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基质
食用菌和普通作物不一样,栽培它的基质不是土壤,而是培养料,例如秸秆、木屑、禽畜粪便等等。一般来说,食用菌的养殖程序是一样的,从培养料的配制开始,接着灭菌发酵、接种发菌、出菇、收获。
2、代料栽培
代料栽培分为生料、熟料和发酵料三种。生料是按照配方将培养料加水拌匀后直接栽培。熟料是生料操作之后经过灭菌消毒、装袋后再使用栽培。发酵料在灭菌消毒后,还得经过腐熟培养再使用的料。
3、养护环境
食用菌的栽培环境,应当保持在24~27℃的温度最为适宜,低于5℃,食用菌的生长速率就比较慢。干燥的环境下,菌丝体的定植不良,整体发育也会受限,因此要多多浇水喷水保湿,保持适度在40%~50%之间。
4、成熟收获
大部分的食用菌菇在成熟之后,需要根据养料和培养基质的干湿程度、出菇的密度和子实体的不同生长发育期灵活喷水保湿。覆土后15天出现菇蕾,到20天的时候就可以采收菌菇了。及时采收,也许能在15~20天后再成熟一波。
怎样种植可以食用的蘑菇?
如何种植蘑菇
一、培养料配方。⑴稻草、菜饼、尿素、菇乐素、过磷酸钙、石灰培养料采用二次发酵法,在室外堆制15天左右,其间翻堆3—4次,然后进菇房或菇棚,加温至65℃左右保持6—8小时,后降温至52℃保持3天,进行后发酵。
二、播种及发菌期管理。采用二次撒播法。即先把菌种量的2/3撒于料面,然后将菌种翻入料内,再把余下的1/3菌种撒在料层表面,用木板轻轻拍平。播种量为每平方米用麦粒种2瓶或棉壳种3瓶。播种后以紧窗发菌为主,温度高时适当通风。
三、覆土。当菌丝基本长到料层底部时进行覆土,覆土材料用细泥、砻糠灰或河泥、砻糠灰,龙糠灰与泥土的比例为20:1,用前喷甲醛消毒,水分掌握在捏得拢、撒得开,pH值为8左右。覆土厚度3—4厘米,每平方米喷清水225公斤,紧窗,土层缝隙里有菌丝冒出时补土。
四、出菇管理。覆土后约15天,菌丝开始扭结成原基,这时进行通风、喷水,使床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同时菇房(菇棚)内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达到85%—90%。
五、病虫害控制。一潮菇结束后,用敌杀死4毫升加水25公斤喷打床面,同时加大通风量,使水分不淤积于菇体而造成色变、烂斑。
现在由于食用菌种植的经济效益较好,从事生产的农户越来越多。究竟怎样才能种植好食用菌,记者采访了有关农业专家。
食用菌是知识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是三分栽培七分管理,要用科学的态度来指导发展食用菌,没有成熟、过硬的技术,想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肯定不行。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食用菌的经济效益,降低市场风险,一是选择营养价值高、无霉烂的原料作为栽培食用菌的营养料。二是适时栽培。如果夏季栽培秋冬季品种肯定不行,冬季栽培夏季品种同样不行,迟栽也不行。三是选择优质、高产的菌种。俗话说“好种出好苗”,没有好的菌种就达不到好的产量。四是提高产品质量。做到适时采摘。食用菌生长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后期大量的孢子已经分生、老化,重量和品质都会下降。据了解,市场上最常见的平菇,大部分采收都在后期,同时有些从事食用菌销售的商贩还加些水,但消费者对此不清楚,买回去后烹饪,出现大量的水,一点鲜味也没有,逐渐地消费者对这种产品就不再购买。还要注意增加室内通风和湿度,创造适合食用菌生长的环境。
发展一个产品要了解和掌握其市场信息,不能凭空想象。要了解市场上哪一种品种今年会走俏,哪一种品种适合在当地销售,投入有多大、产生的效益如何、技术能不能接受等。靠“自产自销”的思路来发展食用菌是不行的,可以考虑找一家有实力、技术过硬、信誉度好、可靠的单位与其联手或签约合同,生产出来的产品由单位来销售。必须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方式来发展食用菌,由公司提供技术、新品种和市场,通过基地来生产,跟销售方签订合同,带动农民一家一户生产,才能把食用菌生产风险降到最低
如何用牛粪种植蘑菇,及如何发酵,及如何选种子?
