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山堰塞湖形成是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最大堰塞湖,地震后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的。同时,由于堰塞湖水位不断上升,也会对上游造成淹没的危险。地震撼山移河,唐家山的半个山头自成悬湖大坝。一年后,这个曾令国人牵挂、危机四伏的最大堰塞湖已化作一湾人字形的静水,虽然没了当初令人望而生畏的恐惧,但它将来的命运会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唐家山堰塞湖位于中国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其堰塞坝位于北川老县城曲山镇上游4公里处。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唐家山大量山体崩塌,两处相邻的巨大滑坡体夹杂巨石、泥土冲向湔江河道,形成巨大的堰塞湖。

堰塞坝体长803米,宽611米,高82.65至124.4米,方量约2037万立方米,上下游水位差约60米。6月6日,唐家山堰塞湖储水量达超过2.2亿立方米,6月10日1时30分达到最高水位743.1米,最大库容3.2亿立方米,极可能崩塌引发下游出现洪灾,为汶川大地震形成的34处堰塞湖中最危险的一座。

2008年5月31日,为采集唐家山堰塞湖水情信息,尤其是实现过流后的信息,唐家山地区现今新设立四个观测点。由四川省水文局实施的四套宽带无线视频实时信息采集系统负责安装调试。该系统的特点是实现实时视频传输,从不同位置、角度对唐家山堰塞湖泄流后的流量、堰体状况即时予以记录并传输,以供分析备案。16时,唐家山堰塞湖水位高程733.88米,比2008年5月29日上涨1.41米。至今水面距原垭口处坝顶18.20米,坝前水深66.56米,蓄水量1.868亿立方米,比30日同期增加940万立方米。


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堰塞湖有什么危害

  堰塞湖是在一定的地质和地貌条件下,由于河谷岸坡在动力地质作用下迅速产生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冰川、融雪活动所产生的堆积物或火山喷发物等形成的自然堤坝横向阻塞山谷、河谷或河床,导致上游段壅水而形成的湖泊,一起和我来看看堰塞湖形成的原因吧!

  堰塞湖形成的原因

  原因

  堰塞湖是在一定的地质、地理环境下形成的,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

  1、堰塞湖形成区域内有江河流过,且河床宽度不是很大,尤其是山区的?V?型河谷更有利于堰塞湖的形成;

  2、在地震、降雨、融雪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作用下,江河岸坡的山体有发生大型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可能;

  3、河道上游必须有充分的水源条件或极强降雨的汇流条件。

  过程

  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物质。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的主要类型

  成因分类

  1、滑坡型堰塞湖

  滑坡型堰塞湖是堰塞湖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由于江河两岸的山体发生滑坡堵塞河道形成。而导致山体滑坡的原因可能是地震、降雨、融雪、人类工程活动等等。

  滑坡型堰塞湖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堰塞区域大,阻塞河段长;

  (2)堰塞坝方量大,坝体高,蓄水鲢大,回淹面积广,溃决危害也更大;

  (3)堰塞体存留时间长;

  (4)滑坡堰塞体以土石混合型居多,渗漏方式破坏的少,以漫顶导致溃坝的多。

  2、崩塌型堰塞湖

  崩塌型堰塞湖是由于地震、降雨、风化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导致江河两岸的山体发生崩塌,阻断河流形成的。

  (1)崩塌型堰塞湖一般是以大块石、块石和碎石堆积为主;

  (2)堰塞体结构较为松散,抗渗能力差,易发生坝体渗流;

  (3)堰塞坝通常规模中等,留存时问长,若大块石较多,则不易开挖泄流渠;

  (4)破坏方式除漫顶溃坝外,也易发生渗流破坏。

  3、泥石流型堰塞湖

  泥石流型堰塞湖通常是由于地震、降雨、冰湖溃决、融雪等原因引发泥石流堵塞江河形成。

  与滑坡型堰塞湖比较而言,泥石流型堰塞湖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堰塞坝坝体较小,存留时间短,有时甚至不会形成明显的堰塞坝;

  (2)坝体物质含水量高,流动性强;

