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词。酒肴;饮食。《史记·项羽本纪》:“为太牢具。”
2、动词。供应、备办酒食。《殽之战》:“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3、动词。置办;准备。《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活板》:“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4、动词。具有;具备。《核舟记》:“罔不因势像形,各具情态。”
5、名词。器具;器械。《伤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赤壁之战》:“船、粮、战具俱办。”
6、名词。才能;才干。《晋
“具”在文言文中是否有“都”的意思?
“具”在文言文中有“都”的意思。
具
拼音:jù
注音:ㄐㄩˋ
部首:八
部首笔画:2
总笔画:8
康熙字典笔画( 具:8; )
释义:
1器物:器~。
2备有:~备。~有。别~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
3备,办:~呈。~结。~名。~领。敬~菲酌。
4古同“俱”,都,完全。
5量词,用于某些器物和棺材、尸体:座钟一~。一~男尸。
组词:道具 模具 玩具 面具 工具 家具 出具 用具 夹具 皮具餐具 器具 具体 炊具
日近日远文言文翻译具以东渡意告之的具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具的意思有6种解释,具体如下:
1用具。
2具有。
3备;办:~结。谨~薄礼。
4才能;才干。
5写出;陈述。
6量词。
具拼音:jù,注音:ㄐㄨˋ,部首:八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8画,五笔:HWU
仓颉:BMMC,郑码:LCO,四角:77801,结构:上下,电码:0367,区位:3063
统一码:5177,笔顺:丨フ一一一一ノ丶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玩具[wán jù]
专供玩儿的东西:儿童~。电动~。益智~。
2工具[gōng jù]
进行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如锯、刨、犁、锄。
3家具[jiā jù]
家庭用具,主要指床、柜、桌、椅等。
4具文[jù wén]
空文,指空有形式而无实际意义。《汉书·宣帝纪》:“上计簿,具文而已。”
5出具[chū jù]
开出;写出(证明、证件等):~介绍信。~健康证明。
文言文翻译《濂具以实对》的具的意思
原文)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译)晋明帝(司马绍)才几岁的时候,坐在晋元帝(司马睿)的膝上。有人从长安来,晋元帝问洛阳的消息,不禁潸然泪下。晋明帝问父亲为什么哭泣,晋元帝把王室被迫东渡的事情告诉了他,晋元帝问晋明帝:“你觉得长安远还是太阳远?”晋明帝回答:“太阳远。没有听说人从太阳那里来,这是显然可以知道。”晋元帝对他的回答很惊诧。第二天,晋元帝召集群臣们宴会,晋把明帝的回答告诉了大家,并再次询问。这次晋明帝答道:“太阳近。”晋元帝脸色大变,说道:“你怎么和昨天的答复不同了呢?”晋明帝答道:“我
抬起眼睛就可以看到的是太阳,不能看到长安。
“具”是“全部,详细的”的意思。
原文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注释
1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2 朕 (zhèn):皇帝自称。
3 尝:曾经
4密:秘密,这里作动词
5具:详细的
6惟:只
7方:正
8恶:同“勿”。
9诚:果真
10宋濂:字景濂,明初文学家
11馔:饭菜
12间召问: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
13臧否(zāng pǐ ):善恶
14茹太素:人名,时任主事之职。
15或:有的人
16因:于是
17既而:不久
18足:值得
19悉:全,都
20对:回答
译文
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东西?宋濂全部拿事实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欺骗我。”皇帝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
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采纳的内容。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宋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