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大数据行程卡。
是由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利用手机“信令数据”,通过用户手机所处的基站位置获取,为全国16亿手机用户免费提供的查询服务,手机用户可通过服务,查询本人前14天到过的所有地市信息。主要作用是帮助大家便捷地证明自己的行程,提高企业、社区、交通部门等机构的行程查验工作效率,加速复工复产进程。
行程码是什么样子的?
行程码的样子如图: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查询结果显示到访的省市(国内)、国家和地区(国际),一共分为绿色、黄色、红色三种卡片,规则会按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用户前14天内的行程计算是在运营商后台完成的,结果有一天的延迟。
另外,由于服务使用的是基站数据,为了确保通信连续、实现覆盖无盲区,行政区划交界处的两地基站信号可能会交叉覆盖,造成结果的偏差,使用时可结合其他证明做相应调整。
扩展资料
行程卡利用蓝牙信号强度判断用户与他人间的距离,接触记录将加密存储在用户各自的手机中,如果使用期间无人感染新冠肺炎,数据将在21天(时间会按防控需求实时进行调整)后自动清除。
一旦有用户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疑似患者,防疫部门将要求其上传手机中的接触记录信息,帮助疫情防控人员更快地找到密切接触者,及时提醒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和隔离。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
人民网——行程卡2.0上线?蓝牙“黑科技”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
什么是“行程卡行程码”?
行程码就是“行程卡”,官方名称为“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是由工信部指导,中国信通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共同推出的行程查询服务,可以免费为用户提供本人过往14天(我们现在已经改为7天了)内到访过的国家(地区)和国内城市证明。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说我们在疫情期间。平时出入各种公共场所,要出示的行程码,它是怎么知道我们去过哪天哪些地方的?停留多久才会被记录?就算是你把手机上的 SIM卡拔掉,手机关机。我们也完全逃不过行程卡的追踪,它总会如实的记录你在14天内停留过的每一个地方,这究竟是什么原理做到的?那这样一个小小的行程码又会不会侵犯我们个人的行程隐私呢?那你耐心的看完之后,你就完全明白啦。
行程码是在2020年2月份开始出现的,这个行程码呢是由中国工信部指导,由中国通信院,三大服务商等多方强强联合推出的全国性行程查询服务。供全国16亿的手机用户使用,那我们人口有14亿出头,这16亿的手机用户显然是代表着一人两机,甚至是一人三机,现在购买手机的SIM卡呢又必须实名制,所以把手机数据和人每个都对上号并不是一件难事儿。因为我们出门不可能不带手机,而只要我们带手机,它就能忠实的记录。
我们的一个行程,不论是开不开机,有没有网络,都逃不过现代的网络。那行程卡的最终到底是用什么原理做到的?
那我们都知道手机正常通信服务,比如说打电话,发短信或者是上网,都需要连接到基站里面,每个基站的具体信息,包括位置,编号,运营商都清清楚楚,一旦我们到某个地方上网或者是打电话,那么就跟基站有联系,这个时候呢基站就会记录我们的信息,并传输到数据总站,从而来确认我们的所在位置。当然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建设信号基站的地方。
如果我们前往没有信号的深山老林,基站识别很可能就失效了。所以我们国家还准备了第二道防线,那就是GPS定位,GPS定位并不是来自基站。而是来自太空轨道中的卫星,手机中的GPS呢和卫星自动对接,从而呢能够定位到我们用户的具体位置。
那我们在每一个地方停留多久才会被记录呢?
行程码并不是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记录,虽然我们到了新城市,但是由于滞留时间不足四个小时,所以不会被行程卡的大数据记录,那系统就会判定我们可能只是路过。那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说我们的位置位于两个城市的交界处,虽然已经出省了,但是由于本省的信号基站信号比较强,所以归属地还是判定在原来的城市。
虽然行程码可以准确的判断大家的具体位置,但行程码也有出错的时候,是怎么回事儿呢?
