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贵难得之货的贵是词类活用,将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作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或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就是形容词作谓语且带了宾语(又不是使动意动用法)。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等。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道德经》第三章赏析
【原文】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注释】
①上贤:上,同“尚”,即崇尚,尊崇。贤: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②贵:意动用法,以……为贵,重视,珍贵。货:财物。
③盗:窃取财物。
④见(xian):通“现”,出现,显露。此是显示,炫耀的意思。
⑤虚其心:虚,使动用法,使……空虚。心:古人以为心主思维,此指思想,头脑。虚其心,使他们心里空虚,无思无欲,不受物欲之累。
⑥弱其志:使他们减弱志气。削弱他们竞争的意图。
⑦敢:进取。
⑧弗为:同“无为”。
⑨治:治理,此意是治理得天下太平。
【译文】
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竞争意图,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就不会不太平了。
【赏析】
1.老子发现了生活中的对立矛盾规律,试图用道家的方法进行解决。在任何一个团队活动中,都需要树立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功利心特别强大时,却又要求大家淡泊功名,特别是圣人治世,自己已经超越功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两者矛盾吗?不矛盾,这在不同的情况下确实存在,并不矛盾。
物以稀为贵,但某一事物过分珍贵,就容易引起别人的盗心,实力弱的暗中想,实力强的暗中抢甚至于明要,如战国时的和氏璧,最初在楚国,后来到了赵国,秦国想骗去,就发生了完璧归赵的故事,但秦统一六国后,又到了秦始皇手中,刘邦得天下后,又到了刘邦手中,以后历代都被新兴帝王所得。这就是难得之货,使民为盗的定律。“不见可欲,使民不乱”反映这句话的事例就更多了,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所以圣明的君主往往隐藏自己的好恶,防止被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用兵打仗,则反而用之,投其所好,利而诱之。平常所说的“英雄难过美人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都是自己的可欲,被人所利用导致的悲剧。针对这些矛盾现象,所以老子才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2.老子认为把智者引上正途,人尽其才是安定的根本。儒家讲德才兼备,他们认为有才无德的人,任何一个时代对团队都有害无益,弊大于利。道家也讲道和德,为此老子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的措施: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这几句话的核心在什么地方?就是要让老百姓没有伪诈智巧,没有不良欲望,让他们有吃的,身体好,能保卫自己,保卫国家。当然,这几句话的前提是统治阶级也要政治清明,让老百姓生活安定,需要的是上下齐心,有志(智)之士,为国为民,大公无私。如果这样的话,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原文句子: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古文今译: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民众不起窃盗;
我的理解:财货实足以激起人的贪图。
有一句话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意思是居上位的人有哪一种特别的爱好,在下面的人必定爱好得更厉害。他们可能会为了它而起窃盗,去偷窃劫夺。
另外,现在很多所谓的难得之货,其实都是人们炒作或吹嘘出来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的价值。
所以,有道的人不特别珍贵难得的财货,不极力追捧,而使民众不起贪图的心思。
......(待更新)
何为贵?作何解释?
贵,形声。小篆字形,从贝,臾声。从“贝”,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唐韵》居胃切《集韵》《韵会》归谓切,音餽。《说文》作 ,物不贱也。《易?系辞》高以?贵贱位矣。《书?旅獒》不贵异物,贱用物。又《玉篇》高也,尊也。《易?系辞》崇高莫大乎富贵。《周礼?天官?大宰》以八统诏王驭万民,六曰尊贵。又《礼?祭仪》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注》贵谓燕赐有加於诸臣也。又《孟子》用下敬上,谓之贵贵。又欲也。《战国策》贵合於秦以伐齐。《注》贵,犹欲也。又《玉篇》多价也。《前汉?食货志》器苦恶贾贵。又《释名》贵,归也,物所归仰也。又姓。《风俗通》庐江太守贵迁。又州名。《韵会》春秋骆越地,隋鬰州,唐攺贵州。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物不贱也。从贝。臾声。居胃切。十五部。臾,古文蒉。见艸部。按贵篆各本厕部末賏上。非旧次也。今更正。
价钱高,与“贱”相对。指地位高。敬辞,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特别好的,重要的。值得看重,重视。指中国贵州省。姓氏。
葛洪《抱朴子·明本》:“然物以少者为贵,多者为贱。”
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
贵,物不贱也。——《说文》
贵货而贱土。——《国语·晋语》
不贵难得之货。——《老子》
国之诸市,屦贱踊贵。——《左传·昭公三年》
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汉书·食货志上》
贵,尊也。贵,贱以物喻。犹尊卑以器喻。——《广雅》
一曰爵以驭其贵。——《周礼·太宰》
民犹犯贵。——《礼记·坊记》
贵贵为其近于君也。——《礼记·祭义》
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儒林外史》
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唐· 于之贲《山村臾》
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世说新语·自新》
而粜谷之人贵贱其价。——《论衡·变动》
欲民务农,在于贵粟。——晁错《论贵粟疏》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礼·中庸》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察今》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商君书·画策》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行盗。
不尚贤,使民不争的意思是如果社会上没有恭维有才华的人,就不会导致老百姓相争。
注释:尚:崇尚,推崇,看重。贤:贤能之人,德才兼备之人。民:百姓。
此句出自《道德经》第三章
原文如下: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扩展资料:
尚贤”和“民争”的关系
因为如果提倡某个人的“贤”,势必要说出他为什么“贤”,这就要有“贤”的具体事迹。比如说某个人是大学者,要号召大家来学习他,那么就要说他之所以能成为大学者,是因为他写了多少学术论文啊,主持了多少课题研究啊等等的具体成绩。所以他是“贤”的。
这么一来,问题就来了,最初那个人只是在认真地做学问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写出这么多论文的,课题的研究也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出来的。
但是这么一提倡,就有了功利的效应了,那些只想求得“学者”之名或“教授”、“高工”等职称、头衔的人,他们就会去模仿这些成就“贤”名的轨迹去博取、骗取名利,而不是认真地去进行实践。
于是,论文的字数是可以凑的,论文的内容是可以抄袭或代笔的,论文的篇数多也不代表质量高,论文、课题的档次高低也可以通过收买来获得好的评价等等。总之,具体的“贤”的标准一旦产生,那么势必群起而“争”之。
这种事,其实历史上也有过,晋代“举孝廉”的取士制度就是一例。朝廷要用人,命令地方官推举具备“孝”和“廉”这两种优良品行的人出来做官,甚至还把“举孝廉”的数量多少作为考察地方官政绩的一个手段。
那就造成了一时之间,“孝廉”遍野,不是说真的造就了那么多的“孝廉”,而是人人都去争夺“孝廉”这个头衔,结果是真正具备“孝廉”品质的人不见得多了多少出来做官,反而让很多根本不“孝”也不“廉”的人窃居高位。
由此可见,“贤”不可“尚”。“尚”了“贤”以后出的大都是伪“贤”,而真的“贤”说不定反而被埋没了。
以上便是排行榜大全网整理的不贵难得之货的贵是什么用法的全部内容,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