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唐书》中,对于元行冲的记载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是对其才学特别是史学、训诂学的认可。

2、是在做官、执法方面的正直。

《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二·元行冲传》中写道:元行冲,河南人,后魏常山王素连的后代。少年时双亲去世,为外祖司农卿韦机抚养。博闻多学,尤其擅长音律和训诂的写作。考取进士,多次转为通事舍人,狄仁杰非常器重他。元行冲性情耿直,多次进言规诫,是一名正直的官员。

少年狄仁杰文言文

1 有没有关于狄仁杰的文言文

狄 仁 杰,字 怀 英,并 州 太 原 人 也。

仁 杰 儿 童 时,门 人 有 被 害 者,县 吏 就 诘 之,众 皆 接 对,唯 仁 杰 坚 坐 读 书。吏 责 之,仁 杰 曰:“ 黄 卷 (1)云 中,圣 贤 备 在,犹 不 能 接 对,何 眼 偶 俗 吏,而 见 责 耶!” 后 以 明 经(2) 举,授 汴 州 判 佐。

仁 杰 孝 友 绝 人,在 并 州 有 同 府 法 曹 郑 崇 质,母 老 且 病,当 充 使 绝 域,仁 杰 谓 曰:“ 太 夫 人 有 危 疾 ,而 公 远 使,岂 可 贻 亲 万 里 之 忧!” 乃 诣 长 史 蔺 仁 基,请 代 崇 质 而 行。 仁 杰 仪 凤 中 为 大 理 丞,周 岁 断 滞 狱 一 万 七 千 人,无 冤 诉 者。

时 武 卫 大 将 军 善 才 坐 误 斫 昭 陵 柏 树,仁 杰 奏 罪 当 免 职,高 宗 即 令 诛 之,仁 杰 又 奏 罪 不 当 死。 帝 作 色 曰:“ 善 才 斫 陵 上 树,是 使 我 不 孝,必 须 杀 之。”

左 右 瞩 仁 杰 令 出,仁 杰 曰:“…… 陛 下 作 法,悬 之 象 魏(3),徙、流、死 罪,俱 有 等 差,岂 有 犯 非 极 刑,即 令 赐 法 既 无 常,则 万 姓 何 所 措 其 手 …… 今 陛 下 以 昭 陵 一 株 柏 杀 一 将 军 ,千 载 之 后,以 陛 下 为 何 此 臣所 以 不 敢 奉 刺 杀 善 才,陷 陛 下 于 不 道!” 帝 意 稍 解,善 才 因 而 免 死。 左 司 郎 中 王 本 立 恃 宠 用 事,朝 廷 慑 惧,仁 杰 奏 之,请 付 法 寺。

高 宗 特 原 之,仁 杰 曰:“ 国 家 虽 乏 英 才,岂 少本 立 之 类,陛 下 何 惜 罪 人 而 亏 王 必 欲 曲 赦 本 立,请 弃 臣 于 无 人 之 境,为 忠 贞 将 来 之 诫。 ” 本 立 竟 得 罪,繇(4) 是 朝 廷 肃 然。

高 宗 将 幸 汾 阳 宫,以 仁 杰 为 知 顿 使。并 州 长 史 李 冲 玄 以 道 出 妒 女 洞,俗 云 盛 服 过 者 必 遭 风 雷 之 灾,乃 发 数 万 人 别 开 御 道。

仁 杰 曰:“ 天 子 之 行,千 乘 万 骑,风 伯 清 尘,雨 师 洒 道,何 妒 女 之 害 ” 遂 令 罢 之。越 王 贞(5) 称 兵 汝 南 事 败,缘 坐 者 六 七 百 人,藉 没 者 五 千 口。

司 刑 使 逼 促 行 刑,仁 杰 哀 其 诖(6) 误,缓 其 狱,密 表 奏 曰:“ 臣 欲 显 奏,似 为 逆 人 申 理,知 而 不 言,恐 乖 陛 下 存 恤 之 旨,表 成 复 毁,意 不 能 定。 此 辈 咸非 本 心 ,复 望 哀 其 诖 误。”

特 赦 原 之,配 流 丰 州。豫 囚 次 于 宁 州,父 老 迎 而 劳 之 曰:“ 我 狄 使 君 活 吾 辈 ” 相 携 哭 于 碑 下,斋 三 日 而 后 行。

