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有完卵”前一句是“覆巢之下”。

2、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是一个汉语词汇,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也不能保全。也有面对必然要发生的事情,要从容地面对它。不能乱了阵脚的意思。

3、原文: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寻亦收至。

4、译文: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两个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惶恐的样子都没有。孔融对使者说:“罪责可以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差役果然也到了。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是什么意思?怎样解释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部分)也不能保全。也有面对必然要发生的事情,要从容地面对它。不能乱了阵脚的意思。

出处:南朝刘义庆等人的《世说新语·言语》

原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寻亦收至。

译文:

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非常惊恐。当时孔融的两个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儿子仍然在玩琢钉游戏,一点惶恐的样子都没有。

孔融对使者说:“罪责可以仅限于自己一身,两个儿子可以保全性命吗?”他的儿子从容地进言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不一会儿逮捕他们的差役果然也到了。

扩展资料

本文所述故事的背景是曹操准备南征刘备和孙权的时候,孔融劝曹操不要南征,曹操没有听他的,孔融便在背后发了几句牢骚,这几句话却刚好传到和他向来不和的御史大夫耳里。

于是他们就添油加醋地向曹操禀告,曹操大怒,下令处死孔融一家。而他的儿子那时候还不大,都只有几岁,孩子们知道衙役们不会放过自己,他们不慌不忙地对孔融说:“您见过捣翻的鸟巢下还能有完好的鸟蛋吗?”

表现了他们从容不迫、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让人想不到孔融两个孩子年纪虽小,却传承了他们父亲的气度和智慧。“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的成语即出于此。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含义是什么?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般用来比喻整体已经灭亡了,个体也就不复存在了。例如一个企业,经营不善,导致员工下岗;如果中东地区的某些国家战乱不断,人民流离失所。

覆巢可以存在于每家每户门前的枝丫上,当这门户破落,倒塌的时候,才会发生这覆巢的现象,也指代的是这户人家真正意义上被侵蚀、被腐朽了。而,只要这户人家中还有一人与真正的天理、人性、品行完全挂钩,就不会成为那颗破碎的卵。

所以,覆巢指的是并不讲求人性发展、人性归正的时风,在真正适合人类生存、讲求人性的时风到来时,这些都将销声匿迹,其中的卵也只是指代在这样的时风下,活得春风满面的“人”,当风水轮流转后却停留在真正的人字上面而不再转动的时候,覆巢的时风带着扭曲的人性共同消亡在时代的长河中,成为埋在尘土下的灰烬。然,此时,却恰巧是真正跟随天地之理,人伦之情的人活出最真实自己的时候了——仁者是为天地之心,当一切外物的阻碍被烟消云散之后,阳光雨露辉耀下的面庞是最纯洁无瑕的存在。

固然如此,我们就得把眼光放的更远一些,是这天地、是这广阔无垠、是这自然万物,而不再是这门前枝丫上即将倾覆的累卵,而且,我想既然是一个连天塌地陷都会害怕的杞人,那么,他更不会站在即将倾覆的枝丫之下,等着被砸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