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是当地百姓对九寨沟“湖泊”的爱称。海子指的是九寨沟里的高原湖泊,因为当地居民久居内陆,非常向往大海,所以把身边随处可见的湖叫做海子,即“海的儿子”。

九寨沟湖水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质,湖底湖堤均系乳白色的碳酸钙结晶,来自雪山的融水、森林流泉,使湖水异常洁净,再加上梯湖的层层过滤,其水色清澈如镜,蓝碧晶莹。湖中水藻,灌丛繁生,湖底色彩斑斓的沉积石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蓝、黄、橙、绿等色彩,绚丽夺目。湛蓝的天,银白的峰,翠绿的林,一齐倒映湖中,如诗如画,堪称"天下第一水"。九寨沟融众多湖泊、

九寨沟的长海传说是什么?

长海传说:

传说长海时有怪兽出没,八零年代曾有人看到,巨型水生动物出没于此,但奇怪的是,偌大的长海竟然没有鱼类生存,这些奇特的事情,给长海的冬季又增加了更多的神秘感。

九寨沟长海

长海,海拔3060米,长约五公里,宽约六百多米,面积达到93万平方米。长海旁边的山峰终年积雪,四周森林珠翠,站在长海观台上看去,蓝天白云,皑皑峰雪尽收眼底,感觉山和天互相连接在一起,没有距离,这也是长海的一大景观。诗赋:映日雪山苍云横,接天古树碧波开。

介绍

长海是九寨沟海拔最高、湖面最宽的海子,海子水面呈墨蓝色,水源来自于高山融雪,令人奇怪的是,湖深处达百余米,呈S行展布,海子四周森林碧翠,山峰终年积雪。长海四周都没有出水口,单夏季雨季,水不溢堤,冬夏久旱,也不干涸,因此长海被人称为"装不满,漏不干的宝葫芦”。隆冬时节,长海冰层厚达60厘米,是冰上运动的理想场所。

通住宿

美食信息

九寨沟和黄龙都有醉人的美酒。藏羌人民热情豪放,这种性格也浓郁地体现在他们的饮食文化中。 当地特色餐饮主要为牛羊肉,但藏族和羌族的做法稍有不同:藏族以熏烤肉为主,辅之以青稞酒,酥油茶,酸奶等饮品;羌族喜食酸辣口味的肉菜和动物内脏,另外当地汉族人以川菜为主。

住宿信息

沟外:九寨沟口附近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酒店,只要不是黄金周,住宿完全不是问题,价格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注意不要轻信住宿拉客的人,自己多找几家比较一下,看好房后可以与服务员谈价。

沟口附近的星级宾馆有九寨沟喜来登国际大酒店,千鹤国际大酒店、星宇国际大酒店、九宫宾馆、格桑宾馆、荷叶迎宾馆、九通宾馆等,价格从二百元到上千元;青年旅社有九寨沟自游国际青年旅社、熊猫青年旅社等,价格在30元—80元左右。如果你腰包比较鼓的话,可以考虑住在九寨天堂国际度假中心(五星级)。九寨天堂号称亚洲最大自然型酒店,它的建筑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环境、设施、服务都不错。不过它位于甘海子,距九寨沟口20公里,交通有些不便。从这里包车到沟口要半小时左右,约50元;到黄龙则要2个多小时,包车200元左右。

沟内:按照规定不允许在沟内住宿。沟内有人巡逻,如果被抓到就要罚款500,并被请出沟。另外不能住宿也是为了保护环境,大家最好遵守。

交通信息

则查洼沟路程较长,且景点不多,不建议完全徒步游览。可以选择在诺日朗中心站坐车,至长海下,然后徒步到五彩池,再下行到上季节海。最后坐车返回,途中观赏中季节海和下季节海。

