稀有草酸钙方晶。(2)北苍术 根茎横切面:有韧皮纤维束。粉末:棕黄色。①木栓石细胞边缘不平整,直径11-63μm,长约至90μm,层纹偶见。② 韧皮纤维多呈粗短梭形,末端钝圆或分叉,有的中部膨大或尖突,直径27-99μm,壁厚5 -41μm,层纹细密,初生壁易与次生壁分离,有的次生壁出现断层。

【中药化学成分】:南苍术根茎含挥发油约5~9%。油的主要成分为苍术醇(Atractylol)、茅术醇(Hinesol)、B一桉叶醇(B一Eude *** ol)等 。北苍术根茎含挥发油1.5%,其主要成分为苍术醇、苍术酮(Atractylone)、茅术醇及桉叶醇等。东苍术根茎含挥发油1.5%,其主要成分为苍术醇、茅术醇、B一桉叶醇、苍术呋喃烃(Atractylodin , Atraetylin)、苍术酮 。

炒苍术的功效与作用

炒苍术可以起到治疗风湿和关节疼痛的作用,也具有一定的降血糖的功效。并且使用炒苍术还可以起到对于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有很好的镇静作用。此外炒苍术还具有明显的灭菌功效,尤其是针对于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还有大肠杆菌的感染,效果十分不错。在临床方面,也往往会用于治疗胃肠疾病和一些风寒表症,当然一般都会和其他的药材,一起搭配使用。

苍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苍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苍术又叫山精、赤术、马蓟、青术、仙术、茅术、南苍术、穹窿术、和苍术、东苍术。有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的功效。主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苍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知识,欢迎阅读。

  苍术的.功效:

  1、苍术用于风湿痹痛、肢体关节疼痛。与羌活、独活等同用。苍术用于夜盲、眼目昏涩。与猪肝或羊肝、石决明等配伍同用。

  2、苍术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寒湿白带,湿温病以及湿热下注、脚膝肿痛、痿软无力。治湿阻脾胃,而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舌苔白腻厚浊等症,常与厚朴、陈皮等配伍应用;治寒湿白带,可配白芷同用。如湿热白带,又可配知母、苦参、墓头回;湿热下注、脚膝肿痛、痿软无力,可配黄柏、牛膝、薏苡仁等同用;湿温病证可配石膏、知母等同用。

  3、苍术用于风寒表证。与羌活、细辛、防风等同用。

  功效分类:祛湿药;健脾药;解表药。

  别名:山精、赤术、马蓟、青术、仙术、茅术、南苍术、穹窿术、和苍术、东苍术。

  性味:味辛;苦;性温。

  归经:归脾经;胃经;肝经。

  功效: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

  主治: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夜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炮制方法:

  1、苍术:拣去杂质,用水泡至七、八成透,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

  2、苍术性燥,故以糯米泔浸去其油,切片焙干用,亦有用脂麻同炒,以制其燥者。

  3、炒苍术:取苍术片,用米泔水喷洒湿润,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或取拣净的苍术,用米泔水浸泡后捞出,置笼屉内加热蒸透,取出,切片,干燥即得。

  4、炭制:取苍术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内枯黄存,喷水取出;晒干。

  5、盐制:取苍术用大火炒至外皮焦黑色,加盐水,炒干取出。每苍术1斤,加盐5钱,水适量。

  苍术的作用:

  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芳烈燥散,可升可降,走而不守;具有燥湿健脾,辟秽化浊,祛风散寒,明目的功效;主治湿困脾胃,脘痞腹胀,呕恶泄泻,带下淋浊,瘟疫,瘴疠,疟疾,霍乱,风湿外感,寒湿着痹,脚气,痿症,夜盲症。

  1、治疗飧泄:苍术二两 小椒一两(去目 炒).上为极细末 醋糊为丸 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或三十丸 食前温水下.(《素问病机保命集》椒术丸)

  2、苍术治疗时暑暴泻及饮食所伤 胸膈痞闷:神曲(炒)、苍术(米泔浸一宿 焙干)各等份为末.面糊为丸 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不拘时 米饮吞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曲术丸)

  3、苍术补虚明目,健骨和血:苍术(泔浸)四两,熟地黄(焙)二两。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温酒下三、五十丸,日三服。(《普济方》)

  4、苍术治牙床风肿:大苍术,切作两片,于中穴一孔,入盐实之,湿纸裹,烧存性,取出研细,以此揩之,去风涎即愈,以盐汤漱口。(《普济方》苍术散)

  5、苍术治疗湿温多汗:知母六两 甘草(炙)二两 石膏一斤 苍术三两 粳米三两.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 水一盏半 煎至八、九分 去滓取六分清汁 温服.(《类证活人书》白虎加苍术汤)

