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寺”在古代是专指皇帝的行政机构的,比如古代的大理寺,主要的作用就执掌管审谳平反刑狱的官署。最早是从北齐开始设立,以后历代王朝都延用其制,直至清朝。
2、称为“寺”的机构还有:鸿胪寺(掌宾客及凶仪之事。领典客、司仪二署)、太常寺(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光禄寺(掌管朝廷祭享、筵席及宫中膳羞的机构)、太仆寺(掌管皇家车马仪仗的机构)。
3、“寺”在古代汉语里有“持续,相续”的意思。意思是说,皇帝设立的这个机构是个永久性的机构,不是临时性的机构,是要国祚绵绵、代代延续下去的,这就称“寺”。
4、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倍受历代王朝重视,认为佛教的思想有利于国家统治,并且对民众有教化作用,因此中国的皇帝把教授佛法并且供僧团居住、学习、修行的场所称为“寺”,希望这个场所能够永久的存在下去。所以寺是办事的机关,教育的机构。
5、而最开始的庙,它仅仅是人们所供奉的雕像而已,比如孔子庙老子庙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所敬拜的对象,到了西汉的时候,佛教的信仰传到了中国,并且当时的皇帝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文化,于是便学习的起来,之后建起了给佛家居住的地方,从那以后开始发扬起了佛学,之后经过了不断的演变这种地方也被人们称为“寺”,就这样变成了佛家专门居住的场所。
6、总的来说,这两个地方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只不过他们所信奉的人并不一样“寺”所信仰的都是那些西方的佛,比如观世音菩萨,释迦摩尼等等,而“庙”信仰的则是,中国数千年以来一直所推崇的对象还有那些中国的神仙。
寺和庙在古代各自有什么功能
在中国寺和庙是严格区分的。
主尊供奉佛菩萨的为寺;主尊供奉鬼神的为庙。 庙,本是奉祀祖先的处所,即祖庙。迷信的人供神的地方亦称庙,如龙王庙、土地庙。
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皇帝有太庙,民间有土地庙,龙王庙等等。而寺是古代的行政单位。比如大理寺,是主管考核官员的。鸿胪寺,是主管外交的。
寺是佛教的,庙是道教的~
寺为什么叫寺,庙为什么叫庙,它们之间有什么分别?
中国上前五千年的文化沉淀,其实还是有很多有趣的事情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古代的寺院和庙,说到寺院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寺院在现在很多人看来都是烧香拜佛的地方,庙的话在现在很少见了。不过,古代还是有的,很多人会认为寺院会比庙的等级要高,而且寺院都是一些正经的和尚,而庙都是一些无家可归的人,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古代寺和庙是一个意思吗二者到底有怎样的区别
在各种关于佛教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记者们将佛教寺院称为“寺庙”的。有时候和一些朋友聊天,也经常能听到他们说:“我哪天哪天去庙里烧香去了。”其实我知道他是说去寺院烧香了。“寺”和“庙”的区别其实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的人绝大多数已经搞不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了。“寺”在古代是专指皇帝的行政机构的,我们经常在文学作品中看到“大理寺”,大理寺是干什么的呢大理寺在中国古代是掌管审谳平反刑狱的官署。最早是从北齐开始设立,以后历代王朝都延用其制,直至清朝。大理寺的主要职责是专门审核天下刑名,凡罪有出入者,依律照驳;事有冤枉者,推情详明,务必刑归有罪,不陷无辜。它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刑部受天下刑名,都察院纠察,大理寺驳正。称为“寺”的机构还有:鸿胪寺(掌宾客及凶仪之事。领典客、司仪二署)、太常寺(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光禄寺(掌管朝廷祭享、筵席及宫中膳羞的机构)、太仆寺(掌管皇家车马仪仗的机构)。