九寨沟自然景观是怎么形成的

九寨沟著名景点介绍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境内,距离成都市400多公里,是一条纵深40余公里的山沟谷地,因周围有9 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总面积约620平方公里,大约有52%的面积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林中夹生的箭竹和各种奇花异草,使举世闻名的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等珍稀动物乐于栖息在此。 自然景色兼有湖泊、瀑布、雪山、 森林之美。沟中地僻人稀,景物特异,富于原始自然风貌,有“童话世界”之誉。有长海、剑岩、诺日朗、树正、扎如、黑海六大景区,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这五绝而驰名中外。

神仙池

景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神仙池,一个仙女沐浴、纯洁、宁静的自然天地,它充满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和深厚的人文情结,神秘而纯洁。如一颗晶莹剔透、玲珑精致、积聚大自然神韵的璀璨明珠镶嵌在大九寨旅游环线上。

神仙池风景区,位于九寨沟县大录乡,距九寨沟口49公里,海拔高度2000多米。四周地势高峻、重峦叠嶂、树木茂盛、曲涧幽深、云雾缭绕;大面积发育完好、五彩纷呈、完美的钙化池,质地纯洁、造型精巧,如一个个天然雕塑的艺术精品,梯田般洒落在你眼前,在阳光下五光十色、千姿百态;金银滩、边坝瀑布、莲台彩池、双龙池、青龙海、神蛙海等景点与植被覆盖保护完好的高山原始森林和以大熊猫为代表的珍稀动植物相映成趣。

神仙池自然天成、原始古朴、宁静、纯洁的美让您陶醉、流连忘返。同时,景区提供周到、全面的个性化、一站式的服务,为你能全身心的欣赏美景解除了后顾之忧。尽管景区的最大接待能力是每天6000人,但本着生态环境、避免人满为患的开发理念,这里坚持每天最多接待2000名游客。这为每名游客都能充分享受美景和全面质量管理服务提供了保障。导游人员服务热情周到,解说生趣盎然,景区专设游客休息区,有人在赏玩美景之余,还能在那里免费享用丰富的各式甜点、水果、饮料及“五星级”酒店标准的自助餐。

珍珠滩

景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珍珠滩海拔2433米,为巨大扇形钙华流,珍珠滩瀑布宽200米,落差最大可达40米,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冲进谷底,吼声如雷,卷起千堆浪花,向东狂奔而去。这道激流水色碧绛泛白,是九寨沟所有激流中水色最美,水势最猛,水声最大的一段。激流左侧栈道,是观赏这一股碧玉狂流的最佳点。

踩着栈道,在激流的陪伴下继续东行,就到了珍珠滩东侧。这的斜滩坡度更大,滩面更为凹凸不平,激流跳跃,景象更为壮观。

藏情

景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包话九寨沟在内的嘉陵江、岷江上游地区、在称氐羌之地,有历史记载的人类活动早至殷商。九寨沟长期以来即为藏族聚居地,神秘凝重、地域特色鲜明的藏族文化与奇异的山水风光溶为一体,相得益彰。

九寨沟内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甘肃玛曲一带的俄洛部落,原属党项羌弥药支,后被吐蕃臣服。唐初吐蕃东征时,松赞干布以其为先锋,占领松州(松潘)后将其留住当地,其中居于白河畔的俄洛部与白马部结成联盟,其后代即为九寨沟中九寨沟中九个寨子的藏胞。

九寨沟从地域上看,处于藏汉羌回等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区,因而九寨沟的藏族文化也带上了其率民族文融合影响的印记。以沟内的藏寨建筑为例,与西部藏区居民明显不同的是,在藏式村寨及宅院布局的基础上,普遍使用了汉式的披项、垂花柱、柱角花、翘屋角、圆洞门等处理。此外,普遍置白石于女儿墙转角处或门楣、窗楣上,与茂县、汶川、理县等地羌族民居的“白石崇拜”不谋而合。

