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数 ,建筑设计中,为了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不同形式和不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和互换性,统一选定的协调建筑尺度的增值单位。

建筑模数是指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也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建筑组合件等各部门进行尺度协调的基础,其目的是使构配件安装吻合,并有互换性。我国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必须遵循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关于建筑模数概念以及应用

你不是建筑专业的吧?
其实我的理解就是,国家规定统一的最小建筑相关产品(包括建材和建筑设计,建筑施工等等)的最小单位,以便于工业化生产和施工。
有人会问为什么3M(这里指3模=300mm)是常用模数,其实这是源于当初我国多用砖来最为最基本的建筑材料,而标准红砖的尺寸是240*115*53,横向和竖向再加上粉刷层等后均比较容易形成300的单位,所以才渐渐衍生成最常用的模数。(我当初的老师说的)

标准解答:
建筑模数(construction module) ,建筑设计中,统一选定的协调建筑尺度的增值单位。 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有关设备尺寸相互间协调的基础。目前,世界各国均采用100mm为基本模数,用M表示,即1M=100mm。同时还采用: 1/2 M(50mm)、1/5M(20mm)、1/10 M(10mm)等分模数; 3M(300mm)、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等扩大模数。 使用3M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统一模数制》中为了既能满足适用要求,又能减少构配件规格类型而规定的。

设定模数的作用:
1\能对建筑各部位尺寸进行分割,并确定各部件的尺寸和边界条件,使部件规格化又不限制设计自由;
2 优选某种类型的标准化方式,达到使用数量不多的标准化部件,建造不同类型的住宅建筑;
3 能使建筑部件标准尺寸的数量达到优先化;
4 促进部件的互换性,使部件的互换与其材料经、外形或生产方式无关;
5 采用合理化的力法定位、吊装和组装部件面,以简化施工现场作业;
6 协调住宅设备及部件与相应功能空间之间的尺寸
标准答案对于外行不知道看得懂不,建议你还是直接网络搜索,多看看不同人的解释就会得到自己的综合概念。

建筑模数的使用

建筑物及其构配件(或组合件)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并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称为建筑模数单位。在建筑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当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均以此为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整数值称为扩大模数。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称为分模数。模数是一种度量单位,这个度量单位的数值扩展成一个系列就构成了模数系列。模数系列可由基本模数M的倍数得出。模数系列在建筑工业化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借助于它才可能分割某些部件或半成品不剩零头,并把它们的尺寸准确地送进机器中去。模数可以作为建筑设计依据的度量,它决定每个建筑构件的精确尺寸,它决定体系中和建筑物本身内建筑构件的位置。模数在建筑设计上表现是模数化网格。网格的尺寸单位是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在建筑设计中,每个建筑构件都应与网格线建立一定的关系,一般常以建筑构件的中心线、偏中线或边线位于网格线上。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建筑构件如承重墙、柱、梁、门窗洞口都应符合模数化的要求,严格遵守模数协调规则,以利于建筑构配件的工业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

各类建筑模数的适用范围

模数协调主要适用于建筑工业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对于就地取材、土法施工的小批量工程,还应以因地制宜原则为主,不受模数协调的制约。对于只用预制水平构件而墙身砌砖的砖混结构批量建筑,水平和竖向尺寸、门窗洞口尺寸应遵守模数协调规则,墙身和楼板的厚度为基本尺寸,不受扩大模数数列的限制。对于以预制构件为主的全装配建筑,则建筑平面、剖面和主要构件尺寸在X、
Y、Z三个轴向尺寸都应严格遵守模数协调规则。

建筑模数有哪几种?分别举例说明?麻烦大家咯

门窗宽度的模数,1000以上一般以300的倍数,1000以内的一般以100的倍数。
砖基础大放脚的模数,一般 以半块砖的整数倍;
墙厚的模数,一般以120为倍数,另加灰缝;
窗间墙一般以125为倍数,但尾数是5的,一般不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