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三杰为文天祥、张士杰、陆幼夫。南宋覆没之时,有节烈之气的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因此他们中的领袖张世杰、陆秀夫与文天祥被称为宋末三杰。

1、张世杰,涿州范阳人。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太傅,枢密副使,封越国公。先后拥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终兵败崖山海战,因飓风毁船,溺死于平章山下。

2、陆秀夫,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

南宋三杰分别是谁?

张世杰,“宋末三杰”之一,也是里面唯一一个真正的武将;文天祥,文人出身,半文半武;陆秀夫,文人出身,标准的文人。

宋末三杰
“三杰”里面,文天祥生于1236年,陆秀夫也生于1236年,两人同岁。只有张世杰,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出生年,但按照他1241年就从军的情况看,他比另外两人要大10多岁的样子。

张世杰
张世杰和其他两人还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并不是纯粹的“南宋人”。
张世杰祖籍在河北范阳,他从小成长在金国的统治之下,准确说他应该是一个“金人”(按现在的国籍算的话,像这样的人还很多,包括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也是)。
和张世杰背景相同且关系紧密的还有元初的大功臣——张柔,如果张柔你不熟悉的话,他的儿子你一定知道,就是在“崖山海战”中逼得陆秀夫和宋少帝跳海,灭亡南宋,并在石壁上刻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大字的张弘范。没想到同为北方汉人的“二张”,后来各为其主,兵戎相见,一个成为元朝的大功臣,一个成为宋朝的民族英雄。

张柔
张柔是河北保定人,是当地的豪族大家,蒙古攻金的时候,兵败投降蒙古,后随蒙灭金。张弘范是在金国灭亡后才出生的,所以,张弘范严格上说,算是“蒙古国人”(当时还未称“元”)。
张世杰是在张柔作为蒙古将领和宋对峙期间加入其麾下的,后来张世杰不知犯了什么事儿,估计是严重的军法,于是投奔了宋营,从此成为一名忠贞不渝的宋将。
张世杰是一个典型的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武将,作战经验非常丰富,后来他被南宋著名抗蒙将领吕文德看中,提拔为将军。
宋蒙关键性的第三次“襄阳之战”,张世杰奉命驰援襄阳,结果战败。随后,双方进入激烈的拉锯战。可是在关键时刻,最具威望的吕文德病逝了,宋军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在顽强坚守了几年后,襄阳终于失守。
襄阳失守后,张世杰驻守的

南宋灭亡图
鄂州彻底暴露在元军(此时忽必烈已称“元”)面前。在和元军名帅伯颜激烈交火后,张世杰败退临安。
随后,奸相贾似道组织了南宋最后一次大规模抵抗,是为“丁家洲之战”,结果遭遇大败,南宋元气大伤,败局基本已定(虽还有扬州李庭芝)。
贾似道由此倒台,被发配到偏远的广东一带。张世杰临危受命、力撑残局。
张世杰组织军队和元军名帅阿术大战于焦山,这个阿术乃“蒙古四獒”——速不台之孙,名将兀良合台(灭大理、征安南)之子,也是元军名宿,战斗能力惊人,张世杰再次大败,

宋末三杰分别是谁

宋末三杰为文天祥、张士杰、陆幼夫。南宋覆没之时,有节烈之气的勇士们面对外族入侵和压迫,拼死抵抗,为争取民族生存、自尊、自卫而英勇献身,义无反顾,因此他们中的领袖张世杰、陆秀夫与文天祥被称为宋末三杰。

1、张世杰,涿州范阳人。宋末抗元名将,民族英雄。太傅,枢密副使,封越国公。先后拥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终兵败崖山海战,因飓风毁船,溺死于平章山下。

2、陆秀夫,字君实,一字宴翁,别号东江,楚州盐城长建里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崖山海战兵败,背着卫王赵昺赴海而死。时年四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