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开始划分为行省,大概在清末民初开封成为河南的省会,1913年废府改道,祥符县改为开封县,属河南省豫东道,开封仍为省会,并为豫东道治所,1914年改豫东道为开封道,1927年废道,1929年成立开封市,市,县同城不相属,开封仍为河南省会,1938年6月,日军占领开封,省会西迁,翌年3月,日伪河南省会由安阳迁来开封,1945年日寇投降,开封复为河南省会,194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开封, 11月成立开封特别市,仍为省会,开封县政府仍设在市内,1949年5月,开封县政府迁往朱仙镇,1954年

开封是河南省会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

开封,简称汴,古称汴京、汴梁,为八朝古都[1]

,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中东部,东与商丘相连,西与郑州毗邻,南接许昌和周口,北隔黄河与新乡相望。

开封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开封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历史上的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东京开封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1954年,河南省会从开封迁到了郑州,这次省会的变迁也意味着开封在近现代历史上的衰败。按照国家在2017年划分的城市等级,河南省会郑州属于新一线城市(准一线),而开封仅仅是河南省内的一个四线城市,经济总量还不到郑州的四分之一。开封市曾经是宋朝的首都、三朝的河南省会,为何沦落到四线城市的地步呢?

一、开封的发展和水运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封城的兴衰荣辱都与黄河有很大的关系。黄河的很多支流遍布河南地区,这些支流便于灌溉农田,同时有利于商贸往来。在战国时期,开封是魏国的首都,魏国的农业在列国中是比较发达的。魏国围绕开封周围建立了完善的水网,直到秦国统一之后,这些水网设计才被废除,这是开封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往事如烟,一转眼到了隋唐时期,当时的首都在长安。但依靠关中地区的粮食产量,根本无法养活那么多的非劳动者。因此,隋唐时期的皇帝更喜欢留在洛阳,因为洛阳能够得到来自于开封的粮食。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之后,江淮地区的粮食能够通过大运河运往开封,然后在逆流而上进入洛阳。开封成为了大运河上的粮食中转地,对于首都的作用很重要。

在唐朝末期,由于连续的战争,长安和洛阳都毁于战火之中,整个北方地区只有开封适合建都。从后梁开始,一系列的政权在开封建都。在宋朝统治时期,开封进入了鼎盛时期。当时,开封地区的水运非常发达,惠民河、金水河、五丈河等河流从开封经过,被称为四河贯都。开封的水运依靠于黄河,但黄河喜欢时不时给中原大地找点麻烦。

从北宋时期到清朝末期,黄河在开封地段决口达到了110多次,开封引以为傲的四条河流逐步不复存在。元朝统一天下之后,改变了大运河的走向。大运河不再通过开封中转,而是直接进入山东境内,这对开封的打击很大。开封的地位开始下降,但依靠残存的几条水网,开封仍是中原地区最重要的城市。

二、清朝后期的黄河改道改变了开封黄河依靠的几条水网都依靠黄河水,在元明清三朝,按照古代文明的模式,开封仍是一座非常繁华的城市。公元1855年,清朝咸丰皇帝统治时期,黄河再次发生大幅度的改道,此次改道对开封影响巨大,几条水网的水源全部枯竭。作者曾经去开封朱仙镇看到过残存的一段河道,目前已经到处都是荒草,但河道很宽,可以联想当年繁忙的景象。丧失了水网便利之后,开封的地位逐步下降。

在清朝末期,清朝开始修建京汉铁路,也就是从京城到武昌的铁路。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建议从河南省会开封经过,有利于加强中部几个省会的连续。但经过勘察之后,发现开封地区的河道太高,而且土质比较松软,按照当时的水平不适合架设铁路。张之洞最终把地点选择了开封西边的郑县,也就是现在的郑州。

最终,京汉铁路从郑县经过,此时的郑县还不足以威胁开封的省会地位。但是陇海线开通之后,郑县成为了交通枢纽,因此被提升为郑州。正所谓道府州县,州已经是一个比较高的等级。鉴于郑州便利的交通条件,在20、30年代,郑州的经济发展很迅速。在抗战期间,郑州城内已经聚集了2000多家商铺,而开封由于战争的影响,各方面损失都很大。

在抗战的中后期,日本军队占领了郑州、开封等地区,日本军队注意到了郑州的便利条件,准备把省会从开封迁移到郑州。但是还没有开始,日本已经战败投降,不过这意味着开封的地位开始动摇,郑州成为了后来居上者。在40年代,省会留在开封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物资都是先运往郑州,然后再转运到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