九寨沟藏族信奉苯教,藏语称“苯波”,原为藏族古代盛行的一种原始宗教,俗称黑(苯)教,崇奉天地山林水泽等自然的神鬼精灵,后因受藏传佛教——喇嘛教影响,新创了教理教义,演变出类似藏传佛教的一个教派,俗称白(苯)教,以示和藏传佛教的主流教派——黄教(格鲁派)、红教(宁玛派)等相区别。苯教在四川藏区影响较大。

翠海

景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水,是九寨沟的精灵,而九寨沟的海子(湖泊)更具特色,湖水终年碧蓝澄澈,明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季节推移,呈现不同的色调与水韵。秀美的,玲珑剔透;雄浑的,碧波不倾;平静的,招人青睐,每当风平浪静,蓝天,白云,远山,近树,倒映湖中。“鱼游云端,鸟翔海底”的奇特景色层出不穷,水上水下,虚实难辩,梦里梦外,如幻如真。彩池则是阳光,水藻和湖底沉积物的“合作成果”。一湖之中鹅黄,黛绿,赤褐,绛红,翠碧等色彩组成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相互浸染,斑驳陆离,如同抖开的一匹五色锦缎。视角移动,色彩亦变,一步一态,变幻无穷。有的湖泊,随风泛波之时,微波细浪,阳光照射,璀灿成花。远视俨如燃烧的海洋,有的湖泊,湖底静伏着钙化礁堤,朦胧中仿佛蛟龙流动。整个沟内,奇湖错落,目不暇接。百余个湖泊,个个古树环绕,奇花簇拥,宛若镶上了美丽的花边。湖泊都由激流的瀑布连接,犹如用银链和白涓串连起来的一块块翡翠,各具特色,变幻无穷。

火花海

火花海海拔2187米,深9米,面积36352平方米,水色湛蓝,波光粼粼。每当晨雾初散,阳光照耀,水面似有朵朵火花燃烧,星星点点,跳跃闪动。那掩映在丛丛翠绿中的海子,像一个晶莹无比的翡翠盘,满盛着瑰丽辉煌的金银珠宝。

五花海

五花海海拔2472米,深5米。它是九寨沟的骄傲。同一水域,却呈现出鹅黄、墨绿、深蓝、藏青等色,斑驳迷离,色彩缤纷,这大自然妙笔涂抹的色彩,是那么大胆、强烈而又富于变幻。

从老虎嘴俯瞰它的全貌,俨然是一只羽毛丰满的开屏孔雀。阳光一照,海子更为迷离恍惚,绚丽多姿,一片光怪陆离,使人进入了童话境地。一湖千变万化的锦绣,叫人痴迷沉醉。透过清澈的水面,可见湖底有泉水上涌,令人眼花缭乱。山风徐来,各种色彩相互渗透、镶嵌、错杂、浸染,五花海便充满了生命,活跃、跳动起来。

夏季,海边野花盛开,团团簇簇,姹紫嫣红,花上露珠,晶莹剔透,闪闪发光,与海中火花相映成趣,韵味无穷。

犀牛海

犀牛海是一座长约2公里,水深18米,海拔高度2400米,是树正沟最大的海子。犀牛海的南端有一座栈桥通过对岸。

犀牛海是九寨沟中景色变化最多的海子之一,其倒影几乎是众海之冠。每天清晨去雾飘渺时的云雾倒影,亦幻亦真,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湖岸四周的彩叶也是亮丽多姿,艳冠群芳。

犀牛海水域开阔,北岸的尽头是生意盎然的芦苇丛,南岸的出口既有树林,又有银瀑,中间一大片是蓝得醉人的湖面。犀牛海的这一片山光水色,能让游客留连忘返。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的藏族老喇嘛,骑着犀牛来到这里。当他饮用了这里的湖水后,病症竟然奇迹似的康复了。于时老喇嘛日夜饮这里的湖水,舍不得离开,最后更骑着犀牛进入海中,永久定居于此,这个海子便称为犀牛海。

