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米饭的寓意是平安如意,寓意着打田栽秧、一年丰熟的开始,吃乌米饭还能保佑人们身强体壮,更有气力进行农事劳作,且百病不生。乌米饭原为中国民间节日食品,唐代即有。江苏和安徽一带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多有人家用乌饭树叶煮乌米饭,已成习俗。

农历四月初八吃乌饭是江浙一带的民间习俗。民间传说之一是因为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为让关在地狱的母亲吃到饭,想办法用乌饭叶捣汁染米,煮成乌饭送去,饿鬼们不敢吃那乌饭。母亲才终于得以饱腹,江南人年年吃乌饭,纪念目连这位孝子。据《本草纲目》记载:乌药饭叶属樟科类植物,性温和,味微苦,叶气香,可入药,上理脾胃元气,下通少阴肾经。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饭树的叶子煮汤,用所煮的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其味清香可口,使人食欲顿增。


壮族吃乌米饭有什么寓意

乌米饭,就是江南人喜欢吃的黑色的糯米蒸饭,它是用乌饭树的叶子汁,浸泡糯米蒸制而成的。乌饭树为常青灌木,其叶根都有医用价值,具有生津益气、明目强筋的作用。人们用这种乌黑发亮的蒸饭包油条当早餐,经济实惠,清香可口,别有滋味。

立夏吃传统食物的寓意 立夏吃传统食物有什么寓意

1、立夏饭,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挖上点笋,“偷”点蚕豆,用点蒜苗.立夏日将兜得的米与食材在露天煮饭,饭上放青梅、樱桃等,分送日前给米的人家,第家一小碗。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2、立夏蛋,长江以南汉族风俗。每逢立夏,人们都要吃煮鸡蛋或咸鸭蛋,认为立夏吃鸡蛋能强健身体。立夏蛋是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立夏前一天,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绍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吃蛋之外,还有另外的玩法。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线编织成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朋友们还要拄立夏蛋(就是碰蛋),那是这天最快乐兴奋的事,拄蛋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

3、立夏粥,立夏粥是湖南耒阳传统的小吃,属于立夏节食品。此小吃是耒阳饮食一绝。耒阳人历来重视农桑活动,对二十四个节气特别敏感。每个节气将临,人们总爱通过一些祭祀形式个应节食品,直观、形象地互相提醒不忘农事,不误农时,从美食中共享生活的乐趣。比如立夏,正是插秧时节,农作辛苦,各家各户就熬制立夏粥,以表达对丰收的美好祝愿。立夏粥是用大米作主料,伴以精肉、糯米丸子、粉丝、干笋、香椿、猪杂、红枣、豌豆、豆芽、鸡蛋等十几种佐料熬制而成。起锅后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邻里之间,互相赠送,一来展示自己的手艺,二来融洽感情。遗憾的是,立夏粥只有立夏时节才能吃到。要是耒阳人能够把这道美味发扬光大,在每个节气都做,甚至变成酒店的常用美食,一定大受欢迎的。

4、乌米饭,乌米饭原为中国民间节日食品,唐代即有。江苏和安徽一带每逢农历四月初八,多有人家用乌饭树叶煮乌米饭,已成习俗。农历四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乌饭节。民间传说是因为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为了吃到饭,想办法用南烛叶捣汁染米,煮成乌饭送去,饿鬼们不敢吃那乌饭。母亲才终于得以饱腹,老百姓年年吃乌饭,纪念目连这位孝子。《本草新编》记载:南烛叶为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的叶。

5、麦蚕,青麦团即青麦蚕,通东话中称为冷稹,属于沙地人家(今江苏省海门市及启东市)传统的小吃。如今,这种小吃不多见,做的人也越来越少。旧时。农家普遍生活困苦,每到“神仙难过”的二三月间.家里的粮食差不多已吃光了,于是便把田里的青麦穗割回家去,用手搓下青麦籽,吹去麦壳,然后下锅炒熟起锅。再次弄净麦壳(因为麦壳一次去不净)。下锅炒熟后,趁热用石磨将麦粒磨成细细的麦条儿。因其形似幼蚕,沙地人便称之为麦蚕。

6、嫩蚕豆,立夏标志着春天的远离,夏日的开始,所以这一天古时也称为“春尽日”,即春天结束的日子。而习惯上,人们也常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所谓“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在立夏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绍兴人有吃豆、吃蛋、称重等习俗,均蕴含着古人祈祷平安度夏的美好期望。

立夏乌米饭的由来是什么

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柏树的叶子煮汤,用此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放入木颤里蒸熟而成。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立夏乌米饭的由来,供大家阅读参考。

目录

立夏乌米饭的由来

立夏饭为什么要在外面吃

吃立夏饼的寓意

立夏乌米饭的由来

据说,乌米饭最早出现于唐代,那时叫“青精饭”,是道家求长生不死的食品。杜甫《赠李白》诗曰:“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清朝诗人屈大均也有“社日家家南烛饭,青精遗法在苏罗。”苏罗指苏浮山。乾隆年间《本草纲目拾遗》载有“王圣俞云:乌饭草乃南烛,今山人寒食挑入市,卖与人家染乌饭者是也。”

