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在官渡之战听了郭图的建议导致失败。许攸截获曹军军令,得知曹军缺粮。献计袁绍,集四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十万人马佯攻大营,另一路集三十万精兵径取许昌。无论哪一路得胜,曹都将大败。

而袁绍却听信郭图,以为这军令又是曹操布下的陷阱,这导致官渡之战过程中步步错失良机。许攸无奈,最后投奔曹操,为曹操献计,火烧乌巢,这是袁绍败给曹操的重要原因。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延津县僧固),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袁绍官渡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许攸吗?

袁绍官渡之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许攸吗?稳扎稳打,都不用去奇袭许昌,保护好自己的粮道,每天派骑兵骚扰曹操,不让他撤退,把他困在官渡,他自己就崩溃了。历史上曹操奇袭乌巢前自己也弹尽粮绝了,都写信给荀彧,想撤兵。袁绍不要瞎操作的话,就用正兵堂堂正正就能把曹操困死了。袁绍当时地盘儿比曹操大,人口比曹操多,兵将粮也都远超曹操,这是必赢的局,居然打输了,要不官渡之战也不会在这么出名,因为这个以弱胜强的侥幸程度仅次于淝水之战了。

袁绍这个人可以说是个只信小人不信君子占着祖上曾经三公的荫封虚名,是个草包,通俗点说法著名大家族生了个草包儿子,不懂用人,不听善言,凡是正人君子谋士的正确建议一律不釆纳,并且心胸狭小,凡事小人的错误小人的建议他必全听且照计而行。十分重小人轻君子,喜欢听和用溜须拍马之人的意见,综上所述袁绍他本人的人品估计也在小人之列,所行事非君子行为,全小人之举。由于正直的谋士正确建议得不到釆纳,受打压排济,无发展空间。

比如许攸看他这个人行事和不知人善用就弃他投奔曹操。用一个酒鬼将军去守粮草重地乌巢,如此重要的后勤保障基地由于袁绍不听许攸等谋士建议别让酒徒守军粮仓库,但袁绍不听执意如此用人。后来许攸投奔曹操,就献计让曹操先烧了乌巢粮库,导致袁绍大败。总知袁绍是不懂知人善用,不听谋士意见,独断专行。注定是败军之将。他的行为恰恰和曹操相反,曹操是知人善用,又可以广泛听取谋士意见,如果自己做决定吃了败仗,必自我检讨,并勇于承担责任,不把责任推给下属,并且奖赏当初提正确建议的人。反之袁绍如果因自己失误战败而归会杀了当初提正确建议的人,满足虚荣心,死不悔改,不败才见鬼,跟着这个样的领导干事业死路一条,永远不可能成功,所以袁绍自己能力不行多多学习曹操的本事,估计不会死那么早。

以上便是排行榜大全网整理的袁绍在官渡之战听了谁的建议导致惨败的全部内容,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