  6、治疗四时瘟疫 头痛项强 发热憎寒 身体疼痛 及伤风、鼻塞声重、咳嗽头昏:苍术(米泔浸一宿 切 焙)五两 藁本(去土)、香白芷、细辛(去叶、土)、羌活(去芦)、川芎、甘草(炙)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 水一盏 生姜三片 葱白三寸 煎七分 温服 不拘时.如觉伤风鼻塞 只用葱茶调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神术散)

  7、苍术治膈中停饮,已成癖囊:苍术一斤,去皮,切,末之,用生麻油半两,水二盏,研滤取汁,大枣十五枚,烂者去皮、核,研,以麻汁匀研成稀膏,搜和,入臼熟杵,丸梧子大,干之。每日空腹用盐汤吞下五十丸,增至一百丸、二百丸。忌桃李雀鸽。(《本事方》)

  7、苍术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黄柏(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即《世医得效方》苍术散)

  8、苍术治脾经湿气,少食,湿肿,四肢无力,伤食,酒色过度,劳逸有伤,骨热:鲜白苍术二十斤,浸去粗皮,洗净晒干,锉碎,用米泔浸一宿,洗净,用溪水一担,大锅入药,以慢火煎半干去渣,再入石楠叶三斤,刷去红衣,用楮实子一斤,川归半斤,甘草四两,切,研,同煎黄色,用麻布滤去渣,再煎如稀粥,方入好白蜜三斤,同煎成膏。每用好酒,空心食远,调三、五钱服,不饮酒用米汤。有肿气用白汤,呕吐用姜汤。(《活人心统》苍术膏)

  10、苍术治感冒:苍术一两,细辛二钱,侧柏叶三钱。共研细末,每日四次,每次一钱五分,开水冲服,葱白为引,生吃。(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治湿气身痛:苍术,泔浸切,水煎,取浓汁熬膏,白汤点服。(《简便单方》)

  11、苍术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呕吐恶心,常多自利: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两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局方》平胃散)

  12、苍术治太阴脾经受湿,水泄注下,体微重微满,困弱无力,不欲饮食,暴泄无数,水谷不化,如痛甚者:苍术二两,芍药一两,黄芩半两。上锉,每服一两,加淡味桂半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素问病机保命集》苍术芍药汤)

  苍术用药禁忌:

  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服苍术。防风、地榆为之使。忌桃、李、雀肉、菘菜、青鱼。凡病属阴虚血少、精不足,内热骨蒸,口干唇燥,咳嗽吐痰、吐血,鼻衄,咽塞,便秘滞下者,法咸忌苍术。肝肾有动气者勿服苍术。

;

炒苍术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苍术的性味归经4苍术的功效与主治5焦苍术 5.1焦苍术的炮制方法5.2焦苍术的性状5.3焦苍术的炮制作用5.4苍术的炮制研究 5.4.1对化学成分的影响5.4.2对药理作用的影响5.4.3工艺研究 5.5焦苍术的贮存方法 6麸炒苍术 6.1麸炒苍术的炮制方法6.2麸炒苍术的性状6.3麸炒苍术的炮制作用6.4苍术的炮制研究 6.4.1对化学成分的影响6.4.2对药理作用的影响6.4.3工艺研究 6.5麸炒苍术的贮存方法 7参考资料附:1用到中药炒苍术的方剂2用到中药炒苍术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炒苍术 1拼音

chǎo cāng zhú

2概述

炒苍术为苍术的炮制品。现主要有炒焦和麸炒两种炒法。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的干燥根茎[1]。

3苍术的性味归经

苍术味辛、苦,性温[1]。归脾、胃、肝经[1]。

4苍术的功效与主治

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的功能[1]。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蹙,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眼目昏涩[2]。

苍术生品温燥而辛烈,燥湿,祛风,散寒力强[1]。用于风湿痹痛,肌肤麻木不仁,脚膝疼痛,风寒感冒,肢体疼痛,湿温发热,肢节酸痛[1]。如治风湿痹痛的薏苡仁汤(《类证治裁》)及湿温发热的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治风寒挟湿之感冒的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1]。

麸炒苍术辛性减弱,燥性缓和,气变芳香,增强了健脾和胃的作用,用于脾胃不和,痰饮停滞,脘腹痞满,青盲,雀目[1]。如治脾胃不和的平胃散和痰饮内停的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青盲、雀盲眼目昏涩的二术散(《证治准绳》)[1]。