卧龙海

小巧玲珑的卧龙海乃蓝色湖泊的典型代表,极浓重的蓝色沁人心脾。湖面水波不兴,宁静祥和,如块光滑平整、晶莹剔透的蓝宝石。

卧龙海底有一条乳的碳酸钙沉淀物,外形似一条沉卧水中的巨龙。相传古代,附近黑水河中的黑龙,每年都要九寨百姓供奉99天才降水。白龙江的白龙同情百姓,想给九寨送去白龙江水,遭到黑龙阻挡,二龙争斗白龙体力不支沉入湖中,万山之神赶来降服了黑龙。然而白龙再无力返回白龙江,日久便化为长卧湖底的一条黄龙。人们怀念它,就叫此海为“卧龙海”。

五彩水

俗话说:金打的九寨山,银炼的九寨水,水是九寨沟景观的主角。三条沟谷,由高而低,层层梯式平台地形,给流水提供了别具一格的表演舞台。九寨沟的水是圣洁而充满灵性的,她从雪山之巅轻灵而下,注入阶梯形的高山湖泊,再漫溢出来,以千军万马的气慨奔泻而来,跌落深谷,将一匹匹华美的银缎编织成千万颗珠玉,再汇聚成溪,涓涓流去,穿过绿树红花、苇蔓泽石,柔情中再次积蓄起跌宕的力量,如此往复,构成了珠连玉串的河中湖群,断断续续的激流飞湍和层层叠叠的群瀑奇观。

如果说大大小小的海子呈现了九寨水的静谧,那么飞泉流瀑则展示了九寨水的奔放。千姿百态瀑布,似银帘,似锦帛,或低吟,或欢唱。这里的雪山、森林间涌流的山泉,如珠玑、赛玉璞。清溪细流经过沟谷河湾,形成九寨沟独具魅力的美景:恬静的镜湖、俊美的翠湖、秀丽的芳草湖、迷人的藏龙湖、神奇的五彩湖、奇异的流翠滩、珍珠滩,壮阔的诺日朗瀑布……

九寨沟的水如银链、似彩虹,将朴素的山林沟谷描抹得风姿绰约,妖娆迷人。

季节海

下季节海镶嵌在花繁草茂的山坳里,上季节海毗邻五彩池,湖水随季节变化,时盈时涸。秋日雨季,湖水上涨,湖色湛蓝,夏日水浅呈翠绿色,初冬以后,湖水干涸,湖床上长满青草,海子又成了放牧草滩,草滩上生长着联合国一类保护植物——若希维奇。

树正群海

树正群海景区是九寨沟秀丽风景的大门。树正群海沟全长138公里,共有各种湖泊(海子)40余个,约占九寨沟景区全部湖泊的40%。40多个湖泊,犹如40多面晶莹的宝镜,顺沟叠延五、六公里。水光潋滟,碧波荡漾,鸟雀鸣唱,芦苇摇?……盆景海、芦苇海、火花海、卧龙海、树正瀑布、老虎海……一路惊奇,一路美景,一路碧水,一路瑶池。

最令人叫绝的是树正群海下端的“水晶宫”:千亩水面,深达四五十米,远眺阔水茫茫,近看积水空明。距水面约十米的湖心深处,有一条乳的碳酸钙堤埂,仿佛一条长龙横亘湖底。山风掠过湖面,漾起粼粼水波,看那卧龙卷曲蠕动;风逐水波,那“龙”像是摇头摆尾,呼之欲出。 树正瀑布则是另一番景象,由首尾相接的众多梯湖的飞瀑组成,水大势猛,勾连迥环,瀑布下泻深沟,犹如千军万马擂鼓摇旌,吼声如雷。梯湖堤埂之上,耸立着一株株、一丛丛高原特有的各种灌木,扎根于水底,傲立在激流,常年经受流水的冲击而不倒,不烂根,风姿绰约,形成特殊的植物群落和世间罕见的自然奇观。

在树正群海景区的尽头是气势如虹的诺日朗瀑布,当游客还在九曲迥肠的游览山道上左顾右盼、流连忘返时,前方的诺日朗已经擂动了涛声、播撒出水雾、搭设起彩虹,激情澎湃地欢迎远方的客人了。高25米、宽300余米的滚滚流瀑,磅礴大气地翻越海拔2365米的钙化堤埂,飞泻而下,千万颗水珠织成一道宽银幕呈现在你眼前-不论从哪一个角度观赏,诺日朗都同样动人心魄!

