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开讲啦》第20140524期。易中天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作品。2005年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2006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品三国》。2008年主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2013年宣布写作36卷本》《易中天中华史》,2013年12月5日,荣获第八节作家富豪榜最佳历史书。

1947年2月8日,易中天出生于湖南长沙。6岁随其父易庭源来到湖北武汉,并在武汉开始接受教育,在武汉度过小学、初中、高中时期,后来因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到新疆支青数年。1965年,高中毕业的易中天受苏联小说《勇敢》的影响,自愿报名支援新疆,从那时起,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五O团工作、生活了10年。

1978年,适逢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易中天经过3个月的备考,考取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师从于著名魏晋南北朝文学及唐宋诗词专家胡国瑞。2015年4月,易中天在十三五”期间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高峰论坛上声明已退休。

贾诩,在易中天品三国,是第几集出现的

在第八集《易中天品三国之鬼使神差》里出现的。

易中天在里面有提到:

所以这个人得意,不要忘形,得意的时候还是把尾巴夹起来好。曹操这个人是夹不住的,他一得意他就忘形,果然吃了亏了。那么策划这一次反叛的人叫做贾诩,贾诩是甘肃武威人,字文和,文章的文,和平的和,很好的字,可是这个人干的活儿可以称之为“乱武”,他是专门捣乱的。

解说:贾诩做了什么事情,会得到“乱武”的评价呢?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西北军阀董卓入京,废立皇帝,震动朝野,并且滥杀无辜,株连无数。

于是,司徒王允联合吕布在朝廷上刺杀了董卓,董卓旧部李傕、郭汜见主帅身亡,心灰意冷,准备解散队伍逃跑,在路上遇见贾诩。贾诩为他们出谋划策,结果却给国家带来了灾祸。

扩展资料:

2006年正月十五,《易中天品三国》正式开播,每周一期,一时间,“易中天”和“三国”成为当下人们议论的话题,易中天一时成为文化界的热点人物,有关易中天的报道频频见于报端,他所带动的文化热点被媒体称之为“易中天现象”,《新京报》开辟专栏谈论“易中天现象”。

《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学术超男”易中天,让易中天又增加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头衔,当然在这些热闹声中,也夹杂着一些批评的声音,甚至有些专家和学者对“易中天现象”提出了质疑。

2005年四月易中天初登《百家讲坛》,开讲《汉代风云人物》,他独特的讲史风格,迅速让观众记住了这个有着南方口音,说话诙谐幽默的易中天。2006年易中天开始品三国,他特立独行的话语表达和思维方式在《品三国》中,发挥到了极致,并且树立了妙语连珠、充满活力的说史风格。

曾一度被媒体誉为“生猛史学和麻辣史学”。但易中天自己却将风格定位为“萝卜史学”,在易中天看来,“萝卜史学”是草根食品,很有营养,也符合《百家讲坛》讲史学的特点,雅俗共赏,老少咸宜。

开讲了的青年代表脑残吗

我回答一下,在易中天做客《开讲啦》里面,易中天给他的去世的家境贫寒的同事(也是老师)写的对联(不是诗)是这样的:“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叹人间从此惜年少;家徒四壁,生计九流,问天意何时重斯文”。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马昊以青年代表的身份参与过20多期的《开讲啦》,而在大部分时间里他提出的问题都是非常具有煽动性的,甚至可以说具有“满满的恶意”。

比如说在2014年李连杰担任嘉宾的那一期,在提问环节马昊就表示自己知道李连杰有残疾,而且还说“希望这不是一个江湖传言”,于是就表示李连杰之所以做公益是因为他被自己“绑架”了,并且问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可悲。

李连杰的回复非常讲客气

马昊作为一个后辈,在提问时就先揭短,自然是非常不礼貌的,之后又以自己的立场来揣测李连杰的动机,可以说也是非常不礼貌了。还好李连杰脾气好,也是耐心的回答了他的问题,并且承认了自己是受过大伤。

李连杰担任嘉宾的这一期,马昊的表现其实只是中规中矩,要论他的“巅峰之战”当属易中天那一期了。

在易中天结束演讲后马昊开门见山的表示易中天一直把手揣口袋里是因为他有所防备,并表示我们不是豺狼虎豹;之后又说易中天“不务正业”、“刷存在感”,当然最过分的自然是他分析易中天的动机:认为他刷存在感是因为儿时没有从父母那得到足够的爱。

易中天的反驳则更是犀利,首先他表示自己当初上《百家讲坛》时没有耽误一节课,如今更是已经退休。至于刷存在感,他则反问马昊除了《百家讲坛》和《开讲啦》他还见自己上过哪档综艺。

马昊自然被反驳的哑口无言。最后易中天还分析了马昊的逻辑,认为他的逻辑起点就是错误的,因为他的一切推测都是建立在自己想要刷存在感的基础上的。

其实刷存在感这个词用在马昊身上才是最合适的。在他担任青年代表的二十多期里他一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问出一些对嘉宾非常冒犯的问题,按撒贝宁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