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四大史体”应该是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与断代。我国过去的史书主要分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种体裁。 此外,还有断代、国别等。
1、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2、编年体是一个整体对纪年的统一的体裁,是一种形象化的历史记录方式。其特点是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记载历史事件,即其中心为重大历史事件。
3、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纲的中国史书体裁。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够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可
四大文体指什么?
四大文体指四种文学体裁,包括了戏剧,小说,散文,诗歌。它们在文学创作中最为常见。
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短小优美,生动有趣。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
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 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灌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中国戏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粹。由于中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各地的文化不同,除了京剧以外,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昆曲、评剧、粤剧、湘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分别从起源、特色、艺术、发展现状等多个方面对中国戏剧进行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有利于中国戏剧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扩展资料
四大文学体裁
①诗歌
传统的诗是有韵律的文学作品。它通过想象与抒情来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学形式。中国是世界上诗歌最发达的国度之一。
②散文
这是一种没有严格的韵律和篇幅限制的文学形式,与韵文相对。中国的散文从先秦诸子散文发展而来,代有散文名家名作。
其中历史散文和赋体以及奏议文告等应用文体,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自古是世界上散文最发达的国度。
③戏剧
这是另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主要通过不同角色之间的对话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戏剧可以用于舞台的表演,也可以阅读。
④小说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小说,是从先秦散文中的寓言滥觞,经过汉末六朝的笔记,到唐传奇宋话本拟话本而成熟,再传至明清以四大奇书(后《金瓶梅》被《红楼梦》取代,成“四大名著”)为代表的长篇小说和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小说。
参考资料:
历史散文四大体式 是什么
《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共收录3462种图书,共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规模是《永乐大典》的35倍
史书的体例是什么?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按照他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全书30卷,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如写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肴阝之战、晋楚必阝之战,均是情节紧张而极富戏剧性,成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战国策》亦称《国策》,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为33篇。主要记叙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间有传记、故事、论辩、书信,反映了当时各国间尖锐而复杂的政治斗争,是先秦继《春秋》《左传》之后又一部著名历史散文。在艺术创作上,较之《左传》又有发展,常在复杂的政治事件中生动描绘人物言行,刻画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出不少情节曲折的故事。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入秦》《触詟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此书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国语》共21卷,据说为左丘明所作。这部书有重点地记叙了各国历史中若干事件。文字朴实平易,特点在长于记言,同时也善于描写人物神态。
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中,《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多用韵,它们都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组织结构严密的论说文形式发展。二期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它们的文辞比前一个时期繁富,说理也畅达。三期是战国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逻辑谨严,分析深入、文辞绚丽,达到了很高成就。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行为见长,使人读了如见其人的音容笑貌。《论语》《孟子》中这类文字较多,《墨子》里的《公输》也属这类。如《论语》里写孔子门徒子路,写出了他的直率、鲁莽、刚烈的性格;写颜渊写出了他沉默好学和安贫乐道。《论语》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二是多采用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阐明理论。《庄子》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庄子》中有所谓“寓言”“重言”“卮言”。庄周认为世人都“沉浊”,不可以“庄语”,故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的“寓言”“重言”来表达他的思想。寓言包括一些神话式的幻想故事和通常说的寓言;重言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卮言是抽象的理论。《庄子》艺术上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如《逍遥游》开头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它一开头就说天地的广大,写鲲鹏的任意变化遨游。写出了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在艺术上,后世许多诗人和散文家都爱学习《庄子》的风格和技巧。它那些想象丰富的寓言和重言给后世文学家无穷启发。三是重在抽象分析。同时也富有文采,如《荀子》《韩非子》。《荀子》中的《劝学》《天论》《性恶》善以说理见长,议论风生,沉着浑厚;《韩非子》中的《五蠹》《孤愤》《说难》均风格峻峭犀利,论理精细周密。它们都给后世散文以重要影响。
体例指著作的编写格式,史书的体例当然就是指历史书的编写格式。总的来说,史书的编写体例有六种,即编年体,纪传体,纪事体,国别体,通史和断代史。
一、编年体
顾名思义,编年体是以年代为线索编写历史。时间为经,史事为纬,比如《春秋》,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由鲁国史官编写,后经孔子整理修订,以后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又如《左传》,春秋三传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编年体的写法让我们对历史的发展可以有纵向的认识,同时,又可以有横向的了解,是最好的体例。
二、纪传体
纪传体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写法。这种体例以司马迁的《史记》为先河。《史记》里面有七十列传,是最为典型的代表。这种写法突出了历史人物的活动情况,对于我们了解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具体参与情况可以集中了解,但由于很多历史事件是有很多人物参与其中的,又造成了要想了解历史事件,就要对很多人物传记进行综合归纳的问题。
三、纪事体
纪事体是以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为主线,将有关材料集中在一起来编写历史的一种写法。这种体例的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这种写法有利于全面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相比于编年体和纪传体来说,有很多优点。
四、国别体
国别体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一种体例。《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晋代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也是国别体的一个典范。国别体的写法有利于了解某一国的历史发展情况,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历程更容易把握。
五、通史
通史是把历史事件按照先后发生的顺序进行叙述的一种写法,感觉与编年体相类似,但其实,它是与断代史相对应的。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通史,这主要意思是说这部史书把自古及今的历史全部写出来了,其后,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编年体的一个例子。至于现在,很多历史书都是以这种形式来写的。
断代史
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录了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4年,共229年历史。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其他都是断代史。
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