芦苇海

“芦苇海”海拔2140米,是一个半沼泽湖泊。海中芦苇丛生,水鸟飞翔,清溪碧流,漾绿摇翠,蜿蜒空行,好一派泽国风光。“芦苇海”中,荡荡芦苇,一片青葱,微风徐来,绿浪起伏。飒飒之声,委婉抒情,使人心旷神怡。花开时节又是一番景象,鹅绒绒的芦花,搔首弄姿,扭捏作态,掀起层层絮潮,引来队队鹭鸶,双双野鸭。于是整个芦苇海中,充满了生气,撞击出诗的韵律,叩击着人们的心扉。湖中一条彩河,传说女神色嫫在此沐浴时男神达戈经过,女神惊慌中将腰带遗失于此,化做彩河。在对面的山上还可以看见女神娇羞的脸。

回答者:77771002 - 初入江湖 三级 2-26 21:40

一、介绍:

以“童话世界”、“人间仙境”而著称的九寨沟位于东经103 ° 46 ′ -104° 4′,北纬 32 ° 51 ′ -33° 19′,在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尕尔纳山峰北麓,海拔在 2000 米 至 3000 米 之间,距四川省省会成都市 435 公里 。

九寨沟在四川省南坪县城西45千米处,与甘肃省相接,因有九座藏族村居于其中而得名。九寨沟呈人字形,主沟叫树正沟,呈南北延伸,南高北低,向北开口,其上有两条支沟,东名则查哇沟,西名日则沟。沟谷总长约50千米。其自然风景点都集中在沟两侧。

九寨沟以原始的生态环境,一尘不染的清新空气和雪山、森林、湖泊组合成神妙、奇幻、幽美的自然风光,显现“自然的美,美的自然”,被誉为“童话世界”、“人间仙境”。九寨沟的高峰、彩林、翠海、叠瀑和藏族风情被称为“五绝”。沟内串珠式的分布着108个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海子,虽深过数十米,但可直视海底。因水中植物种类和湖底沉积物不同,水色各异,涟漪多彩,晨曦或夕阳下,海中之倒影,更加明净真切,步移景异,妙趣无限。

九寨沟既是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又是世界人类自然遗产。这里保存着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色,有着自己的特殊景观。

九寨沟景区面积62平方公里,现游览区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三沟一百一十八海为代表,包括五滩十二瀑,十流数十泉等水景为主景,与九寨十二峰联合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观。九寨沟景观分布在成Y型的树正、日则、则查洼3条主沟内,总长50余公里。主要有树正景区,长75公里,有盆景滩、树正群海、树正瀑布、双龙海、火花海、卧龙海等景点组成;日则沟景区,有诺日朗、珍珠滩、高瀑布三大瀑布,有镜海、熊猫海、芳草海、天鹅海、剑岩、原始森林、悬泉、五花海等景点;则查洼沟景区,有长75公里的长海和五彩池等景点;扎如景区,有魔鬼岩、扎如寺等景点。

九寨沟各种自然景观形成原因:

1、水色成因:九寨沟的湖水五彩缤纷,主要是由湖水对太阳光的散射、反射和吸收所致。

原因:在红橙黄绿青蓝紫单色光谱中,由红光至紫光,波长逐渐变短。由于九寨沟湖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浮游生物极少,湖水的透明度和洁净度极高,瑞利散射效应较为突出。根据瑞利散射效应,湖水中短波光的散射远大于长波光。

因此,九寨沟的湖水呈艳丽的蓝绿色。湖水中常见的Ca2+、Mg2+、HCO3-等离子也有增强短波光散射的作用。同时,由于湖水透明度高,湖底的灰白色钙华、黄绿色藻类对透射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也增加了湖水色彩的层次和变化。

