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为人名。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司马懿

司马懿和他的司马家在历代的评价都不高,而且还颇有恶名。最直接批评来自唐太宗,唐朝初期修的《晋书》,在介绍完宣帝的事迹后,太宗李世民在最后加了段评语,原文如下:

“当谓竭诚尽节,伊傅可齐。及明帝将终,栋梁是属,受遗二主,佐命三朝,既承忍死之托,曾无殉生之报。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乾,遽相诛戮,贞臣之体,宁若此乎!尽善之方,以斯为惑。夫征讨之策,岂东智而西愚辅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乱”

啥意思?司马懿是曹家的三朝老臣,甚至连续两次被选为托孤大臣,曹家对他的信任可以说无以复加。不过司马懿最终却辜负了这份信任,为了大权独揽,他谋划了高平陵之变,面对被包围的曹爽,他信誓旦旦保全人家的身家性命,然而才过了四天就杀人全家,这事做得连司马懿的铁哥们、做保人说服曹爽的四朝元老蒋济都惭愧羞愤而死。

高平陵之变

司马家后代干的事就更加过分了,他的长子司马师废了一个皇帝,而另一个儿子司马昭更是光天化日当街杀了皇帝,到孙子辈就直接取了曹魏自己称帝,这导致了西晋在对教导天下人时,只敢言孝,不敢论忠。

对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诸葛亮的子孙最后也都为季汉殉国,司马家干的事确实太过龌龊。

军师联盟司马懿为什么叫冢虎 军师联盟称呼司马懿为冢虎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三国(魏蜀吴)都被司马懿统治了。(应该是三国尽归司马氏准确,因为是他的后代统一三国的)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266年2月8日,魏国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结束,晋朝时代开始。

280年,晋灭东吴,统一全国。至此,三家归晋。

统一历程: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变。

263年,司马懿之子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钟会被挡于剑阁前,邓艾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被魏所灭。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公元279年十一月,司马炎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东吴;

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阳城(今中国中南部湖北省秭归东)后,攻破吴军横断江路之铁锁铁锥,船行无阻,后来又擒获吴西线统帅、都督孙歆。

在东线战场,东吴丞相张悌率领三万军队渡过长江迎战,被晋军夹击大败而归,晋军当机立断,挥师直指建业,吴军惊恐怯懦,不战而降,士卒闻讯逃散,于是东吴宣告灭亡。

此战,西晋准备周密充分,善择战机,兵分多路,水陆并进,发挥强大水军作用,临机果断,一举获胜。吴主昏庸,防务松弛,将士离心,缺乏统一对策,招致节节失败。

晋灭吴后,东汉末年以来分裂百年的中国复归统一。

近日《军师联盟》正在热播,豆瓣83,毫无疑问,观众对这部剧是非常喜爱的,《军师联盟》是最近流行的古装IP剧中的异类。吴秀波和导演张永新,把观众认为已经玩不出新花样的三国IP,玩出了新花样。那么剧中司马懿为什么叫冢虎呢叫司马懿冢虎的原因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军师联盟司马懿为什么叫冢虎 

剧中戏最多的当然是男主角司马懿,那么司马懿为什么叫冢虎

冢虎是与卧龙、凤雏、幼麒三者并称的称号,是形容司马懿。冢是坟墓,也有隐藏之意,可以说是荒野之地。冢虎的意思,就是在荒野的老虎,平时不会出现,但在夜深人静就会到人群中害人,形容司马懿善于隐藏,阴谋深重。

曹操认为司马懿是一头狼,养大了会咬人。曹操连做梦都梦见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不信任是曹操不用司马懿的主要原因,他认为司马懿这个人不甘于臣下,事实证明曹操的看法完全正确。

有的人认为,曹操不用司马仲达是想把他留给下一代继承人用,这个解释怕只对了一半。倘若曹操发现司马懿有半点不忠或者表露出丝毫的越位轻垮之举,司马懿难逃一死。

我们只能说司马懿装的太好了,曹操没有下手的借口,但是曹是绝对不会用司马懿的。

而曹操的儿子曹丕是十分重视司马懿的。因为司马家族势力强大,曹丕争夺太子的时候,如果有了司马懿的支持更能确保地位稳固;而司马懿自身能力也很强,多次出谋划策,屡建奇功,是一个辅佐国家的良臣;

此外,司马懿善于伪装,和曹丕性格相合,因此他们能结成利益联盟,在曹丕死前还非常信任司马懿,嘱托儿子不要听信谣言,一定要继续重用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