东汉永平十年,汉明帝派特使把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迎请到了中国,开始就是鸿胪寺负责接待的。后来因为佛教受到朝野普遍的欢迎,就把两位法师留在了中国。第二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雍门西面,按天竺僧伽蓝摩(该梵语的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样式为这两位印度僧人建造了一些房屋,这些房屋依照当时的习惯,也被东汉王朝称为“寺”。因为寺内的经书是用白马驮来的,朝廷便将其命名为“白马寺”。这样,洛阳的白马寺就成为中国的第一座佛寺。白马寺是当时朝廷直属的行政机构。它的目的就是翻译经典,再一个就是指导大众共同修行。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的称谓越来越少,而逐渐演变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历史上的佛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它的目的是普及教育。佛寺里面有藏经楼,起到了现在公共图书馆的作用。里面不单单佛教经典,儒家道家的经典都有收藏。很多读书人,象、范仲淹、朱熹、王阳明这些大儒,都曾长时间在寺院里挂单读书。而且寺院定期有佛法的讲座,当地老百姓都可以去听,这是起到普及佛法的作用。也是大众共同修行的一个场所。
寺院里的出家人,相当于现在大学里的专职教授。学佛选择出家或者在家,这是分工的不同。出家只是选择做专职弘扬佛法的工作而已。这就好比现在有人选择在学校里教书,也是专职做传播知识的工作,这是一样的道理。但是学佛不一定非要出家,就好像学知识不一定非要当老师。出家人也不一定比在家人高明,就好像当老师未见得一定比其他职业知识渊博,这是同样的道理。
“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庙”在中国的历史可能比“寺”更长远,象大家都知道的:孔庙、武侯庙、关帝庙、岳王庙、龙王庙、孟姜女庙、屈原庙、妈祖庙、山神庙、土地庙、城隍庙等等。我们没有听说供关的叫“关帝寺”的。因为功能不一样,所以称谓也就不一样。
寺和庙有什么区别吗?
佛教是我国流传非常广泛的一种宗教,但是不为人知的是,佛教本来是从印度传来的宗教,所以它的很多词语的本意或者原意都是与现代不同的。比如,“佛”字的本意在汉语当中是什么?“寺庙”为什么叫“寺”?“庙”又为什么叫“庙”?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远远出乎你的意料。
首先咱们来说这个“佛”字,现在“佛”是一个很高贵的字,但是古时候并不是如此的。中国字基本上都是可以从字形上看出一点儿意思的端倪的,“佛”的字形是“人”“弗”,“弗”的意思是否定的意思,因此两个字连起来的意思肯定没有那么神圣了。实际上“佛”字比较早出现在《礼记》当中。
《礼记》当中规定不同身份的人要根据自己的财力送不同级别的礼物,其中有一种礼物就是抓鸟或者鸭子之类的禽类给别人,《礼记》这样写到:
“献鸟者佛其首,畜鸟者则勿佛也”
意思是如果是抓了野鸟去献给别人,就要把鸟头给拧过来,防止它啄伤了别人;如果是自己家养的鸭子、鸡之类的禽类,就不用了。所以“佛”的本意就是跟“拧”字差不多的意思。之所以佛教会叫做“佛”,估计还“佛”跟“浮屠”还是什么词语的音译接近而导致佛教选了“佛”这个字来称呼自己吧。
而“寺庙”则又是一个被中国人误解了2000年的词语了,最初的“寺”和“庙”跟佛教都没有 一点儿关系。所谓“寺”,它的本意是一种行政机构。我们电视里经常看到的有“大理寺”,“理”就是刑罚、法律的意思,大理寺则是专门主管法律的朝廷机构。与之相似的还有大理寺、寺、太常寺、光禄寺以及太仆寺等等。
之所以佛教的住所会叫做“寺”,原因是因为古时候招待外国人的机构叫做寺。所以当年佛教徒从印度来到中国之后,还是被接到了鸿。但是那些佛教徒来了就不想回去了,寺却不能天天让他们住着,所以当时的官员就专门给他们修一座建筑,也算是特殊的招待外国人的宾馆。由于他们牵着白马而来,所以这个建筑就叫“白马寺”。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庙。
而“庙”的本来意思更是与佛教八竿子打不着了。《孙子兵法》当中这样写到: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可见,在《孙子兵法》当中,“庙”是国家决策重要战略的场所,是国家最为庄严和神圣的场地。实际上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场所,古人云:“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是与战争一样重要的国家核心任务之一。所谓祭祀,并不是单纯的迷信活动,而是一种家族、民族传承的象征。
古人云:“神不非类,民不祀非族”实际上祭祀传承就相当于自己的族类传承,古人是没有为别的族类祭祀的习惯的,而且孔子还专门强调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礼祀·祭法》中说:“天子至士,皆有宗庙”、“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可见庙在古代是非常庄严神圣的地方,不是现在的佛教场所。
随着时间的改变,很多词语已经被人们遗忘了它的本来面目了。
寺、庙、祠、观、庵有什么区别?