另外,九寨沟的湖泊处于地形起伏很大的深切峡谷中,不同地段同一时间或同一地段不同时间,太阳光的入射角及入射量、湖水表面对光的反射状况和湖水的透明度都有很大的变化,因而也造成了湖水色彩的更加变幻多姿。

2、瀑布成因:断层和生物岩溶作用;差异侵蚀和生物岩溶作用;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作用堆积和生物岩溶作用。

原因:九寨沟主要的瀑布有珍珠滩瀑布、诺日朗瀑布、树正瀑布、熊猫海瀑布、火花海瀑布和箭竹海瀑布,具有声、色、形之美。其成因主要有三种:

一是:断层和生物岩溶作用。九寨沟内的河床因受新构造断裂的影响,在纵向上呈阶梯状,这一道道地形阶坎形成了瀑布的地貌基础。因钙华沉积的“气泡效应”和“薄水效应”,在地形阶坎处易于钙华沉积,助推瀑布跌水陡坎的形成,如诺日朗瀑布。

二是:差异侵蚀和生物岩溶作用。由于一些岩层有软硬之差,抗蚀性强的岩层往往突起于河床中,因此硬岩层突起处首先形成小跌水,喜水的藻类在这些地方首先着生,于是在这些流速相对较高,水流相对较浅的地方首先沉积钙华。

由于第四系堆积物堰塞河谷形成凸堤,流水在其表面漫流时流速突然加快,有利于CO2逸出,加速钙华沉积。随着时间推移,钙华层层堆高。由于其前缘上部钙华生长速度大于下部,上部形成钙华的莲花状块体逐渐向前增长,当顶部钙华块体下延至坡脚时,就形成了直立的瀑布面,如珍珠滩瀑布。

三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作用堆积和生物岩溶作用。瀑布是在崩塌、滑坡、泥石流松散堆积物的基础上叠加生物钙华作用形成,如树正瀑布。

3、海子的形成:海子是九寨沟湖泊的别名。九寨沟湖泊众多,成因比较复杂,其发育的首要条件是形成汇水储水的盆地,即湖盆,第二是要有充填湖盆的水源。

原因:九寨沟湖泊多属于堰塞湖,也有少数是冰蚀湖,如长海上游的园海子和绿海子、藏马龙里海等海子。这些堰塞湖的堰塞物主要来源于冰川堆积作用、生物钙华作用和重力作用。这些堰塞物堰塞河谷,形成九寨沟湖泊的湖盆。他们大体可以分为4种类型。

一是在第四纪古冰川侵蚀和侧碛、终碛的基础上叠加崩塌、滑坡等重力作用堆积物堰塞形成,如长海、五彩池、上季节海。二是由生物钙华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作用堆积物共同堰塞形成,如天鹅海、箭竹海、熊猫海等;

三是由生物钙华堰塞形成,如树正群海等;四是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作用堆积物堰塞形成,如下季节海。填充九寨沟湖盆的水来源于大气降水,但不同的湖泊水源补给形式不完全相同,主要有降雨、地表径流、冰雪融水及地下水等补给形式。

湖水排泄方式主要有蒸发、向下游径流、地下入渗漏失。地下水补给和排泄主要通过地下岩溶裂隙、岩溶通道和由断层和向斜构成的汇水构造进行。断层、褶皱走向以及地势高低控制着湖水的补给和排泄,也控制着湖泊的发育方向;

4、地质演化史:地壳运动。

原因:距今约23亿年前,九寨沟尚是一片汪洋。经印支和燕山运动,九寨沟形成大量褶皱和断裂,整个景区上升为陆地。后来的喜马拉雅运动和新构造运动再次对九寨沟地层造成重要影响,使其再次抬升和发生褶皱断裂,这些褶皱断裂控制了九寨沟的岩溶格局。

