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苑》是一本古代杂史小说集。
主要写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由于书中取材广泛,采获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给人们探讨历史提供许多便利,书中记载的史事,有的可与现存典籍互相印证。
螳螂捕蝉(<说苑>)
吴王欲伐荆(1),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2)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3)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4),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5)得其前利(6),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
(1)[吴王欲伐荆]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2)[舍人有少孺子]舍人,国王的侍从官;少孺子,年轻人。(3)[怀丸操弹]藏着子弹拿着弹弓。(4)[委身曲附]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5)[务欲]一心想要。(6)[前利]眼前的利益。
说明:《螳螂捕蝉》选自刘向《说苑 正谏篇》。《说苑》和《新序》是刘向编纂的两部记述古代历史故事的书。其中收集了大量的故事传说和寓言。譬喻贴切,鲜明生动,寓理于事,有很强的说服力。《螳螂捕蝉》》这一故事,警告那些鼠目寸光,毫无远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之祸的人。吴王要进攻楚国,向左右大臣警告道:“如有人敢于进谏,就叫他死!”有一位舍人名叫少孺子,想谏又不敢,他就怀揣弹弓到后花园去,露水洒湿了衣裳,这样过了三个清晨。吴王知道后说:“你来,何苦把衣裳淋湿成这个样子?”少孺子回答道:“园子里有树,树上有蝉,蝉在高高的树枝上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就在它的身后。螳螂俯着身子向前爬去要捉蝉,而不知黄雀在它身傍。黄雀伸着头颈要啄螳螂,而不知在它的下面有我手中张开的弹丸。这三者都想得到自己的好处,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患啊!”吴王说:“好啊!”于是就停止了出兵。
全部注释需要什么好好找就行了
1,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 平公 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呼?臣闻之:‘少而好学,如 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2,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我已七十岁,还想读书,恐怕已经太迟了。”
师旷答道:“为什么不点蜡烛?”
平公说:“哪里有做人臣的开人主的玩笑?”
师旷说:“我这个愚昧的臣子怎敢开主上的玩笑呢?我听说,少年好学,好像早晨的朝阳; 壮年好学,如日中天;老年的时候爱好学习,就像点燃蜡烛的光亮,在烛光下行走与在黑暗 中行走相比,哪个更好?“
平公说:“说的好呀!”
1,作者: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年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 州)人,祖籍秦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汉朝宗室,先祖为丰县刘邦异母弟刘交。刘向 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 《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曾奉命领 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榖梁传》。著《九叹》等辞 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其著作 《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山海经》是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原有文集,已佚,明 人辑为《刘中垒集》。
2,启发:好学,总不嫌晚。如今,世界发展很快,变化很大,过去学会学精的东西,今天并不 一定适用、贴合;今天出现的新事物,还需要继续学习、理解。社会在不断进步,竞争尤其 剧烈,要迎头赶上,与时俱进,除了学习,增添新知识,增进新技能,没有别的再佳的选 择。少年如此,壮年如此,老年也不能例外。古人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3,鉴赏:
(1)《说苑》中“师旷论学”的故事里,七十高龄的晋平公还想学习,以提高个人素质,提 升执政能力,但他又担心岁数太大,为时已晚,便向著名乐师师旷请教,师旷劝国君炳烛而 学,并形象地将人生的三个阶段即少年、壮年、老年的学习分别喻为旭日东升、烈日当空和蜡 烛之光。
这三个比喻里就蕴含着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在内,尤其是烛光精神对人们的启迪更大。可见终身学习的理念古已有之,并非今人独创,学习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活动,是积极消费人生的一种表现形式,“少壮”要努力,“老大”不伤悲,活到老学到老。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新知识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谁不学习谁就会跟不上时代步伐,成为落伍者,终被社会所淘汰。
(2)学习是为了照亮人的行程,指导人的行动。这里,师矿用“日出”、“日中”、“炳烛”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和人生学习的三个阶段,是十分形象的。
人与动物的区别,恐怕就在于人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学习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捷径,学与不学是根本不同的,什么时候学习都不迟。人到老年,精力和记忆力都大大衰退,比起青年人来,学习上的确存在更大的困难。但是,只要有信心有毅力,困难再大也是能够克服的。 在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当一个知识盲、科技盲已经行不通了,随着我国加入WTO,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学习对于一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我们是否因为岁数大一点就不学习了呢?这里应该问自己一声:“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