答:双孢蘑菇牛粪、锯末堆料发酵制种
传统的双孢菇制种技术成本高,成功率偏低,菌丝不易长到瓶底,水分不易控制,菌种易老化2000年夏季,我们采用了牛粪、锯末堆料发酵技术进行双孢菇制种,制母种的成功率达99.9%,制原种的成功率达98.1%.制栽培种的成功率93.2%。
制种方法如下: 牛粪、锯末的发酵 选未变质的锯末,过筛后在阳光下暴晒2~3天。晒时要摊匀、晒透。然后贮存备用。将牛粪晒干、打碎后备用。另外,备足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生石灰、轻质碳酸钙等辅料。将牛粪、锯末,按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同时,加入牛粪和锯末总重量0.3%的碳酸氢铵、2%的磷酸二氢钾、约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据其质量而定,要求混合均匀后,pH值为7.5~8)、2%的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加水,使水分含量达68%~70%。然后建高1米、宽1.2米,长度不限的料堆。建好堆后插入温度计。当温度上升到75℃左右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时间约为10 天)。每次翻堆前,给料堆表面喷少量的石灰水,在发酵过程中,若发现料堆的中下部有变黑的趋势,可用木棍适当打孔通气。一般翻堆4~5次,时间间隔为10、9、8、7天。若时间来不及,可翻堆3次。发酵完后晒干备用, 发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处理办法:
(1)料堆不升温或升温缓慢。锯末发酵不如秸秆升温快,若发现升温较慢,可适当加入碳酸氢铵,调节碳氮比,促其升温。若温度能升到60℃以上,则不必调节。
(2)料堆中下部变成黑褐色,有异味。这种现象是由缺氧引起的,原因是料堆堆得过大或过实,应抓紧翻堆,翻堆后打孔通气。 配制培养基 将麦粒煮透后,加入麦粒体积1/4左右的锯末发酵料,然后加人生石灰,将pH值调至7.5~8。按干麦粒的重量,加人1%~2%的轻质碳酸钙,拌匀后装瓶。锯末料必须细碎,不能有大块,防止因块内干心而导致灭菌不彻底装瓶时要将料充分混合。装瓶时瓶子要放正,不能过度倾斜。否则,装瓶后麦粒偏向一侧,锯末偏向一侧,装料后接入菌种。
食用菌平菇栽培技术 食用菌平菇栽培方法
①选址做畦。栽培畦,一般选择背风避阳的地方做畦,畦深80~100厘米,长宽依地势而定,如果过宽,畦内可设过道,过道间距离,按便于采摘,伸手可及为标准。通常农村个人或者合作社采取这种模式,也是我国精准扶贫的主要帮扶对象。工厂化投资大,产量高,品质可控,通常为企业行为,通过资本化获得支持。
所谓生料栽培,就是将培养料加水搅拌均匀后不再灭菌或发酵而直接接种,然后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目前可以生料栽培的种类只有平菇、草菇和大球盖菇,其他种类都不能生料栽培。食用菌种植同蔬菜种植有本质的不同,蔬菜种植有高端的育种中心为我们提供优质的种子和种苗,我们无需再去扩大繁殖(也不可能再去扩大繁殖),菜农只需将蔬菜种植技术掌握好就行了。
。常用培养基有植物秸杆、牲畜粪便、树干等。栽培的主要内容是培养优良菌种,配制和准备适宜的培养基,在适宜季节和场所人工接种,调节适宜的环境条件,防治病虫害和杂菌食用菌栽培有生料和发酵过的料组成,生料经过粉碎后达到一定成度就可以用,而发酵过的料要经过多次翻堆才能使用,再种植不同的食用菌品种,就长出不同品种商品食用菌。