到了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冷,九寨沟先后经历了三次冰期,冰川分布广泛,主沟2900米以上均有分布。冰川作用形成的底冰碛、终碛垄在沟谷中形成隔档式微地貌地形骨架,构成了九寨沟海子雏形。冰川消融形成的终碛垄截断了则查洼沟的流水,形成了九寨沟面积最大的湖泊-长海,造就了九寨沟水体景观的基本格局。

全新世以来,地壳运动趋于稳定,气候向暖湿方向发展,雪线退至5000米以上,其下地带以岩溶、重力崩塌、泥石流等地质作用为主,造就和延续着九寨沟独特的层湖叠瀑景观。

5、喀斯特地貌:九寨沟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有利条件:岩石构成,地质构造运动,气候降水,生物作用。

原因:九寨沟气温常年低于我国南方地区,地表的溶蚀景观不甚突出,除上游地表有一些溶沟、石芽外,溶蚀主要在地下进行。相反,最引人注目的是地表大量钙华沉积,形成钙华堤、钙华池、钙华滩、钙华瀑布等。

九寨沟蒸发作用较强、地下水溢出后压力减小、地形陡变处水流流速增大、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二氧化碳的大量吸收,均有利于钙华的沉积,这种“反向”的喀斯特景观,成为大自然的一大杰作。

九寨沟内的岩石几乎全由石灰岩构成,厚达数千米;在地质构造运动的反复作用下网格状断裂系统十分发育,高原边缘的差异性抬升形成了巨大的地形反差,有利于岩溶水的循环运动;流域内气候湿润,降水较丰沛,森林茂密,土壤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使地下水PH值降低,大大增强了水对岩石的侵蚀能力;生物作用也加快了钙华的沉积;

6、独特的水循环系统:九寨沟碳酸盐岩的广泛分布和北西向构造的展布是九寨沟水循环的基础,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三水”循环构成了九寨沟水循环的主体,地下喀斯特通道在湖水的补给与排泄中发挥重要作用。

原因:长海是九寨沟最大的海子,但它没有地表出水口,长海下方的则查洼沟是一条干谷,仅有少量季节性湖泊。长海的水除一小部分通过海子前端的天然堤坝渗流补给到五彩池,更多的水通过北西向的地下喀斯特通道,向西排泄到日则沟湖泊中。

长海巨大的库容和它对日则沟内海子的补给,起到了一个调节水库的作用,即使枯水年份也以较稳定的补给量使日则沟的海子不至于干涸。

九寨沟内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源于大气降水,水量的盈亏根本上取决于降水量的变化和时空分配状况,从而导致上游直接接受降水补给的湖泊水位变化较大,景色随时而异(上下季节海),而由地下水补给的湖泊如五花海水位则较稳定。

扩展资料:

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世界上,与九寨沟类似的喀斯特景观仅有克罗地亚的普里特维采国家公园(PLITVICE);而九寨沟的景观规模和生物多样性远超普里特维采国家公园。

大约在4亿年前,这是还是一片浅海,生活着大量古生物。经过亿万年的地质运动,海消失了,出现了青藏高原。

后来,冰川活动将平坦的高原剥蚀,出现了一座座山峰,又刻下一道道高深宽阔的U型谷,九寨沟内的沟谷就是那时形成的。地震,又带来崩塌、滑坡、泥石流,渐渐出现了瀑布,诺日朗瀑布就是山体崩塌形成的。

崩塌的石块、泥土堵塞河道,积水成湖,又有了堰塞湖。沟内最美经典之一的五花湖便是泥土堵塞河道而来。

“九寨归来不看水”,是对九寨沟景色真实的诠释。泉、瀑、河、滩108个海子,构成一个个五彩斑斓的瑶池玉盆。长海、剑岩、诺日朗、树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观,呈“Y”字形分布。

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蓝冰,被称为“六绝”。神奇的九寨,被世人誉为“童话世界”,号称“水景之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寨沟

百度百科-喀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