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措,亦作“ 举厝 ”。有三种意思:

1、举动,行为。如《汉书·匡衡传》:“举错动作,物遵其仪。”

2、措置,措施。如《荀子·天论》:“政令不明,举错不时。”

3、任用与废黜。如《周书·萧詧传论》:“赏罚得衷,举厝有方。”

举措的意思是什么 举措造句 近义词

举措的意思: [jǔcuò]

举动;措施:新~。~失当。

举措百科解释:

举措,亦作“举厝”。亦作“举错”。指言行举动;措施。见《三国志·蜀志·王平传》:“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

举措的详细解释: 举措 [jǔ cuò]

亦作“举厝 ”。亦作“举错 ”。举动,行为。

《管子·五辅》:“故民必知权,然后举错得;举错得,则民和辑。”《汉书·匡衡传》:“举错动作,物遵其仪。”《东观汉记·梁商传》:“举措动作,直推雅性。”

措置,措施。

《荀子·天论》:“政令不明,举错不时。”《汉书·何武传》:“君举错烦苛,不合众心。”《后汉书·霍谞传》:“言行动天地,举厝移阴阳。” 晋 左思 《魏都赋》:“谘其考室,议其举厝。”

任用与废黜。

《周书·萧詧传论》:“赏罚得衷,举厝有方。”

举措的近义词: 行动,方法,举动,动作,办法,步骤,设施,措施举措造句:

1、由于他在外事活动中举措失当,因此被调离外事部门。

2、公众对这一新举措的反应看上去迥然不同。

3、由于在办理外交时举措失当,他被调离了外事部门。

4、只是觉得人的内心苦楚无法言说,人的很多举措无可奈何,百年一参透,百年一孤寂。

5、走出去,只不过是一次冲动的举措,为了更多的雪花,为了更多意境,为了更多的幻想。有时真的觉得雪是一个心灵的出口,在极度寒冷之后,离家出走的东西。最后坠落于人世,变化成眼前这些独特的景象,那一片片晶莹透彻的雪花,就是离家后溅落的无数心语。我捡起几枚,一时间竟妄图珍存,咀嚼与回味。

6、要开创新局面,绝不能因循守旧,蹈常袭故。而要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

7、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市教育局决定我校今年面向全市新招收的两个班级的高一保送生,这项工作目前已有条不紊地展开。这项举措对于提高我校综合竞争力,早日跻身于省一级中学,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工作举措是什么意思?

工作举措,是指对某项工作的具体落实方法,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做出最佳安排,并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导性粗线条的筹划,是应用写作的计划性文体之一

现代领导科学中,为达到某一特定效果,要求决策助理人员高瞻远瞩,深思熟虑,进行周密思考,从不同角度设计出多种工作方案,供领导参考的过程叫做工作举措。

工作措施的制定

一、确立目标。

例如,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量化目标和服务质量的目标。

二、指导原则。

例如,以顾客关注为中心,迎合和创造市场需求等。

三、主要任务。

比如,营销上拓展业务,生产上降低成本,设计上要创新,工作方法要改进等。

举措是什么意思

题库内容:

举措的解释

[act]

举动;行为 向见其子容服甚光,举措有适。—— 《后汉书·王霸妻传》 举措失当 详细解释 亦作“ 举厝 ”。亦作“ 举错 ”。1.举动,行为。 《管子·五辅》 :“故民必知权, 然后 举错得;举错得, * 和辑。” 《汉书·匡衡传》 :“举错动作,物遵其仪。” 《东观汉记·梁商传》 :“举措动作,直推雅性。” (2).措置, 措施 。 《荀子·天论》 :“政令不明,举错不时。” 《汉书·何武传》 :“君举错烦苛,不合众心。” 《后汉书·霍谞传》 :“言行动天地,举厝移阴阳。” 晋 左思 《魏都赋》 :“谘其考室,议其举厝。” (3).任用与废黜。 《周书·萧詧传论》 :“赏罚得衷,举厝 有方 。”

词语分解

举的解释举 (举) ǔ 向上抬,向上托: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 动作行为:举止。轻而易举。 发起,兴办:举义。举办。创举。 提出:举要。举例。 推选,推荐:推举。荐举。 全:举国。举世。举家。 古代指科 措的解释措 ò 安放, 安排 :措手。措辞。措置。措身。 筹划 办理:措施。措办。筹措。举措失当。 弃置:刑措。部首 :扌。

举措是什么意思?

亦作“ 举厝 ”,亦作“ 举错 ”。指言行举动;措施。

举措详解:

拼音:jǔ cuò

出处:《周书·萧詧传论》:“赏罚得衷,举厝有方。”

朝代:唐朝

作者:令狐德棻等

译文:举措有方得法

扩展资料:

举措近义词:措施

措施详解:

拼音:cuò shī

释义:针对情况采取的处理办法。

出处:《火花》二二:“他必须采取断然措施。”

朝代:近代

作者:叶君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