食用菌对生长条件的要求, 除特别干旱地区以外, 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可以生长繁殖。食用菌生长繁殖温度要求在5~30℃之间, 不同的菌种生长季节稍有不同, 但是菌种在最佳生长时期进行栽培, 通过微生物自然发酵升温,使原料内产生大量高温菌群。这些菌群初步分解了营养,更主要的是他们的营养体及菌素可以抑制其他对食用菌有危害的杂菌,通过翻堆将原料各部分都生成这些高温菌群。
菌草怎样栽培食用菌
1、种植基地,平菇是一种比较喜欢湿润和温度的食用菌,所以在选择菇场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就是场地的保温保湿性,然后就是菇场的通风性要良好,确保菇场内的空气能够流通,只有保证了这一点,才能减少菇场内的细菌减少,细菌的存在会影响到平菇的生长和发育,选择好菇场后,就是在种植平菇之前要对菇场进行全面的消毒和杀菌工作,这样也是可以减少菌类对平菇的危害。
2、配料,在配料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要做到配料的干净和无污染,同时平菇的配料一定要进行搅拌,而且要搅拌均匀,还要等到配料进行充分的发酵后才能进行下一项工作。下一步就是对配料进行装袋了,装袋的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能过满,需要先装一层底料,然后再装一层种子这样的方式进行装袋,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装袋完成后要进行高温或者高压进行消毒杀菌,保证配料的无菌性。
3、种植温度,温度也是影响平菇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育菇房中的温度过高或者是过低都会导致平菇的出菌速度缓慢,还要可能会导致菌丝死亡和出菇失败的现象,而最适合平菇生长的温度就是在二十到三十度之间,一般育菇房前期的温度最好保持在二十八度左右,后期的温度可以慢慢的降低,控制在二十四度到二十五度左右即可,这样能促进平菇出菇的速度。
4、种植湿度,湿度同样是影响平菇出菇的一个重要因素,平菇是一种比较喜欢湿润的菌类,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的更快更好,一般情况下要想平菇能够正常的出菇,湿度最好能控制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左右,等到出菇的时候我们需要加大育菇房的湿度,这个时候需要把湿度增加到百分之七十五,其中空气中的湿度要大于百分之八十。
5、防治病害,平菇的生长其实没有什么病害,但是当对出菇房中温度和湿度以及配料等方面的监管不到位的话就会产生其他的菌类,在食用菌种植中被称之为杂菌,那么我们就需要将这些杂菌清除,虽然其中有些杂菌不影响平菇的生长,但也有个别的杂菌是平菇的天敌,所以为了保证平菇的生长不出现意外,首先我们需要将强管理,其次就是进行科学的除菌管理。
如何种植蘑菇
处理菌草:将菌草切碎后在太阳下晾晒并铺在土壤上。 种植方法:25%的食用菌菌种撒在培养料表面,75%的菌种撒在内部。 搭建拱棚:用塑料薄膜和铁杆建造小型拱棚。 后期养护:菌丝长到1厘米时喷洒水分。
菌草如何栽培食用菌1、处理菌草
栽培食用菌,要提前准备好没有霉变、长势旺盛的菌草,然后将菌草切碎放在太阳下晾晒,晾干后就铺在向阳的土壤上,在铺设之前要在喷洒生石灰在土壤的表面,有效消灭细菌。
2、种植方法
食用菌播种时要注意温度,通常在月平均温度为10-15℃时进行播种,然后把25%的食用菌菌种撒播在培养料的表面,75%的菌种撒在培养料的内部,最后用木棍混匀。
3、搭建拱棚
