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罗子君的妈妈是生病去世。在罗母快要去世的那一段剧情,真的是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唐晶也确实是把罗母当成了自己的母亲,相反感觉罗子君在这个时候有点太淡定了,但是很让人吃惊的是,在罗妈妈马上就要不行的时候。

心里心心念的竟是出轨的陈俊生,这说明陈俊生在和罗子君在一起的时候,确实是对罗妈妈很不错的,罗妈妈到最后虽然是说,还想骂骂陈俊生,但是心里肯定还是把陈俊生当成了自己的家人,要不谁临死前想着去见一个把自己女儿伤透的男人呢。

不过陈俊生和罗子君离婚也未必不是件好事,毕竟之前的罗子君真的就像是一个阔太太似的,每天就知道围着陈俊生转,即使和闺蜜唐晶在一起也不忘陈俊生,直到和陈俊生离婚之后,才算是活出了自我。

我的前半生子君的妈妈在多少集去世

第39集,罗妈去世。
宝剑老爷子睡醒找薛甄珠,却发现她昏倒在了厨房。子君在大夫口中得知,罗母虽然已经醒了,但只是暂时的,胶质瘤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淋巴结,能坚持多久很难预测,随时可能再次陷入昏迷。陈俊生赶到医院,罗母已经离去,陈俊生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悲伤的气氛弥漫在病房之中。医院里,子群依偎着子君,子君无法入眠,回忆着着母亲以往对自己的照顾,回想着自己始终被母亲操心的过往。崔宝剑伤心地拉着薛甄珠的手,久久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观《我的前半生》第39集罗子君妈薛甄珠去世有感

一开始,觉得薛甄珠这个老女人真的是聚集了所有碎嘴老太婆的特点,惹人讨厌。她市侩、斤斤计较、处理事情不考虑别人感受,太直接让人心里不舒服,而且又集合上海女人那种对男人和对女人两面三刀的阿谀嘴脸。但是看到第39集,她突然发病,癌症不治,罗子君和妹妹,还有各种他们身边的男人和女朋友围在病床边,我还是泪崩了,突然间就完全理解了这个“势利”的老女人。她不正是我们身边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老人”么,忠言却往往逆耳而得不到小辈的理解,待到子欲养,却亲不待。

她独自一人拉扯有一双成年女儿,但是女儿的情感和婚姻一直不顺利,没少让她操心。她虽然嘴上常劝自己的女儿们一定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但是这个女人做的每一件事情背后,都不是为自己谋私,而是替自己所爱、所关心的人铺路。她嘴碎,但是心善;嘴毒,但是耿直;嘴不饶人,但是儿女们的事情永远是她最担心的事情。

她劝罗子君一定要抓住贺函这个“金龟”,不要去担心唐晶的感受。其实她才是看得最透彻的那个人。她知道的,贺函和唐晶的情感势必已经回不去,贺函已经变心不可能再回头给唐晶婚姻的承诺,自己的女儿也已经爱上这个叫做贺函的男人。她只是没有把这些告诉他们,而是直接选择了自己去做这个“背负骂名”的中间人:去劝唐晶放弃贺函;去劝自己的女儿把握住贺函的爱;去告诉贺函自己女儿也是对他有感情的,并且自己已经把他当作女婿。她做的这些事情,无疑是推进三个人情感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剂。只是当时的三个人各自沉浸在自己的苦痛和纠结之中,看不到这个“势利”女人说的话背后确有的道理。唐晶留恋于自己十年光阴的情感,贺函痛苦于无法挣脱自己完美的光环形象,而罗子君则是碍于自己最好女朋友的未婚夫的身份障碍。其实现在反过来想想,虽然痛苦,但是即便罗子君没有和贺函在一起,唐晶和贺函也是没有可能再回去的,贺函已然变心,即便不是爱上罗子君,也有可能是张子君、李子君。即便没有爱上别的女人,十年的光阴已然耗尽这个男人对唐晶的耐心和爱情。这样已然变质的感情,怎么能成全十年都求之不得求不得的婚姻呢?只是贺函变心了,而他变心的是唐晶最好的闺蜜,三个人这样尴尬的身份,怎么可能会相互祝福彼此的新关系,而毫无间隙呢?她看的太透,但是小辈们永远是这样,不自己去经历,对于别人的话,永远只是不痛不痒的耳边风罢了。