豫 囚 至流 所,复 相 与 立 碑 颂 狄 公 之 德。 初,越 王 之 乱,宰 相 张 光 辅 率 师 讨 平 之。

将 士 恃 功,多 所 求取,人 杰 不 知 应。光 辅 怒 曰:“州 将 轻 元 帅 ”仁 杰 曰:“乱 河南 者,一 越 王 贞 耳。

今 一 贞 死 二 万 贞 生。 ”光 辅 责 其 辞 ,仁 杰 曰:“明 公 董 戎 三 十 万 ,平 一 乱 臣,不 哉 戢 兵 锋 ,纵 其 暴 横 ,无 罪 之 人,肝 脑 涂 地,此 非 万 贞 何 耶 ”光 辅 不 能 诘 ,心 甚 衔 之。

还 都,奏 仁 杰 不 逊,左 迁 复 州 刺 史。

2 文言文 狄梁公疗儿 全文翻译

原文

狄梁公性闲①医药,尤妙针术。显庆中,应制②入关,路由华州阛阓③之北,稠人广众,聚观如堵。 狄梁公引辔遥望,有巨牌大字云:"能疗此儿,酬绢千匹。”即就观之。有富室儿,年约十四五,卧牌下。鼻端生赘④,大如拳石,根蒂缀鼻,才如食箸。或触之,酸痛刺骨,于是两眼为赘所缒⑤,目睛翻白,痛楚危亟,顷刻将绝。恻然久之,乃曰:"吾能为也"。其父母洎⑥亲属,叩颡⑦祈请,即辇千绢置于坐侧。公因令扶起,即于脑后下针寸许,乃询病者曰:"针气已达病处乎"?病人颔之。公遽抽针,而瘤赘应手而落,双目登亦如初,曾无病痛。 其父母亲眷且泣且拜,则以缣⑧物奉焉。公笑曰:"吾哀尔子命之危逼,吾盖⑨急病行志耳,非鬻⑩技者也"。不顾而去焉。

注释:

①闲:爱好。 ②应制:奉皇帝诏令。 ③阛阓(huán huì):街市。 ④赘(zhuì):肿瘤。 ⑤缒(zhuì):牵连。 ⑥洎(jì):及。 ⑦颡(sǎnɡ):额,脑门子。 ⑧缣(jiān):这里指绢。 ⑨盖:因为。 ⑩鬻(yù):卖。

译文

狄仁杰爱好医术,特别擅长针灸。显庆年间(他)应皇帝征召入关,路上经过华州街市北面时,看到很多人在围观。 狄仁杰拉住马远远望去,看到一块高大的牌子,上面写着八个大字:能疗此儿,酬绢千匹。狄仁杰立刻走上前去观看。原来是个富家的孩子,年纪约十四五岁,躺在招牌下面。孩子的鼻子下面生了个肿瘤,像拳头那么大,根部连着鼻子,像筷子那么细。如果摸摸它,就感到刺骨的疼痛。因此两只眼睛也被往下拉,两眼翻白。孩子的病情十分危急,气息奄奄。狄仁杰怜悯的看了很久,才说:“我能治疗他。”孩子的父母及亲属叩头请求他医治,并叫人拉来车子,把一千匹绢放在狄仁杰旁边。狄仁杰让人把孩子扶起来,用针在他的脑后扎进去一寸左右,便问孩子:“你的瘤子上有感觉吗?”病孩点点头。狄仁杰立刻把针 ,肿瘤就随着手掉了下来,两眼也顿时恢复了正常,病痛全部消失。 孩子的父母及亲戚边哭边磕头,一定要把一千匹绢送给狄仁杰。狄仁杰笑着说:“我是可怜你儿子性命危在旦夕。这是急病人之急,为病人解除痛苦罢了,而不是出卖我的医术。”狄仁杰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3 少年神探狄仁杰鬼瑶的内容

七月半 开鬼门儿 鬼门开了 出鬼怪 鬼怪苦 卖豆腐 豆腐烂 摊鸡蛋 鸡蛋鸡蛋磕磕 里面坐个哥哥 哥哥出来上坟 里面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烧香 里面坐个姑娘 姑娘出来点灯 掉进河里回不来七月半 打火镰儿 火镰花儿 卖甜瓜 甜瓜苦 卖豆腐 豆腐烂 摊鸡蛋 鸡蛋鸡蛋磕磕 里面坐个哥哥 哥哥出来接鬼 里面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烧香 里面坐个姑娘 姑娘出来串门 掉了脑袋回不来七月半 送鬼魂儿 鬼魂送了 关鬼门 鬼门关 卖豆腐 豆腐烂 摊鸡蛋 鸡蛋鸡蛋磕磕 里面坐个哥哥 哥哥出来收尸 里面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烧香 里面坐个姑娘 姑娘出来喊魂 吊在树上回不来。