食用菌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为其创建一个小型拱棚,可以用塑料薄膜和铁杆建造,搭建完成后,要揭开塑料薄膜,使空气得到流通,换气时间为每次30分钟。
4、后期养护
食用菌在养殖时,当其菌丝生长到1厘米时要喷洒适量的水分,使土壤保持在湿润的状态,能加快结菇的速度,浇水时间一般是在早上或晚上,等到食用菌的菇蕾长成黄豆大小时要浇灌第2次水分。
想在家里房间种植食用菌,该如何操作
如何种植蘑菇
一、培养料配方。⑴稻草、菜饼、尿素、菇乐素、过磷酸钙、石灰培养料采用二次发酵法,在室外堆制15天左右,其间翻堆3—4次,然后进菇房或菇棚,加温至65℃左右保持6—8小时,后降温至52℃保持3天,进行后发酵。
二、播种及发菌期管理。采用二次撒播法。即先把菌种量的2/3撒于料面,然后将菌种翻入料内,再把余下的1/3菌种撒在料层表面,用木板轻轻拍平。播种量为每平方米用麦粒种2瓶或棉壳种3瓶。播种后以紧窗发菌为主,温度高时适当通风。
三、覆土。当菌丝基本长到料层底部时进行覆土,覆土材料用细泥、砻糠灰或河泥、砻糠灰,龙糠灰与泥土的比例为20:1,用前喷甲醛消毒,水分掌握在捏得拢、撒得开,pH值为8左右。覆土厚度3—4厘米,每平方米喷清水225公斤,紧窗,土层缝隙里有菌丝冒出时补土。
四、出菇管理。覆土后约15天,菌丝开始扭结成原基,这时进行通风、喷水,使床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同时菇房(菇棚)内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达到85%—90%。
五、病虫害控制。一潮菇结束后,用敌杀死4毫升加水25公斤喷打床面,同时加大通风量,使水分不淤积于菇体而造成色变、烂斑。
现在由于食用菌种植的经济效益较好,从事生产的农户越来越多。究竟怎样才能种植好食用菌,记者采访了有关农业专家。
食用菌是知识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是三分栽培七分管理,要用科学的态度来指导发展食用菌,没有成熟、过硬的技术,想达到理想的经济效益肯定不行。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食用菌的经济效益,降低市场风险,一是选择营养价值高、无霉烂的原料作为栽培食用菌的营养料。二是适时栽培。如果夏季栽培秋冬季品种肯定不行,冬季栽培夏季品种同样不行,迟栽也不行。三是选择优质、高产的菌种。俗话说“好种出好苗”,没有好的菌种就达不到好的产量。四是提高产品质量。做到适时采摘。食用菌生长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后期大量的孢子已经分生、老化,重量和品质都会下降。据了解,市场上最常见的平菇,大部分采收都在后期,同时有些从事食用菌销售的商贩还加些水,但消费者对此不清楚,买回去后烹饪,出现大量的水,一点鲜味也没有,逐渐地消费者对这种产品就不再购买。还要注意增加室内通风和湿度,创造适合食用菌生长的环境。
发展一个产品要了解和掌握其市场信息,不能凭空想象。要了解市场上哪一种品种今年会走俏,哪一种品种适合在当地销售,投入有多大、产生的效益如何、技术能不能接受等。靠“自产自销”的思路来发展食用菌是不行的,可以考虑找一家有实力、技术过硬、信誉度好、可靠的单位与其联手或签约合同,生产出来的产品由单位来销售。必须采取公司加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方式来发展食用菌,由公司提供技术、新品种和市场,通过基地来生产,跟销售方签订合同,带动农民一家一户生产,才能把食用菌生产风险降到最低
如何用牛粪种植蘑菇,及如何发酵,及如何选种子?
