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糯米饭:大寒吃糯米饭是一种习俗。大寒是二十四气节最后一个气节,也是整个冬天感觉最冷的一天,故名曰“大寒”。在这一天,广东人不仅穿得最多,而且也会吃一些暖胃的东西以御寒,比如糯米饭。糯米饭是中国传统主食之一,在南方中国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男女老幼喜爱之食品,各种节日的主食,多为糯米做成的各种食品。有甑蒸加红枣的糯米饭,染成五颜六色的花糯米饭。

2、年糕: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3、八宝饭:八宝饭是中国传统名点,腊八节节日食俗。流行于全国各地,江南尤盛。各地的配方大同小异,基本上是把糯米蒸熟,拌以糖、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4、八宝粥:古时在北方,大寒天气虽寒冷,但因已近春天,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迎接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大寒这天,还会制做传统的八宝粥食材,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5、老母鸡汤:到了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广东大寒吃什么传统食物


广东大寒吃糯米饭,总的来说南方大寒基本吃的食物都有八宝饭、年糕、糯米饭、八宝粥、糍粑等。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民间食腊八粥有着盼望来年丰衣足食、健康好运之意。
大寒的习俗
“赶婚”,腊月底诸神上天“汇报一年工作情况”去了,这时的人间百无禁忌,赶在这时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农闲,所以旧时民间景象是“岁晏乡村嫁娶忙”。
“洗浴”,与“除尘”有相同用意,是搞好个人卫生,寓意洗去一年烦恼和晦气。所以年底再忙也得理个发、洗个澡,即老话所说的“有钱没钱,洗澡过年”。
“大寒迎年”的风俗还有不少,各地也不尽相同,但主题基本上是围绕“祭祀”展开的,其中一些风俗至今尚存。关于“腊”,早在《周易》与《周礼》等著作中就有“肉甫”和“腊味”的记载。“腊”的本义是“干肉”。岁末十二月有多种称呼,其中最为熟知的当属“腊月”这一别称。这个月的天气最适合风干制作腊味,所以有“腊月”之称。


24节气分别该吃什么传统美食

1、立春。
牛肉,香菜,菠菜,鸡肝。
民间习俗:打春即“打牛”,即表示劝农春耕和祈求丰收。相传bai是周公始制立春土牛。除了打春,这一天还有咬春的习俗,即吃春饼、春盘、咬萝卜等。
2、雨水。
南瓜,小米,豆苗,玫瑰花。
这一天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3、惊蛰。
豌豆,黑米,海蜇,荸荠。
民间习俗:祭白虎化解是非就是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4、春分。
红枣,淮山,银耳。
民间习俗:这一天民间会有竖蛋、送春牛图、粘雀嘴、春祭等活动。
5、清明节
荠菜,燕麦,茼蒿。
民间习俗:民间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6、谷雨。
土茯苓,豆芽。
民间习俗:禁杀五毒农民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
7、立夏。
木瓜,鸭肉,山楂。
民间习俗: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
8、小满。
樱桃,黄花菜。
民间习俗:江南一带有“小满动三车”的说法。所谓“三车”即水车、纺车、油车。小满正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时节,如若田里不蓄满水,就会造成田坎干裂,无法插秧,因此人们会以人力或畜力带动水车灌溉水田。
9、芒种。
茄子,冬瓜。
民间习俗: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皖南地区会有安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10、夏至。
绿豆,苦瓜。
民间习俗: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广东地区,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
11、小暑。
丝瓜,黄鳝。
民间习俗:有民谚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从这一天开始进入伏天。因此,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
12、大暑。
生姜,莴笋,猕猴桃。
民间习俗:广东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即“凉粉草”,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来“过大暑”。湘中、湘北素有一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
13、立秋。
柠檬,芝麻。
民间习俗:立秋的主要习俗有:立秋节、摸秋、秋忙会、贴秋膘等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
14、处暑。
海蜇、银耳、百合。
民间习俗: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往往人们会聚在河湖边放河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南方民间会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15、白露。
开始收获高粱和早玉米。
核桃、木耳、蜂蜜。
16、秋分。
银耳、芝麻、核桃、糯米
民间习俗:煮汤圆吃的习俗吃一种叫做“野苋菜”的野菜,有的地方也称之为“秋碧蒿”。
17、寒露。
豆类、海带、紫菜。
民间习俗:因此时包括重阳节,故有登高活动。同时,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18、霜降。
白果、栗子、花生。
民间习俗:吃柿子。俗话说:“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子(鼻涕)。”山东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
19、立冬。
豆浆、蛋类、核桃、杏仁。
民间习俗:在古代社会,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民间会有吃饺子的习俗,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20、小雪。
牛肉、白菜、栗子。
民间习俗:腌腊肉;吃糍粑(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
21、大雪。
鲫鱼、海参、核桃。
民间习俗: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而老南京则有句俗语叫“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
22、冬至。
猕猴桃、甘蔗、柚子。
民间习俗:馄饨面,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吃狗肉、羊肉;吃饺子。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南方在这一天人们讲究吃红豆糯米饭。
23、小寒。
栗子、核桃仁、杏仁、大枣、桂圆。
民间习俗:南京讲究吃菜饭;广东吃糯米饭。
24、大寒。
栗子、核桃仁、杏仁、大枣、桂圆。
美味的“腊八粥”。

大寒养生吃什么

1、鸡汤
寒冷的冬天来碗热腾腾的鸡汤是多么酸爽的事情啊。鸡汤是很多南京人大寒养生的必备食物,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2、八宝饭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3、红薯
地瓜这种不起眼的食物却是御寒的佳品。红薯富含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等多种营养素。天冷时,喝一碗刚出锅的红薯粥或吃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都有助于抵抗寒冷。
4、红豆
红豆是种能补血又能去火的食物。红豆的粗纤维物质丰富对于降血脂、降血压有很好的功效。红豆叶子治小便频数,遗尿;花清热,止渴,醒酒,解毒等功效。另外红豆水提取液脏活动功能等功效;同时又富含铁质,能行气补血,非常适合心血。让你冬天手脚不在寒冷。
5、梨
大寒养生离不开梨,梨清热止咳,尤其适合冬季内热的人食用。对于体质较差,尤其脾胃虚寒的人,不宜生吃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