4 文言文翻译 元行冲传

《旧唐书·元行冲传》原文元行冲,河南人,后魏常山王素连之后也。

少孤,为外祖司农卿韦机所养。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诂训之书。

举进士,累转通事舍人,纳言狄仁杰甚重之。行冲性不阿顺,多进规诫,尝谓仁杰曰:“下之事上,亦犹蓄聚以自资也。

譬贵家储积,则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疴疾。伏想门下宾客,堪充旨味者多,愿以小人备一药物。”

仁杰笑而谓人曰:“此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九迁至陕州刺史,兼陇右、关内两道按察使,未行,拜太常少卿。行冲以本族出于后魏,而未有编年之史,乃撰《魏典》三十卷,事详文简,为学者所称。

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继马后之象,魏收旧史以为晋元帝是牛氏之子,冒姓司马,以应石文。行冲推寻事迹,以后魏昭成帝名犍,继晋受命,考校谣谶,著论以明之。

开元初,自太子詹事出为岐州刺史,充关内道按察使。行冲自以书生不堪博击之任,固辞按察,乃以宁州刺史崔琬代焉。

俄复入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时嗣彭王志?柬庶兄志谦被人诬告谋反,考讯自诬,系狱待报,连坐十数人,行冲察其冤滥,并奏原之。

四迁大理卿。时扬州长史李杰为侍御史王旭所陷,诏下大理结罪,行冲以杰历政清贞,不宜枉为谗邪所构,又奏请从轻条出之。

当时虽不见从,深为时论所美。俄又固辞刑狱之官,求为散职。

七年,复转左散骑常侍。九迁国子祭酒,月馀,拜太子宾客、弘文馆学士,累封常山郡公。

先是,秘书监马怀素集学者续王俭《今书七志》,左散骑常侍褚无量于丽正殿校写四部书,事未就而怀素、无量卒,诏行冲总代其职。于是行冲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为《群书四录》,命学士鄠县尉毋煚、栎阳尉韦述、曹州司法参军殷践猷、太学助教余钦等分部修检,岁馀书成,奏上,上嘉之。

又特令行冲撰御所注《孝经》疏义,列于学官。寻以衰老罢知丽正殿校写书事。

初,有左卫率府长史魏光乘奏请行用魏征所注《类礼》,上遽令行冲集学者撰《义疏》,将立学官。行冲于是引国子博士范行恭、四门助教施敬本检讨刊削,勒成五十卷,十四年八月奏上之。

尚书左丞相张说驳奏曰:“今之《礼记》,是前汉戴德、戴圣所编录,历代传习,已向千年,著为经教,不可刊削。至魏孙炎始改旧本,以类相比,有同抄书,先儒所非,竟不行用。

贞观中,魏征因孙炎所修,更加整比,兼为之注,先朝虽厚加赏锡,其书竟亦不行。今行冲等解征所注,勒成一家,然与先儒第乖,章句隔绝,若欲行用,窃恐未可。”

上然其奏,于是赐行冲等绢二百匹,留其书贮于内府,竟不得立于学官。行冲恚诸儒排己,退而著论以自释,名曰《释疑》。

其词曰:客问主人曰:“小戴之学,行之已久;康成铨注,见列学官。传闻魏公,乃有刊易;又承制旨,造疏将颁。

未悉二经,孰为优劣?”主人答曰:“小戴之礼,行于汉末,马融注之,时所未睹。卢植分合二十九篇而为说解,代不传习。

郑絪子干,师于季长。属党锢狱起,师门道丧,康成于窜伏之中,理纷拿之典,志存探究,靡所咨谋。

而犹缉述忘疲,闻义能徙,具于《郑志》,向有百科。章句之徒,曾不窥览,犹遵覆辙,颇类刻舟。

王肃因之,重兹开释,或多改驳,仍按本篇。又郑学之徒,有孙炎者,虽扶玄义,乃易前编。

自后条例支分,箴石间起。马伷增革,向逾百篇;叶遵删修,仅全十二。

魏公病群言之错杂, 众说之精深。经文不同,未敢刊正;注理睽误,宁不芟砻。

成毕上闻,太宗嘉赏,赍缣千匹,录赐储籓。将期颁宣,未有疏义。

圣皇纂业,耽古崇儒,高曾规矩,宜所修袭,乃制昏愚,甄分旧义。其有注遗往说,理变新文,务加搜穷,积稔方毕。

具录呈进,敕付群儒,庶能斟详,以课疏密。岂悟章句之士,坚持昔言,特嫌知新,欲仍旧贯,沉疑多月,摈压不申,优劣短长,定于通识,手成口答,安敢铨量。”