寺和庙是不一样的。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皇帝有太庙,民间有土地庙,龙王庙等等。而寺是古代的行政单位。比如大理寺,是主管考核官员的。鸿胪寺,是主管外交的。永平十年,汉明帝派特使把两位法师迎请到了中国,开始就是鸿胪寺负责接待的。后来因为佛教受到朝野普遍的欢迎,就把两位法师留在了中国,另设一个新寺,叫白马寺。这是中国第一个佛寺,是当时朝廷直属的行政机构。它的目的就是翻译经典,再一个就是指导大众共同修行。
历史上的佛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它的目的是普及教育。佛寺里面有藏经楼,起到了现在公共图书馆的作用。里面不单单佛教经典,儒家道家的经典都有收藏。很多读书人,象王阳明、朱熹、范仲淹这些大儒,都曾长时间在寺院里挂单读书。而且寺院定期有佛法的讲座,当地老百姓都可以去听,这是起到普及佛法的作用。也是大众共同修行的一个场所。
寺院里的出家人,相当于现在大学里的专职教授。学佛选择出家或者在家,这是分工的不同。出家只是选择做专职弘扬佛法的工作而已。这就好比现在有人选择在学校里教书,也是专职做传播知识的工作,这是一样的道理。但是学佛不一定非要出家,就好像学知识不一定非要当老师。出家人也不一定比在家人高明,就好像当老师未见得一定比其他职业知识渊博,这是同样的道理。诸位可以读读《居士转》《女居士转》,这些在家人的成就甚至还超过出家人。
中国大陆近百年佛教受到很大的破坏,大众甚至佛教徒对于传统佛教都有很大的误解。最明显的误解,一个是供奉佛像,一个是给庙里捐钱。寺庙里供奉佛像,相当于私塾里供孔子像,又好比美国人把四位总统像雕在岩石上,或者是在蜡像馆收藏。塑像的一个目的是纪念老师,再一个就是见贤思齐,用老师的形象提醒自己用功。并不是把佛像当神明看待。至于寺院捐钱,这是印度僧团乞食制度在中国的本土化。中国古时候,有两种职业是不明码标价的,一是老师,一是医生。老师教学生,或者医生看病,学生和病人都是随分给的,有钱多给一些,没钱少给一些。前面讲了,佛教寺院相当于是社区大学,它本身也不明码标价。就摆一个功德箱,大家也是随分给,相当于大众集资办学。因为中国不象印度,印度是在佛教出现之前就有比丘行乞的风俗。而中国的文化背景不同,形式需要根据环境而改变。因为寺院的钱是用来办教育的,给寺院捐钱相当于支持教育,这是做了很大的好事,但却谈不上功德。按佛法的原理来讲,功德是从定中来的,不是从布施做善事来的。历史上梁武帝造四百八十寺,达摩祖师也说并无功德。
再说和尚。现在和尚成了通用名词,泛指出家人。其实佛门里面,和尚是个非常尊贵的称呼。一个寺院的主持,或者是一方的道场的主讲人,才称为和尚。再说合什,合什是佛门一个礼节,它是代表把纷乱的心思收束住。我们平时十指是张开的,现在把它合拢在一起,这就是代表集中,代表定。定是佛法修行的核心,所以这个礼节有很深的寓意在。就好像基督徒划十字,也有它的寓意。佛门一举一动,都有它的寓意,但这里面没有神秘和迷信。
“寺”的本义是宦官和官吏办公的处所。《经典释文》中说:“寺,本亦作侍。寺人,奄人也。”奄即宦官,后来称太监,故“寺”最初的本义是从“侍”这一意义而来的,乃是宦官的意思。《说文》云:“寺,廷也。”《汉书》注:“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如汉代的御史府,也称御史大夫寺,中央一级的常设机构有太常寺、大理寺等。秦汉两代建立的“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为“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汉代,九卿中有“典客”,后又改称为“大鸿胪”。鸿胪卿的职责是布达皇命、应对宾客,其官署即“鸿胪寺”。