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门口与户部巷是两个不同的地点,但距离很近,仅隔约260米。路线如下:

1、从司门口向正南方向出发,沿楚材街走100米;

2、向右前方转进入青龙巷,沿青龙巷走20米;

3、右转进入自由路沿自由路走140米,到达户部巷。

司门口是武昌解放路与民主路交叉地带的泛称。现在坐落于这个交叉点的西北侧的武昌区人民政府,在明、清两代是湖北布政使司衙门,即藩司衙门,又称藩台衙门,俗称藩署。衙门坐北朝南,大门正对长街,即今解放路。

户部巷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武汉户部巷的由来

户部巷”何以得名

户部巷命名的由来,民间传说很多,比较可信的为:明清两朝,武昌城内衙门云集。如今的司门口附近,以前是中央布政使司衙门在武昌府的办事处机构所在地,故称为“司门口”。而布政司主管钱粮户籍,民间称为“户部”。明清年间,户部巷东为藩库,是布政司存放钱粮的金库和粮库;户部巷西为武昌府的粮库所在地。户部巷正好位于两个库房中间,因而得名。

户部巷在黄鹤楼附近吗

户部巷位于武昌区,是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市辖区。

武昌最早有城,始于三国时期东吴黄武二年。是年吴主孙权在江夏山东北筑土石城,取名夏口城。该城方圆仅二、三里,“依山傍水、开势明远、凭墉藉险、高观枕流”,实为地形险要的军事堡垒。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与湖南岳阳楼,山东蓬莱阁、江西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

扩展资料:

武昌区始建城于东吴黄武二年(223年),区境内大致中部高,南北逐渐降低,西向长江而东向湖区缓斜,以丘陵和平原相间的波状起伏地形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武昌区境内各类历史遗存众多,有起义门、红楼、放鹰台、无影塔等物质遗存10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38处。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第一枪在武昌打响,武昌也因此事件而闻名。

武昌区属典型的残丘型河湖冲积平原,辖区内山丘多,历史上老武昌城内民间有十三山之说。今区境仍然有蛇山、洪山、珞珈山、花园山、胭脂山等,境内最高点为珞珈山,海拔1185米;最低点为南湖地区,海拔20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昌区

武汉的"户部巷"名称由来是怎样的

户部巷在黄鹤楼附近,两地相距05公里。游客可以选择步行、骑行、自驾从户部巷前往黄鹤楼。户部巷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

户部巷

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数十年经久不衰。

户部巷位于武昌最繁华的司门口,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西临浩瀚长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是一处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美食天堂。

户部巷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武汉人将用早点,称为“过早”,这最初来自于清代的一首《汉口竹子枝词》。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民间有“早尝户部巷,宵夜吉庆街”之说,是来武汉的游人必到的景点。

2、

黄鹤楼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著名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使它闻名遐迩。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户部巷因为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

历史上的户部巷,知名度很高,巷子虽小,名气却很响亮。此巷东临负责管理户籍钱粮、民事财政的藩署而得名。

此巷古往今来,因地理原因,舟车络绎,人气鼎沸。小巷人家勤劳巧作。汇江汉五粮、天下干鲜精烹细调,以鲜、香、快、热之汉味小吃惠及熙攘人群,声名鹊起,经久不衰。

从前,司门口为中央布政使司衙门在武昌府的办事处。布政司主管钱粮户籍,民间称为户部。明清年间,户部巷东为藩库,是布政司存放钱粮的金库和粮库;户部巷西为武昌府的粮库所在地。户部巷正好位于两个库房中间,因而得名。

扩展资料:

户部巷作为汉味小吃第一巷这个品牌,已经有10个年头。2002年,武昌区政府决定实施早点、健康、就业、防盗、互助五大亲民工程。

就选定了这条仅147米长,当时只有3米宽,就拥有12户小吃经营户的巷子作为了汉味早点一条街打造试点,由政府投资对原来破旧的小巷依户部巷明清古朴形制修葺。

化古老于新韵,楚风蔚然,特色溢彰、声名远播。加上政府的关注、媒体舆论的引导和广大经营户的努力,历经三次阶段性改造,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具有汉味小吃特色的知名品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户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