客曰:“当局称迷,傍观见审,累朝铨定,故是周详,何所为疑,不为申列?”答曰:“是何言欤?谈岂容易!昔孔安国注壁中书,会巫蛊事,经籍道息。族兄臧与之书曰:‘相如常忿俗儒词冒义,欲拨乱反正而未能果。

然雅达通博,不代而生;浮学宋株,比肩皆是。众非难正,自古而然。

诚恐此道未申,而以独智为议也。’则知变易章句,其难一矣。

“汉有孔季产者,专于古学;有孔扶者,随俗浮沉。扶谓产云:‘今朝廷皆为章句内学,而君独修古义,修古义则非章句内学,非章句内学则危身之道也。

独善不容于代,必将贻患祸乎!”则知变易章句,其难二矣。“刘歆以通书属文,待诏官署,见《左氏传》而大好之,后蒙亲近,欲建斯业。

哀帝欣纳,令其讨论,各迁延推辞,不肯置对。刘歆移书责让,其言甚切,诸博士等皆忿恨之。

名儒龚胜,时为光禄,见歆此议,乃乞骸骨;司空师丹,因大发怒,奏歆改乱前志,非毁先朝所立。帝曰:“此广道术,何为毁耶?”由是犯忤大臣,惧诛,求出为河南太守,宗室不典三河,又徙五原太守。

以君实之著名好学,公仲之深博守道,犹迫同门朋党之议,卒令子骏负谤于时。则知变易章句,其难三矣。

“子雍规玄数十百件,守郑学者,时有中郎马昭,上书以为肃缪。诏王学之辈,占答以闻。

又遣博士。

5 《旧唐书来俊臣传》全文翻译

译文来俊臣,雍州人,父亲来操,曾任松州长史。

来俊臣从少年时起就是个诡谲奸诈、反复无常、凶险邪恶、残忍荒唐而且举世无双的家伙。在武则天朝,由于他罗织罪名,诬告陷害各亲王大臣,被授予朝散大夫。

并授予他侍御史之职。在审理皇帝交办的案子时,凡有不合他心意的,便对犯罪人实行株连,长幼都要坐连其族,一杀就是千余家。

满朝文武大臣只是长叹,没有敢说话的。人们更慑于当时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

他与自己的亲信侍御史王弘义、侯恩止一起,专诬告那些士大夫们,不论是春季夏季,杀人不断。当时在丽景门内设置了监狱,丽景门也叫做新开门,只要进入新开门,一百人里也难活下来一个人。

王弘义则把丽景门戏称为例竟门,意思是说凡是进入此门的人,小命都得完蛋。来俊臣还与他的党羽朱南山等十几个人,编制一篇《告密罗织经》,共有几千字,都是预先有系统地按内容分例成细目,还要布置怎样罗织犯罪人的事实和缘由,命令他的党羽照此去告发,有时也把密告信投于匦院而让皇帝知道,这种案子武则天多是委派来俊臣去审理。

来俊臣另外制造了一种刑具,叫做"突地吼",凡是上了这种突地吼枷的,都要在地上不住地转圈,很快便会晕倒。他又制造了十几个枷,称名为"见即承"。

还有"铁圈笼头",当审讯囚犯时,在圈中加上楔子。其余还有各种名号的刑具数十种,大致都是如此。

囚犯不分其原来的身份贵贱,一律是先把枷棒放在地上,再把他叫到跟前对他说:"这就是刑具!"见到刑具的人立即魂飞魄散,无不自己诬陷自己的。而武则天又以高官厚禄给予重赏,因此他们争比看谁更为残酷。