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跟随汉王朝派往西方寻找神佛的使臣,用白马驮着佛经和佛像来到了洛阳。这两位印度僧人被安排到接待诸王和外国人的鸿胪寺居住。第二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雍门西面,按天竺僧伽蓝摩(该梵语的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样式为这两位印度僧人建造了一些房屋,这些房屋依照当时的习惯,也被东汉王朝称为“寺”。因为寺内的经书是用白马驮来的,朝廷便将其命名为“白马寺”。这样,洛阳的白马寺就成为中国的第一座佛寺。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的称谓越来越少,而逐渐演变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庙”的历史比“寺”更为悠久,因为它是中国人供祭祖宗神位的屋舍,故又称为“宗庙”。《礼祀·祭法》中说:“天子至士,皆有宗庙”、“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在古代,“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成为祭祀中国的一切圣贤、神灵的处所,如孔庙、武侯庙、关帝庙、岳王庙、龙王庙、孟姜女庙、屈原庙、妈祖庙、山神庙、土地庙、城隍庙等。中国古代,差不多每一座城池都有一个城隍庙,而庙中所建“尸主”,大多有姓名可查,如上海城隍庙的“尸主”为元末明初的“东海名士”秦裕伯,昆明城隍庙(原址在今“五一院”)的“尸主”为明代大忠臣于谦。另外,皇宫的前殿也称为庙,所以朝廷也称为“庙堂”、“庙廊”。如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就有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寺”和“庙”不是一个地方,寺庙怎么来的?作用是什么?
对于以上一些,可能都存在一些迷惑,当然是有区别的,在古代这些都会分的很清楚,什么地方做什么,寺,在古代最初是专指服务于帝王、帝王专门建设的一个场地,如审犯人的大理寺,庙,是中国古代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一般皇帝都会去什么庙去祭拜,观就是古代帝王专门会男排一些人去观察星象,占卜的一个地方或者是一些道观。庵是古代的一种小草屋,旧时候,将一些读书人所用的书斋称为庵,汉朝以后就建立了供佛尼姑居住的地方称为庵,就是现今所说的尼姑庵。
一、寺、庙的区别寺庙寺庙,很多人会把他们混为一谈,但是其实他们并不一样,帝王取“寺”这个名字也希望能够国祚绵绵、代代延续下去的,而“庙”是鬼神之地,在历史上,庙的历史可能会比寺更长久,所以两个的差别也是很大的。
二、祠的意思祠可能最大的影响是祠堂,祭奠去世的亲人,供奉他们的就称为祠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东汉末,也为死去的名人立祠堂,让世人供奉、纪念,但后面因为这种风气出来,也有人给自己立生祠,随着这种风气,祠堂也就越来越多。
三、观在古代的用处一般观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占卜星象等事务,其中汪仲都就是最早进入道观的人,也是最早产生这个名称的时候,因治好了汉元帝顽疾,也为了感谢皇恩,所以进入了昆明观,就把这些建筑称为观,古人认为观星象可以占卜凶吉,求道成仙,故称为观,主观察星象之意。
四、 庵的用处结草为庵就是说庵是古时候的一个小草屋,一群读书人在这个小草屋里面读书,后就使用于一些尼姑所住的地方,如今也就成了女子出家的去处名称了,尼姑庵,里面只有女子,没有和尚,被成庵。
庙和寺有什么区别?