关于乌米饭的来历,各地也有许多传说。流传最多的就是战国时期孙膑的故事。战国时期,孙膑被迫害关在猪舍,老狱卒用乌树叶煮出乌黑的糯米饭,再捏成猪粪样的饭团,偷送给孙膑吃。孙膑不仅靠这个方法活了下来,身体还很健康,最终逃出监狱。孙膑第一次吃乌米饭就是在立夏那天。

立夏吃乌米饭,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目莲的母亲在十八层地狱饿鬼道受苦受难,目莲修行得道后,费尽周折,求得恩准,去地狱看望母亲,但每次备了饭菜都被沿途的饿鬼狱卒抢吃一空。目莲为了让挨饿的母亲吃上饱饭,百思不得其法,为此,经常在山上徘徊。

有一天(其时为农历四月初八),目莲在无奈、烦躁之中,不经意地在山上随手摘下身边矮树上的叶子,放入嘴中无聊地咀嚼,发现这种树叶香润可口,叶汁乌黑。目莲心想,如果用这种树叶汁浸米,烧成乌黑的米饭给母亲送去,就不会遭狱卒抢吃。于是目莲就将采摘的树叶拿回家捣碎,用叶汁浸米,蒸煮成乌饭后,再给母亲送去。果然,饿鬼狱卒们不再争抢,而目莲的母亲总算吃上了饱饭。目莲也最终救母脱离饿鬼道。

另一说法是宋将杨文广被奸臣陷害入狱,他姑婆杨八姐送饭,常常被狱卒扣下吃了,于是杨八姐想出办法,用乌饭叶做饭送去,狱卒看到这种乌黑的食物就不敢吃了。

其实乌米饭的风俗由来已久,古时叫做“青经饭”,并且不只限于杭州,在浙江其他地方、江苏和江西也有立夏吃乌米饭的风俗。

<<<

立夏饭为什么要在外面吃

立夏饭也叫“烧夏夏饭”,意为旧时儿童立夏日烧的饭。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吃立夏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以前立夏节,宁波乡间用黄豆、黑豆、赤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饭”,称之为立夏饭。现在宁波城乡部分家庭依旧保留这种古风,只是立夏饭的材料改成了另外五种食物:蚕豆、大豆、竹笋、芥菜,外加酱肉或咸肉,叫五样米饭,立夏吃五色饭承载了太多儿时的美好回忆。

有句老话说:“千补万补,不及立夏一补”。吃立夏饭,还因为这一时节,气温逐渐升高,昼夜温差大,人体消耗随之加大,身体会觉得疲倦,也更容易生病,需要注重养生保健。而立夏吃立夏饭,正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至于立夏饭为什么要在外面吃,据说是能够更好地将立夏饭中的营养吸收,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

<<<

吃立夏饼的寓意

立夏饼是一种北方面食,也被称作是麻饼,不同地区做出的夏饼形状不一样,夏饼的主要制作原材料是面粉肉丝和韭菜,混合到一起制作成面饼之后,放入到锅里烙熟。有的地方也会采用白砂糖制作面饼,做好了的面饼,口感香甜,而且外酥里嫩。

据说吃了立夏饼就能不疰夏、不瘦夏。开始的时候立夏饼是用麦芽做的,那个年代物资匮乏,所以大人小孩都特别爱吃。而现在制作的立夏饼其实就是那种酥皮饼,比一般的苏式月饼略小,有馅,常为豆沙或百果,口感酥香,四、五个包成一筒。立夏时节以这样的传统食品馈赠亲朋好友表达祝福的心愿,礼轻情义重。因此,立夏饼一直深受城乡居民的喜爱。

<<<


立夏乌米饭的由来是什么相关文章:

★立夏乌米饭由来知识简介资料分享

★立夏的传统习俗知识大全

★江南立夏吃乌米饭的养生故事介绍

★浙江立夏习俗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的由来

★立夏吃什么好?立夏传统饮食习惯介绍

★立夏节气的传说及传统风俗

★北方人立夏时节吃什么传统食物

★立夏各地习俗及饮食习惯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js?8a6b92a28ca051cd1a9f6beca8dce12e";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立夏时节为什么吃黑米饭

立夏为什么吃黑米饭
乌米饭,唐代称为青精饭,又名乌饭,阿弥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被喻为我国历史悠久、颇具盛名的饭食品种。据传初为道家所创,按照道家食疗营养古方用南烛树叶浸米蒸者而成的饭食。
南烛树又称乌饭树,人食其树叶汁能强筋益颜。采集野生植物乌桕树的叶子煮汤,用所煮的汤将糯米浸泡半天,然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这种饭油亮清香,据说吃乌米饭可以祛风解毒,防蚊叮虫咬。据《本草纲目》记载:乌药叶属樟科类植物,性温和,味微苦,叶气香,可入药,上理脾胃元气,下通少阴肾经。所以吃乌米饭还具有食疗的功能。
最初听说乌米饭,与那个美丽的感情故事《宝莲灯》有关,一碗乌米饭,使沉香母子熬过艰难岁月,终得团聚。最早见于文献中食用乌米饭的食俗大约出现在唐代,其做法各个时代不尽相同,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十种》记载说:“乌饭法,取南烛木茎叶捣碎,渍汁浸糯米,九浸九蒸九曝,米粒紧小……袋装,可以适远方也”。大诗人杜甫在《赠李白》中就有“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的佳句。青精饭又叫云南烛饭,也就是乌米饭。

以上便是排行榜大全网整理的吃乌米饭的寓意的全部内容,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