  (3)对河道的淤积作用强,溃决风险小。

  形状体积分类

  1、串珠状分布的堰塞湖

  一个堰塞湖溃决,很可能在巨大洪水冲击下,形成一连串的溃决。一连串溃决之后就有物质和能量的放大效应,越到后面越危险。

  2、松散土组成的大规模堰塞湖

  堆积体以松散土为主的相对比较容易溃决。与之相比,由物质组成块石多一些的堰塞湖,比较稳定,近期相对来说没有风险,给后期处理留下了时间。因此这种堰塞湖最危险。

  3、大体积堰塞湖

  大体积短期处理难度非常大,加上路不通,重型机械上不去。

  危害程度分类

  1、高危性堰塞湖

  形成堰塞湖以后,河道完全被堵死,所以在堰塞湖内水流是只进不出,这样湖内的蓄水越来越多,而堤坝又不稳固,很有可能在几天后甚至几年后垮塌。这时候巨大的水流和能量被释放出来,其结果就是产生剧烈的水灾。尤其是地震所造成的连珠式堰塞湖,坝体像多米诺骨牌那样接连垮塌,其破坏更是不可估量。

  2、稳态型堰塞湖

  堰塞湖形成以后,河道并没有被完全堵死,或者有其他的通道导致河流改道等,使水依然可以流出,这样就在堰塞湖里面水流保持进出的平衡,而同时形成的堤坝比较稳定,那么这样的堰塞湖可以保持很长的时间。一般把这样稳定存在100年以上的堰塞湖,成为稳态堰塞湖,这类的堰塞湖一般不会造成什么灾害。

  3、即消即生型堰塞湖

  一般指地震时河流被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物质阻塞形成的短时堰塞湖,而这种堰塞湖坝体非常不牢固,所以很快就被积累的湖水冲走。这种堰塞湖水量较小,能量较小,所以一般而言危害也并不很大。

  有学者做过统计,大概有只有极少量的堰塞湖会一直保持不溃决的状态,形成稳态堰塞湖;而在短期内(10天)发生溃决的堰塞湖也仅仅不到一半的样子。这样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堰塞湖都会经历一个积累的过程,最后形成高危堰塞湖,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形成巨大的威胁。

  堰塞湖的主要危害

  堰塞湖的危害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对堰塞湖上游的淹没灾害;

  2、堰塞湖溃决所导致的下游异常洪水灾害;

  3、堰塞湖的泄流或溃决都会对下游河道造成淤积,河床抬高,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同时也会对下游河道产生强烈冲刷,有时甚至会使河道改道;

  4、堰塞湖泄洪后残留的堰塞体在强降雨的作用下转化为泥石流灾害的风险很高。其中尤以堰塞湖溃决对下游造成的洪水灾害危害最大。

甘肃文县堰塞湖群众被困堰塞湖是怎么形成的

据最新消息显示,因为暴雨的原因在甘肃陇南地区形成了堰塞湖,导致了当地三万多名群众受困。对此大家也在关心这堰塞湖究竟是什么意思,堰塞湖的形成条件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甘肃陇南因暴雨形成堰塞湖

连日来,甘肃省陇南市接连遭遇强降雨,导致地质灾害频发,当地紧急转移安置三万多名群众。其中,文县石鸡坝镇水磨沟村由于泥石流产生堰塞湖,导致48名群众被困。昨天下午,淤积体自然冲开宽约80米的缺口,目前河水水位已下降约6米左右。今天早晨八点左右,当地调集的一架直升飞机赶到水磨沟村,通过空中救援将五名被困人员救出。目前救援还在进行。

堰塞湖是什么意思

堰(yàn)塞(sè)湖,顾名思义,“堰”是指较低的挡水建筑物,“塞”意为堵、填充空隙,堰塞湖是由火山活动产生的熔岩流、地震灾害引发的山崩滑坡体、冰碛物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堰塞湖是怎么形成的

堰塞湖的形成有四个条件。

首先,附近要有水系;

其次,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泥流、
山崩滑坡体、泥石流等物质。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水不能再往下游流淌,于是就会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开来。当水储存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了堰塞湖。

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也会受流水冲刷,也可能出现崩塌等。因为次生灾害的不断出现,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
有可能导致重大洪灾。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造成唐家山大量山体崩塌,两处
相邻的巨大滑坡体夹杂巨石、泥土冲向湔江河道,于是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它既是地震的产物,也是滑坡和泥石流的结果。

以上便是排行榜大全网整理的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的全部内容,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