焦苍术辛燥之性大减,以固肠止泻为主[1]。用于脾虚泄泻,久痢,或妇女的淋带白浊[1]。如治脾虚泄泻的椒术丸(《保命集》)[1]。

5焦苍术

焦苍术为苍术的炮制品。苍术的炒法唐代已有,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的干燥根茎[1]。焦苍术表面焦褐色,有焦香气[1]。焦苍术辛燥之性大减,以固肠止泻为主[1]。用于脾虚泄泻,久痢,或妇女的淋带白浊[1]。

5.1焦苍术的炮制方法

唐代有米汁浸炒、醋煮(《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的方法[1]。

宋代有炒黄(《太平圣惠方》)、米泔浸后麸炒(《本草衍义》)、米泔浸后醋炒、皂角煮后盐水炒(《圣济总录》)、米泔水浸后葱白罨再炒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米泔浸后盐炒(《小儿卫生总微方论》)、土炒(《校注妇人良方》)等炮制方法[1]。

金、元时代增加了用多种辅料制,“米泔水浸,椒炒,盐炒,醋煮,酒煮”(《儒门事亲》),茴香炒、茱萸炒、猪苓炒、童便浸、东流水浸焙(《世医得效方》),米泔浸后乌头、川楝子同炒焦黄,川椒、破故纸、陈皮、酒浸后炒,酒或醋浸炒(《瑞竹堂经验方》)等方法[1]。

明代有了制炭、蒸法、茱萸制(《普济方》)、土米泔并制、姜汁炒(《仁术便览》)、桑椹取汁制(《景岳全书》)、米泔浸后牡蛎粉炒(《济阴纲目》)、米泔浸后黑豆蜜酒人乳并制(《炮炙大法》)、米泔浸后再用土、水浸,并与脂麻粳米糠拌炒(《本草乘雅半偈》)等方法[1]。同时对炮制目的也有了阐述,如“苍术性燥,故以糯米泔浸,去其油,切片焙干用[1]。亦有用脂麻同炒,以制其燥者”(《本草纲目》)[1]。

清代增加了九蒸九晒法(《医方集解》)、炒焦法、土炒炭法(《外科证治全生集》)和烘制(《丛活》)等方法[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焦、麸炒等[1]。

苍术片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1]。

焦苍术的炮制方法:取苍术片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褐色时,喷淋少许清水,再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筛去碎屑[1]。

5.2焦苍术的性状

苍术为不规则的厚片,边缘不整齐,周边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片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的油点(俗称“朱砂点”),并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1]。质坚实[1]。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1]。

焦苍术表面焦褐色,有焦香气[1]。

5.3焦苍术的炮制作用

生苍术温燥而辛烈,燥湿,祛风,散寒力强[1]。用于风湿痹痛,肌肤麻木不仁,脚膝疼痛,风寒感冒,肢体疼痛,湿温发热,肢节酸痛[1]。如治风湿痹痛的薏苡仁汤(《类证治裁》)及湿温发热的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治风寒挟湿之感冒的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1]。

焦苍术辛燥之性大减,以固肠止泻为主[1]。用于脾虚泄泻,久痢,或妇女的淋带白浊[1]。如治脾虚泄泻的椒术丸(《保命集》)[1]。

5.4苍术的炮制研究

苍术主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醇、苍术酮[1]。

5.4.1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对苍术不同炮制品(清炒、麸炒、米泔水制)进行挥发油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经炮制后挥发油含量均明显减少,并以麸炒和米泔水制效果为佳,而起到了缓和“燥性”的作用[1]。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苍术酮、苍术素、茅术醇及β桉油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其炮制品的相对含量与生品比较均有减少,物理常数(比重、比旋度、折光率)有所不同,挥发油的组分无明显改变,炮制品之间比较,上述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1]。

5.4.2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据实验报道,苍术挥发油对青蛙有镇静作用,并略使脊髓反射亢进[1]。大剂量使中枢神经抑制,终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可见过量的苍术挥发油引起的副作用是非常明显的[1]。苍术各炮制品(麸炒、米泔水制)能明显增强脾虚小鼠体重,延长游泳时间,改善小鼠脾虚症状,抑制脾虚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减轻泄泻程度,而生品作用不明显[1]。可见炮制后的苍术能增强健脾燥湿和固肠止泻的作用[1]。

5.4.3工艺研究

实验比较苍术的麸炒、米炒和烘制三种方法,结果表明各种方法均可使挥发油含量减少,而挥发油的组分无明显差异[1]。其中烘制工艺改善了加工条件,易于控制温度,饮片受热均匀,便于掌握药物的质量,且此法操作简便[1]。实验结果烘制最佳条件是温度70℃,烘制30分钟[1]。

5.5焦苍术的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1]。防霉,防蛀[1]。

6麸炒苍术

麸炒苍术为苍术的炮制品。苍术的炒法唐代已有,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的干燥根茎[1]。麸炒苍术表面黄色或焦黄色,香气较生品浓[1]。麸炒苍术辛性减弱,燥性缓和,气变芳香,增强了健脾和胃的作用,用于脾胃不和,痰饮停滞,脘腹痞满,青盲,雀目[1]。