答:双孢蘑菇牛粪、锯末堆料发酵制种
传统的双孢菇制种技术成本高,成功率偏低,菌丝不易长到瓶底,水分不易控制,菌种易老化2000年夏季,我们采用了牛粪、锯末堆料发酵技术进行双孢菇制种,制母种的成功率达99.9%,制原种的成功率达98.1%.制栽培种的成功率93.2%。
制种方法如下: 牛粪、锯末的发酵 选未变质的锯末,过筛后在阳光下暴晒2~3天。晒时要摊匀、晒透。然后贮存备用。将牛粪晒干、打碎后备用。另外,备足碳酸氢铵、磷酸二氢钾、生石灰、轻质碳酸钙等辅料。将牛粪、锯末,按体积比1:1的比例混合。同时,加入牛粪和锯末总重量0.3%的碳酸氢铵、2%的磷酸二氢钾、约2%的生石灰(生石灰的加入量,根据其质量而定,要求混合均匀后,pH值为7.5~8)、2%的轻质碳酸钙。混合均匀后加水,使水分含量达68%~70%。然后建高1米、宽1.2米,长度不限的料堆。建好堆后插入温度计。当温度上升到75℃左右时进行第一次翻堆(时间约为10 天)。每次翻堆前,给料堆表面喷少量的石灰水,在发酵过程中,若发现料堆的中下部有变黑的趋势,可用木棍适当打孔通气。一般翻堆4~5次,时间间隔为10、9、8、7天。若时间来不及,可翻堆3次。发酵完后晒干备用, 发酵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处理办法:
(1)料堆不升温或升温缓慢。锯末发酵不如秸秆升温快,若发现升温较慢,可适当加入碳酸氢铵,调节碳氮比,促其升温。若温度能升到60℃以上,则不必调节。
(2)料堆中下部变成黑褐色,有异味。这种现象是由缺氧引起的,原因是料堆堆得过大或过实,应抓紧翻堆,翻堆后打孔通气。 配制培养基 将麦粒煮透后,加入麦粒体积1/4左右的锯末发酵料,然后加人生石灰,将pH值调至7.5~8。按干麦粒的重量,加人1%~2%的轻质碳酸钙,拌匀后装瓶。锯末料必须细碎,不能有大块,防止因块内干心而导致灭菌不彻底装瓶时要将料充分混合。装瓶时瓶子要放正,不能过度倾斜。否则,装瓶后麦粒偏向一侧,锯末偏向一侧,装料后接入菌种。
种植食用菌
1、菇房要求:菇房要求大小以1000—2000平方尺栽培面积为宜,菇房要求密缝,尤其屋顶不要漏气,瓦房、草房都可以。
2、培养料配比(以1000平方尺面积计算)
(1)、干牛粪6000斤(或牛粪和猪粪各50%)。
(2)、干大麦草2000斤,干稻草1000斤。
(3)、尿素15斤,硫酸铵50斤,石灰氮40斤。
(4)、菜籽饼200斤,鸡粪200斤。
(5)、过磷酸钙50斤。
(6)、石膏150斤,石灰1000斤。
(7)、氨水100斤(拌饼肥用)。
堆料最好采取猪牛粪混堆、干湿粪混堆和稻麦草混堆。
3、培养料室外堆制发酵(前发酵):
培养料经过堆制发酵后,必须做到:一是物质要转化好,二是料内臭要消除,三是培养料草要较长、疏松、弹性好,四是杀死杂菌虫害,五是高温发酵不要低温腐熟。
(1)、堆料时间的选择:一般正式建堆时间选择在8月台18—20日。
(2)、大麦草预湿:培养料在正式建堆前应预先把大麦草堆制起来,每天浇水连续预湿三天,把麦草逐渐吃足水份。