因而告密的人,在大街上纷然皆是,因而名流们在世短暂,出了名仅可经历几日而已。朝官们因为要去上朝,不定何时便会遭到袭击,一旦被抓走便可能落得全家族被杀的结果。

因此在与家人告别时便说:"不知道还能不能再相见?"天授年间,春官(礼部)尚书狄仁杰、天官(吏部)侍郎任令晖、文昌(尚书省)右丞卢献等五人,一起被他们诬告,来俊臣既然是以灭族而为功业的,他自然就想要引导人家接受自己犯了反叛的罪名。他都是先奏请皇帝下令,再拿着皇上的敕书一审问他们就会承认自己的罪行,因为这样还可以得到减免其他族人死罪的结果。

来俊臣便以此办法来威胁狄仁杰等,让他们承认犯有反叛罪,狄仁杰诚恳地说道:"大周朝革命,万事维新,唐室的旧臣,甘愿听从诛杀。反叛是事实。

"来俊臣才稍微从宽处置。"判官王德寿对狄杰仁说:"尚书的事就算过去,并且能得到减免死罪的判决。

我今天也是受人驱使,只是想求得少爬些台阶,想凭借尚书来牵连杨执柔可以吗?"狄仁杰道:"要我怎么办?"王德寿说:"尚书从前在礼部,而杨执柔在礼部任某司的员外,你来牵连他一下还是完全可以的。"狄仁杰道:"皇天后土(地神)啊,竟然让我狄仁杰干这种事!"随后一头撞在柱子上,鲜血覆盖了他的脸颊,王德寿十分恐惧而告辞。

狄仁杰既然已承认自己犯了反叛罪,主管部门只是等待行刑的日期了,因此对他不再严防。他从看守者那里借得笔砚,又扯了一块头巾在上面书写起来,述说了自己的冤枉和遭受的痛苦,然后藏在绵衣内。

他叫人告诉王德寿说:"现在天很热了,请通知家人来把我的绵衣取走。"王德寿已不再怀疑他了。

家人得到了绵衣中的书信,仁杰的儿子光远拿着信说事情肯定会发生变化。他得到了召见,武则天看过信后有些不知所以,便把来俊臣叫来问道:"你说仁杰等已承认犯了反判罪,那为什么今天他儿子又来诉冤呢?"来俊臣道:"这样的人哪肯服罪呢?臣让他坐卧息休得十分安稳,甚至连他们的头巾衣带也未去掉。

"武则天命令通事舍人周琳去视察,来俊臣叫狱卒把巾、带借给狄仁杰,并让他在西则随便行走站立,让周琳观看。周琳惧怕来俊臣,不敢向西看,只望着东面唯唯诺诺地答应而已。

来俊臣让周琳暂且留步,要让他给捎去一份文状。于是他命令判官假冒狄仁杰等写了一份谢死表,代替他进呈给皇帝。

凤阁(中书省)侍郎乐思诲的儿子,八九岁时,他的家遭灭族祸,现在司农寺暂为差役,皇帝对他家过去的事改变了看法而得到召见,他向武则天讲述了来俊臣如何苛刻狠毒,希望陛下把那些称反叛的假状子一一加以符合对照,结果不分大人小孩所有状子都是一个样,武则天心里不解其意,于是召见狄仁杰等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承认反叛呢?"狄仁杰等回答说:"假如不承认,早死在枷棒下了。"武则天又问:"为什么要写谢死表呢?"狄仁杰等答道:"没有写过。

"武则天拿出谢死表让他们看,才知道那是别人背着他们代写的,于是释放了这五家。来俊臣还诬告过大将军张虔勖、大将军给使范云仙,在洛阳州官署里,虔勖等不堪忍受痛苦,自诉对于国家有功,义正严辞,来俊臣竟命令卫士把他乱刀砍死。

范云仙也陈述自己一生服务于先朝,声言司法官对他惩治的冤枉和痛苦,来俊臣下令割去了他的舌头。士子和庶民见此都吓破了胆,没有敢说话的。

来俊臣屡犯贪赃罪,被贬到同州任参军,在那里他曾强夺一个参军同僚的妻子,并污辱了他的母亲,也没有敢说话的。不久又授。

写出下列名言的意思

1、旁观者清的上一句是当局者迷。

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俗语,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者看得清楚。出自后晋·刘昫的《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解释〗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

〖示例〗~,我们要记取这次失败的教训,争取下次实验成功。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解释〗当局者:下棋的人;旁观者:看棋的人。当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观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出处〗《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旁)观见审。”

4马临悬崖收缰晚

船至江心补漏迟。(这个是下句)

不要等到了悬崖边上再收住马缰绳,船到了江心再补漏洞就晚了。比喻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再采取补救的措施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