她爱惜自己的小女儿,所以她在自己年老没有工资的情况下,依然极尽节约之能事,比如蛋饺事件,在身后给小女儿留下了三十万的“巨款”,就是怕自己的小女儿没钱。她本是“势利”之人,但是做的事情确是闪耀着无比的光辉和爱。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泪崩到不行。当时就想到我的爸爸妈妈,他俩辛苦一辈子赚到的钱,现在毫不心疼的拿出来给我留学,供我吃喝,我却在坐吃等死地啃老,“找不到工作”地不去上班工作用自己本事赚钱,真的是太惭愧。自己要抓紧时间,利用一切资源行动了。她爱惜自己的小女儿,所以告诉女儿赶紧离婚,远离人渣的丈夫。恶人和黑脸都是薛甄珠她一人做,只是为了让自己的女儿活的更好,不那么辛苦。她“势利”正是因为她一辈子的经历让她知道,跟对一个好男人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好的婚姻和情感求之不得,那么也一定要有足够的金钱能够保障自己的生活。

她在病床上,对着赶来看望她唐晶耳语道:“我羡慕你啊,多希望你也能是我的女儿。这个男人是不成的,你身边一定还有很多像贺函那样的好男人吧,你要抓紧再去找一个啊”。说明她何尝不是喜爱这个聪慧优秀的女儿的闺蜜呢?何尝不是想让三个人都幸福呢?只是这种喜爱没有她对自己女儿的疼爱来的深罢了。她之前劝唐晶离开贺函,好让贺函能和罗子君在一起,作为观众,我只感受到了她对罗子君作为亲生女儿的爱。而其实,薛甄珠何尝不是在劝唐晶?薛甄珠已经知道贺函变了心,唐晶和贺函的婚礼永远办不成,这两个人也永远无法再一起了。只是薛甄珠她的刀子嘴,并没有把豆腐心给表白出来。而聪慧如唐晶,当时面对在胡同口拦住自己的薛甄珠之所以能够耐心听完她的劝,也是因为知道薛甄珠这个大妈,其实也是喜欢自己,爱护自己这个小辈的,只是她更爱自己的女儿多一点罢了。

她依然勇敢去追寻自己的爱情,尽管自己已经60多岁,还是找了一个老伴儿,哪怕这个老伴儿还需要人来耐心照顾。本来以为她是贪图老伴儿的房产和遗产,但是当她掏出签过字的“不要求结婚,不要求任何房产钱财”的合同书那一刹那,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本来的形象是斤斤计较,市侩势利的上海女人,但是谁能想到她“费尽心机”去照顾一个新老伴儿,其实真的是爱上这个需要照顾的病人了呢?就像薛甄珠在和两个女儿说新老伴儿的儿子已经不再阻拦她和新老伴儿的感情的时候,这个“势利”的女人说:“他儿子已经默许了。我一直照顾你们崔叔叔的病,他也是看得到的呀。给他们省了多少的雇保姆的钱啊,再说雇人哪能像我这么周到的。”这个说话处处显得势利、计较的女人,却是有着无比诚挚的感情,行为却是真真的坦荡诚实。她说:“其实我咨询过律师了,这个合同根本不作数的。人为什么要签保证书啊?就是因为什么都保证不了的时候才签保证书的”。谁不知道签了就是生效,是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她还是这个“欺骗”着两个女儿。那个口口声声说一定要顾好“自己利益”的“市侩”女人,行为却是如此的“天真”和善良。

薛甄珠这个女人的死,将一个苦口婆心,为自己儿女操心,敢于不畏人言的追求自己的幸福的上海阿姨的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活灵活现。而她闭上双眼时,她生前对于女儿们的关心呵护和对新老伴儿的爱情照顾的一幕幕,像是人生走马灯般回顾升华了这个女人的一生。而在亲人们的走马灯回忆中,留下的大概都是对她的感激念想和她所做的滴滴点点的理解了吧!这个女人,碎嘴毒嘴刀子嘴,却有着爱心善心世故心。现在细思当时她说的那些让人不悦的话,处处在理,处处透出看破世间百态的“老人言”。只是当时年轻的“罗子君”们,大概还没有亲身感受认识到生活和现实的残酷的,大概也是不会理解“老人言”之有理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