(3)、正式建堆:把稻草和预湿过的大麦草与粪肥一起堆制。堆料场地应选择高燥不易积水的地方,堆制前应将场地打扫干净,用农药除虫一次。将猪牛粪在堆料前一天下午用猪尿或人尿拌湿过夜。堆料开始时,先在地上铺上一层稻草,厚约4—5寸,宽度7尺,长度不限,然后在草上撒上一层粪,这样一层草一层粪,直至堆完为止。一般以10—12层高45尺为宜。稻草堆在底部两层和表面两面层。预湿过的大麦草堆在中间6层。在中间6层中除掉每层撒上粪肥外,菜籽饼、鸡粪、尿素、石灰氮也要逐层加入。菜籽饼应在堆料前10天用氨水预先发酵、消毒。料堆应堆得前后平直,上下平直,堆顶稍成瓦背形。从第三层开始每层都要浇水,最好浇猪尿或人尿水,水要浇在草上,不要浇在粪上,以免粪肥流失,并且下面少浇,上面多浇,以水从料堆四周流出为度。建堆后第5天进行第一次反堆,并加入硫酸铵,石膏;第9天进行第二次反堆,并加入石灰;第12天进行第三次反堆,加入过磷酸钙。再过2—3天,当料温达到最高时,趁热进房。每次反堆应将粪草抖松反匀,堆平直。
4、培养料室内后发酵:后发酵技术的几个关键问题;
(1)、后发酵开始加温时培养料温度,最好保持在45℃左右,料温过低带来升温的困难。
(2)、培养料进房时的含水量掌握在68%,后发酵结束后的培养料的含水量掌握在65%,比常规发酵的含水量略偏高。培养料的成熟略偏生,这样发菌顺利,后力足。
(3)、加温时,10小时内一定要把室温和料温都升到60℃左右,并保持60℃温度3—5小时,如果达不到这个温度,则起不到能巴斯德消毒的作用,也就是起不到杀虫灭菌的效果。然后将料温降到52℃左右,并保持该温度3—5天,室温保持45—48℃,保温时间长短,视三个指标出现的情况和培养料的成熟度而定。
(4)、培养料水份的调节在料温降到点52℃时进行为好。这时室温只有30来度,人吃得消。
(5)、若用炭炉加煤球炉加温,每1000平方面积最少要用20只炉子,宁多勿少。
5、栽培管理:
在蘑菇栽培中搞好培养料的室外堆制发酵和室内后发酵以后,主要是如何搞好种菌后到出菇前后的栽培管理工作。做好菇房保温、保湿、通风、换气、复土、调水等管理,发好菌,出好菇。发好菌以后,菇房管理主要是如何把温度、湿度和空气三者关系合理处理好,以满足蘑菇生长需要。一般来说,上述三者缺一不可,但应以温度作为主要条件来考虑,其余二个条件,必须根据温度的情况相应给予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种菌及种菌后的菇房管理;后发酵结束后,马上打开门窗,拔去拔风筒的堵塞物进行大通风一天,把菇房内的二氧化碳排尽,排除菇房热量,降低室温,然后进行菇床反格降低料温。如果料层水份偏干,应再用石灰清水调正。反格应进行两次,通过反格,一是散失料温,二是把粪草抖松反匀,拿去大的粪块和杂质,整平床面,为以后复好土创造条件。当气温稳定在28℃以下时,即可种菌。种菌方法:一般以穴播种70%,30%散播在料面。
(2)、复盖粗土、调节粗土水:
复粗土时间掌握在菌丝体发到料层底部后为好,这样菌丝体较老练。粗土水份要求先湿后干,底湿上干。
(3)、复盖细土、调节细土水、结菇水:
当菌丝体将要长到粗土平时,马上复盖细土,细土水份要求先干后湿。第一次要关窗复干细土,一间菇房一天复盖完,复得厚薄均匀以看不见粗土为度。细土复好后,通风一天,然后进行调节细土水6两左右,分两天调好,第一天调2%石灰清水3两,分6遍调,每遍05两;第二天调清水3两左右,调法同前面一样,调到细土捏得碎即可。当部分小白点菌蕾形成后,开始调结菇水3—4两,一天分4次调好,每次一两左右。
(4)、调出菇水:
当大部分子实体长到录豆大小时,就可开始调出菇水,共调水7两左右,分二天调好,第一天调4两,分4遍调,每遍1两,第二天调3两左右,分6遍调,每遍05两。这次用水用到粗土上半颗、细土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