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数目之多是空前绝后的。有记载的农民起义中,从宋太祖乾德三年,963年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到宋朝末年,1275年最后一次农民起义。
北宋宣和年间,官逼民反,岂止方腊、宋江揭竿而起而已,史称:“河朔、山东群盗蜂起,大者攻犯城邑,小者延蔓岩谷,多者万计,少者屯聚。魏博间则有杨天王之流,青徐沂密如高托山等,至不可胜数“。
宋朝前后300余年中经历了433次农民起义,其中230次发生在北宋,203次发生在南宋,平均一年就有1、4次农民起义。
宋代农民起义频繁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局限在中小规模
宋朝为什么能在300多年的统治中基本避免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首先是宋朝统治结构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相对其它王朝来说,皇权较弱,士大夫阶层有很大发言权,宋太祖还制定了不杀大臣的祖训,并一直被以后任皇帝遵守,士大夫阶层对政府的认同感非常强,统治基础扩大了,政治上就比较稳定,统治集团内部不会产生激烈的斗争,对人民的影响相对就很小,有宋一代从未发生过大的政变就是明证。
第二是宋朝的经济政策。宋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不以重农抑商为国策的王朝。一方面,宋朝工商业十分发达,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使国家对农业的依赖大大减少了,宋朝的工商税收占整个财政收入的70%,而田赋只占30%;另一方面,由于可以谋生的渠道多了,农民收入多样化了,对土地的依赖也就降低了,这就是宋朝从未实行抑制土地兼并政策的根本原因。还有,在鼓励工商政策的驱动下,经济、科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社会下层的生活与前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史书上也从未有关于宋朝出现大批人饿死的记载,这就从根本上切断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根源。
第三是宋朝的养兵政策。宋太祖对农民起义做过深入的研究,他发现,农民起义都是由流民引发的,所以他特别关注流民问题,在制定其它政策的同时,也对前代的兵役制度做了重大修改,把征兵制改为募兵制。这种制度和现在西方国家的军队职业化有点像。简单地说兵是招来的,不是强征的,不光要吃粮,还得开“工资”。有的西方学者甚至说当时的欧洲皇帝的生活水平,还不如东京汴梁守城门的的士兵。这句话可能过于夸张了,但也反映出宋朝士兵的待遇是很高的。宋朝长期维持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一般军队规模保持在八十万人以上。募兵方式也很有意思:某年受灾那年就多招兵,某地受灾就在那个地方多招兵。这样做从表面上看是安置流民(特别是青壮流民),实际目的是抽空潜在农民起义的中坚力量。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两宋时期民族矛盾非常尖锐,阶级矛盾经常处于从属和次要地位。北宋从建立之时起,就受契丹和党项政权的威胁,亡于女真人之手;整个南宋时期都受女真政权欺负,终为蒙古所灭。在这300年间,汉民族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民族仇恨心理十分强烈。面对外敌入侵,是战是降始终是朝野上下关注的中心,阶级斗争始终要服从于抵抗外侮,保卫整个民族生存权这个大局,在这个大前提下,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始终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可能激化到无法调和的程度。
宋朝没有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原因还有很多,但我读的书不多,掌握的资料也不全面,上面谈的这些只是自己的体会,希望机会与历史爱好者们多交流。
关于中国古代历次重大的农民起义有多少
王小波、李顺起义
宋太宗末年,川陕大旱,宋廷苛捐杂税,农民不堪忍受,又用贱价强购茶叶,茶农大批失业。淳化四年 (公元993年)二月,青城(今四川灌县东南)茶贩王小波聚众起义,以均贫富为号召,获得广泛响应,众至万余人。
宋江起义
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等三十六人聚众梁山泊(今山东东平南),举旗造反。随后四处攻略,活动范围在河北、山东一带,先后攻略十余州军。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等进攻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时,被海州知州张叔夜袭败,宋江等投降。
方腊起义
宣和二年,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方腊利用摩尼教在帮源峒聚众万人起事。方腊称圣公,建元永乐,分设官署。随后攻克睦、歙、杭、处、衢、婺等州县,众至数十万。宣和三年初,宋廷任命童贯为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领十五万大军南下镇压。方腊控制的州县相继失陷。四月,方腊率部退守帮源峒,与官军决战,所率七万人皆战死,方腊被俘,押送汴京处决。余部继续在浙东转战近一年,后被消灭。
钟相杨么起义
南宋初在洞庭湖地区的一次农民起义。钟相为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自北宋末就在家乡利用宗教组织秘密结社。起义之前,他从事传教和组织活动已有20余年。南宋初,金军不断南侵,战争对江南一些地区破坏极大。南宋政府又横征暴敛,被金军击溃的宋朝官军又乘机抢劫,民不聊生。建炎四年(1130),钟相遂率众起义,自称楚王,建国号楚,改元天载。钟相被俘牺牲,其部众在杨么领导下继续战斗。
北宋末年的中国历史,有个几次农民起义?