说行程码作为一项新推出的功能,也还存在一些功能漏洞。比如说地区漂移,明明我们没有到访过的地区呢,却出现了自己的行程卡上。那这种现象出现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们位于两个城市的交界处,结果信号就被较远的那个基站抢去了,导致位置的显示出现偏移。
另一种就是运营商系统故障,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拨打运营商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如果运营商核实正确,可以要求他们删除掉。
那为什么说即使我们拔掉手机上的SIM卡或者是手机关机?也完全逃不掉行程码的追踪呢。
因为我们手机在关机之后呢并不会完全的停止运作,变成一块儿智能的砖头。而是在内部维持着一定的工作状态,以备不时之需,手机的专属识别码imei号就是在这个时候派上用场的。专属意味着一台手机呢,只有一个唯一的爱好,相当于人的身份证。那我们要如何查询这个imei号呢?
如果是老人机,我们只只需要打开手机内部就能看到。
那如果是智能手机呢,我们可以通过拨号页面输入代码“星井06井”。输入完成之后就会立刻在屏幕上显示出这台手机的imei号码。
只要我们携带着手机这个编号,就有办法被附近的相关基站识别,生成数据之后反馈给数据中心,这也是通信大数据行程卡app需要获取蓝牙权限的原因。那再有了蓝牙之后呢,不仅可以记录行程,还可以记录附近手机的活动,其中也包括接触时间在内,真正完成了全员无缝对接。
那当然了,这个行程卡是不会侵犯我们其他的手机隐私的,因为它并不具有那么高的权限,能获取的也仅仅有手机的信令数据。而且我们国家对此设置了严苛的保护机制,防止这些信息被其他人窃取,也自然不会拿来私用,所以我们可以放心使用。
好了,那你看完之后呢,对我们的行程码也有所了解了,那要是觉得不错的话,那也别忘了给我点个赞,有空给身边的朋友你的分享一下。
通信行程卡是什么 通信行程卡简介
1、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是由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利用手机“信令数据”,通过用户手机所处的基站位置获取,为全国16亿手机用户免费提供的查询服务,手机用户可通过服务,查询本人前14天到过的所有地市信息。2、主要作用是帮助大家便捷地证明自己的行程,提高企业、社区、交通部门等机构的行程查验工作效率,加速复工复产进程。
3、“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基于电信大数据,由三大运营商统一提供接口,仅须填写手机号、验证码并确认本人授权,无须填写身份证号、家庭住址,不收集其他个人信息,操作上更为简便和安全,充分保护用户隐私。
行程卡是什么?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俗称“行程码”。是由中国信通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利用手机“信令数据”,通过用户手机所处的基站位置获取 ,为全国16亿手机用户免费提供的查询服务,手机用户可通过服务,查询本人前14天到过的所有地市信息。
2021年1月8日20时30分起,行程卡将不再对包含中高风险区域的地市名称标记为红色,变更为在城市名称后括号备注包含中高风险区域,备注仅作为出行提示,不关联健康状况。
扩展资料: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以用户在当地是否停留过4个小时等作为主要判断标准。对于这次北京市仅将风险区划定到一栋具体建筑物,但为何“北京市”的字样却变红,其并不清楚具体原因,也尚不了解上级单位更进一步的相关要求。
在2020年这次疫情中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实现了动态监控个人行程的目的。但在现实中,风险地区的划分越来越精细,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的标准仍普遍是地级市等行政单位,其划定范围相对较大,监控方式也已略显落后,未来则仍有进一步改进与细化的空间。
通信行程卡验证码是怎么回事吗?
这就表示有人在用你的手机号注册或开通相关的功能,也可能是是有人在验证此类信息,然后号码填错了,填成了你的手手机号,对此可以不用理会。
“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已于当日全国上线,即通过微信小程序“通信行程卡”,填写手机号码和验证码,获取本人过去14天内停留4小时以上的到访地行程证明,根据停留情况,获得绿色或红色的通行卡。
扩展资料
通信行程卡介绍如下:
查询结果显示到访的省市(国内)、国家和地区(国际),一共分为绿色、黄色、红色三种卡片,规则会按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用户前14天内的行程计算是在运营商后台完成的,结果有一天的延迟。
比如3月5日计算的是3月4日之前14天内的行程数据(2月20-3月4日之间)。由于服务使用的是基站数据,为了确保通信连续、实现覆盖无盲区,行政区划交界处的两地基站信号可能会交叉覆盖。
凤凰网-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北京“变红”,不关联健康状况
以上便是排行榜大全网整理的通信行程卡是什么的全部内容,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