6.1麸炒苍术的炮制方法

唐代有米汁浸炒、醋煮(《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的方法[1]。

宋代有炒黄(《太平圣惠方》)、米泔浸后麸炒(《本草衍义》)、米泔浸后醋炒、皂角煮后盐水炒(《圣济总录》)、米泔水浸后葱白罨再炒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米泔浸后盐炒(《小儿卫生总微方论》)、土炒(《校注妇人良方》)等炮制方法[1]。

金、元时代增加了用多种辅料制,“米泔水浸,椒炒,盐炒,醋煮,酒煮”(《儒门事亲》),茴香炒、茱萸炒、猪苓炒、童便浸、东流水浸焙(《世医得效方》),米泔浸后乌头、川楝子同炒焦黄,川椒、破故纸、陈皮、酒浸后炒,酒或醋浸炒(《瑞竹堂经验方》)等方法[1]。

明代有了制炭、蒸法、茱萸制(《普济方》)、土米泔并制、姜汁炒(《仁术便览》)、桑椹取汁制(《景岳全书》)、米泔浸后牡蛎粉炒(《济阴纲目》)、米泔浸后黑豆蜜酒人乳并制(《炮炙大法》)、米泔浸后再用土、水浸,并与脂麻粳米糠拌炒(《本草乘雅半偈》)等方法[1]。同时对炮制目的也有了阐述,如“苍术性燥,故以糯米泔浸,去其油,切片焙干用[1]。亦有用脂麻同炒,以制其燥者”(《本草纲目》)[1]。

清代增加了九蒸九晒法(《医方集解》)、炒焦法、土炒炭法(《外科证治全生集》)和烘制(《丛活》)等方法[1]。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焦、麸炒等[1]。

苍术片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水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1]。

麸炒苍术的炮制方法:先将锅烧热,撒入麦麸,用中火加热,待冒烟时投入苍术片,不断翻炒[1]。炒至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1]。

每100kg苍术片,用麦麸10kg[1]。

6.2麸炒苍术的性状

苍术为不规则的厚片,边缘不整齐,周边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片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的油点(俗称“朱砂点”),并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1]。质坚实[1]。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1]。

麸炒苍术表面黄色或焦黄色,香气较生品浓[1]。

6.3麸炒苍术的炮制作用

生苍术温燥而辛烈,燥湿,祛风,散寒力强[1]。用于风湿痹痛,肌肤麻木不仁,脚膝疼痛,风寒感冒,肢体疼痛,湿温发热,肢节酸痛[1]。如治风湿痹痛的薏苡仁汤(《类证治裁》)及湿温发热的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治风寒挟湿之感冒的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1]。

麸炒苍术辛性减弱,燥性缓和,气变芳香,增强了健脾和胃的作用,用于脾胃不和,痰饮停滞,脘腹痞满,青盲,雀目[1]。如治脾胃不和的平胃散和痰饮内停的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青盲、雀盲眼目昏涩的二术散(《证治准绳》)[1]。

6.4苍术的炮制研究

苍术主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醇、苍术酮[1]。

6.4.1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对苍术不同炮制品(清炒、麸炒、米泔水制)进行挥发油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经炮制后挥发油含量均明显减少,并以麸炒和米泔水制效果为佳,而起到了缓和“燥性”的作用[1]。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苍术酮、苍术素、茅术醇及β桉油醇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其炮制品的相对含量与生品比较均有减少,物理常数(比重、比旋度、折光率)有所不同,挥发油的组分无明显改变,炮制品之间比较,上述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1]。

6.4.2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据实验报道,苍术挥发油对青蛙有镇静作用,并略使脊髓反射亢进[1]。大剂量使中枢神经抑制,终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可见过量的苍术挥发油引起的副作用是非常明显的[1]。苍术各炮制品(麸炒、米泔水制)能明显增强脾虚小鼠体重,延长游泳时间,改善小鼠脾虚症状,抑制脾虚小鼠的小肠推进运动,减轻泄泻程度,而生品作用不明显[1]。可见炮制后的苍术能增强健脾燥湿和固肠止泻的作用[1]。

6.4.3工艺研究

实验比较苍术的麸炒、米炒和烘制三种方法,结果表明各种方法均可使挥发油含量减少,而挥发油的组分无明显差异[1]。其中烘制工艺改善了加工条件,易于控制温度,饮片受热均匀,便于掌握药物的质量,且此法操作简便[1]。实验结果烘制最佳条件是温度70℃,烘制30分钟[1]。

6.5麸炒苍术的贮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