1/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简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陈胜,吴广率领戍卒900人起义。陈胜被推举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2/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军起义。 简介: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太平道首领张角率领徒众起义,战斗了9个月。失败后,余部继续战斗将近20多年。 3/唐朝末年,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大规模起义。 简介: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聚众数千人在长桓起义,次年,黄巢率众响应。公元876年,二人意见冲突,独立作战;乾符五年,王仙芝死后,黄巢被推举为领袖,称冲天大将军,年号元霸。之后,起义军转战南中国,王霸二年,入岭南,攻克广州,众至百万。次年十一月,攻克洛阳,年底,攻入长安,建国,国号大齐,年号金统。金统四年,退出长安,被政府军剿灭。 4/北宋末年,方腊起义。 简介: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秋发动起义,在漆园誓师,自号“圣公”,年号永乐。 5/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 简介: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起义。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攻克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 6/清朝晚期,太平天国起义。 简介: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在金田起义。公元1854年入主南京,改称天京,洪秀全为天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早亡}为西王;冯云山{早亡}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公元1864年被剿灭
宋朝最著名的农民起义是哪一次
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宣和元年,宋江等36人占据梁山泊,招募义军,聚众起义。活动于山东、河北一带,后受招安。
宣和二年(1120年)摩尼教教主方腊率众起义,其后攻占杭州,建立了横跨今日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六州52县在内的农民政权,次年被宋将韩世忠镇压。
•是1917年毛泽东24岁时在一封信里写的。
马东玉教授说:“毛泽东是对曾国藩评价极高者。他在探索‘本源’、自我锤炼、治学态度、生活习惯、文章气质、锻炼身体、军事原则等方面,都曾把曾国藩作为楷模去学习。这虽是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前的事情,但曾国藩对他诸多方面的影响却是深刻而长久的。这是个很大的题目,这里不过是举例而已。”[8]
他又说:“本世纪中期到80年代,大陆是全盘否定曾国藩的,原因是他镇压起义,他捍卫封建传统,而当时是全盘否定封建意识形态的。如今政治思想解放,人们又在文化上、精神上、人格学问上肯定曾国藩,并形成热潮。这充分说明,曾国藩是一个影响历史的人物。”[9]
我们过去评价曾国藩是一点论,只看到他镇压农民起义的一面,而全盘否定他。现在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来评价他,就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好东西。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不应该丢弃的。
评价历史人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试提出5项原则供学者参考。不周之处,请予指正。
北宋农民起义 王小波 993年(太宗淳化四年)春 青城(四川灌县南) ① 993年,王小波、李顺在四川青城起义,提出“均贫富”口号;第二年,占领成都,建立大蜀政权,控制四川部分地区,坚持斗争到995年春,最后失败。
李顺 993年(太宗淳化四年)12月 青城
宋江 1119年(宣和元年) 梁山泊(今山东梁山) ② 1119年,宋江在北方***民起义,起义军在河北、山东、河南一带沉重打击了北宋军队,由于北宋统治阶级残酷镇压,1121年夏,起义军失败。
方腊 1120年(徽宗宣和二年)10月9日 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 ③ 1120年10月,方腊在浙江睦州起义。起义连破浙江、安徽、江西一带六州五十二县,杀死贪官污吏。后由于粮食和武器缺乏,退到睦州青溪县的岩洞,最后失败。
南宋 南宋农民起义 钟相、杨幺 1130年(高宗建炎四年)2月17日 湖南洞庭湖一带 钟相、杨幺1130年2月在湖南洞庭湖一带起义,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建立“大楚”政权,1135年6月杨幺被俘,惨遭杀害,起义失败。 宋朝在对内打击农民起义时候手段是多么的强硬,王小波,方腊,杨幺,钟相…………宋朝不惜调对金作战的岳家军去平叛,可见宋朝是一个对外实行妥协,对内进行铁碗政策的王朝
回答者:lixuming101 - 都司 六级 5-20 11:29
王小波农民起义
回答者:xzacdyx - 举人 五级 5-20 12:35
北宋:李顺、王小波起义993-995)
南宋:钟相、杨幺起义(1130-1135)
这两次起义有一个共同特点:发生在宋王朝建立的前期。
回答者:dyzxdsl - 举人 五级 5-20 13:20
方腊农民起义
回答者:企鹅的日记 - 初入江湖 二级 5-20 13:37
李顺、王小波起义
宋江\方腊起义
杨幺起义
回答者:新游牧民族 - 举人 四级 5-20 17:25
我也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 积分规则
回答字数在10000字以内
参考资料:
如果您的回答是从其他地方引用,请表明出处。
匿名回答
©2007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