我们经常把寺庙连在一起说,但实际上,寺与庙是两个词,那么“寺”与“庙”到底有什么区别?古代这两者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相同之处?二者有本质的区别,现代人对此研究很少,但古人喜欢捏词造句,对待每一个字的使用都很认真,每一个字都赋予不同的意义。
根据《汉书》中记载,最早的寺并不是指佛门的寺,而是指官员工作的场所,像大名鼎鼎的大理寺,是一处办公场所。
寺在古代更多代表的是官方地位,是被官方承认的地方,像白马寺,这里寺虽然是佛门修行场所,但因为是被朝廷赐名,所以以寺命名。同时,那个时期的所有寺庙都是官办,一直到唐朝之后,佛教大兴,才逐渐改为民办,而寺这个称呼也流传下来。
庙这个字最早是指祭祀的场所,祭拜先祖的场所,像皇帝称呼先祖的地方为宗庙。周天子建立分封制王朝,各诸侯建立庙,可以祭拜自己的先祖,这是庙由皇帝下移到诸侯,随着社会的发展,庙这个字逐渐下移,由最初的皇帝,下移到普通百姓身上。普通百姓也可以建庙,进行祭拜,或者是对一些神祭拜,以求安稳,像土地庙、城隍庙,都是因此命名。
寺和庙本来是两个不相干的字,那么两个字为何融合,组合成为寺庙?一直到秦始皇时期,秦始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废除很多思想,让儒学发展,一直到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想神化自己的地位,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想让通过佛学神化自己的地位,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寺与庙正式融合。
寺是官方承认的场所,庙是儒家祭拜场所,武则天想让融入佛学,提高佛教的地位,把这两个字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那就是寺庙。寺庙的出现是服务于武则天的,巩固武则天的统治,让武则天在民间的威信达到最高点,而寺庙这个词,也逐渐沿用,成为僧人生活的场所。
寺庙继承寺与庙的职能,寺庙也可以祭拜,古代皇帝祭祀自己的先祖都去寺庙,普通人也能去寺庙祭拜,这是最初庙的功能。
寺庙是一种思想融合的产物,也代表古人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寄托,求神拜佛只为有更好的生活。寺庙一词的出现,是思想融合进步的产物,是古人思想的进步。
庙和寺有什么不同?
1、意义不同:
“寺”古代官署的名称。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秦以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观(guàn );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寺。
“庙”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宗庙、太庙;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庙、岳庙、寺庙;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庙堂。
2、建筑规模上也是有所不同的:
一般寺里面供有大量的佛像,且有出家人专门在此修行,而且这里还是弘扬佛法的圣地,不定期的就会举行讲座,建筑规模肯定要大的多。而庙,作为我们中国本土的产物,它作为一个独立的场所里面只供奉了人们信仰的鬼神和先祖,是一个祭祀、祈福的场所,规模自然也就小了很多。
3、历史变革不同:
寺是外来宗教的宣讲场所,庙是历代炎黄子孙纪念国殇,忠孝等历史上的人士的场所,寺里供的是佛,庙里供的是神,是人的偶像化。”
寺与庙的区别:
寺是宗教徒修行和宣讲宗教知识的地方,而庙是纪念先人、祭祀天地鬼神的地方。
“寺”在古代是专指皇帝的行政机构,例如大理寺、太常寺。“寺”在古汉语里有“持续,相续”的意思。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倍受历代王朝重视,认为佛教的思想有利于国家统治,并且对民众有教化作用,因此中国的皇帝把教授佛法并且供僧团居住、学习、修行的场所称为“寺”,希望这个场所能够永久的存在下去。所以寺是宗教办事的机关,教育的机构。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的称谓越来越少,而逐渐演变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
成为大众共同修行的一个场所。
“庙”古代本是供祀祖宗的地方。汉代以后,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社(土地庙)混在一起,蜕变为阴曹地府控辖江山河渎、地望城池之神社。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庙”在中国的历史可能比“寺”更长远,象大家都知道的:孔庙、武侯庙、关帝庙、岳王庙、龙王庙、孟姜女庙、屈原庙、妈祖庙、山神庙、土地庙、城隍庙等等。没有听说供关帝的叫“关帝寺”的。因为功能不一样,所以称谓也就不一样。
了解了“寺”和“庙”的不同,就应该明白去寺院其实是去学习的,不是祈求神明保佑的,也就应该明白,去寺院并不是去从事什么迷信活动,寺院是开启人的智慧的地方。现在很多人不懂这个意思,把寺都看作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