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丝,下丝仪器上的间距刻度是不变的,它随视距的远近水准尺上下丝的读数差才有变化,所以他能测距离。因为仪器上上下丝的平面位置和目镜的平面位置间距于上下丝的间距比为100,所以视距等于上下丝读数差乘以100。

2、水准仪是建立水平视线测定地面两点间高差的仪器。原理为根据水准测量原理测量地面点间高差。主要部件有望远镜,管水准器,垂直轴,基座,脚螺旋。按结构分为微倾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激光水准仪和数字水准仪。按精度分为精密水准仪和普通水准仪。

水准仪上丝减下丝乘100测距离适用距离是多少

实测的适用距离是 (1.8-1.0|)*100=80米。

具体的方法是上、下丝读数之差*100(cm化为m)就是前(后)尺到水准仪的距离。s2精度一般不低于0.1m。

水准仪上丝为1.8米,减下丝0.8米。那么实测的距离是 (1.8-1.0|)*100=80米。其实就是上丝减去下丝得到的长度乘以100后,就是测量的实际距离。100是视距常数,多数的水准仪、经纬仪的视距常数都是100。


扩展资料:

借助于微倾螺旋获得水平视线的一种常用水准仪。作业时先用圆水准器将仪器粗略整平,每次读数前再借助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在竖直面内俯仰,直到符合水准气泡精确居中,使视线水平。微倾的精密水准仪同普通水准仪比较。

前者管水准器的分划值小、灵敏度高,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大,明亮度强,仪器结构坚固,特别是望远镜与管水准器之间的联接牢固,装有光学测微器。

并配有精密水准标尺,以提高读数精度。中国生产的微倾式精密水准仪,其望远镜放大倍率为40倍,管水准器分划值为10″/2毫米,光学测微器最小读数为0.05毫米,望远镜照准部分、管水准器和光学测微器都共同安装在防热罩内。

-水准仪

水准仪视距怎么算

上丝和下丝在望远镜里叫做视距丝。一般的国产水准仪的视距乘常数是100 。也就是说尺上的1mm等于视距10cm(1mm×100=100mm=10cm)换句话说用望远镜看塔尺的话1cm等于视距1m

水准仪是在17~18世纪发明了望远镜和水准器后出现的。20世纪初,在制出内调焦望远镜和符合水准器的基础上生产出微倾水准仪。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了自动安平水准仪;60年代研制出激光水准仪;90年代出现电子水准仪或数字水准仪。

微倾水准仪

借助于微倾螺旋获得水平视线的一种常用水准仪。作业时先用圆水准器将仪器粗略整平,每次读数前再借助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器在竖直面内俯仰,直到符合水准气泡精确居中,使视线水平。

微倾的精密水准仪同普通水准仪比较,前者管水准器的分划值小、灵敏度高,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大,明亮度强,仪器结构坚固,特别是望远镜与管水准器之间的联接牢固,装有光学测微器,并配有精密水准标尺,以提高读数精度。

中国生产的微倾式精密水准仪,其望远镜放大倍率为40倍,管水准器分划值为10″/2毫米,光学测微器最小读数为0.05毫米,望远镜照准部分、管水准器和光学测微器都共同安装在防热罩内。

如何用水准仪的上下丝算出水准仪到标尺的距离?

我建议你直接去买本测量方面的书有详细说明
可直接按下式计算:
d(距离)=100n
n=n-m
n:下丝在标尺上的读数
m:上丝在标尺上的读数
距离两端分别是水准仪与标尺。如测ab两点间的距离:在a点支立水准仪调平,b点立标尺,上下丝分别读数

水准仪测距离公式是什么?

水准仪上丝和下丝读数之差乘以视距常数(一般是100),如上丝读数是1750,下丝读数是1000,则水准仪和塔尺间的距离为(1750-1000)*100=75米。



注意:

水准仪的使用包括仪器的安置、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精平和读数等操作步骤。

一、安置水准仪

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目估使架头大致水平,检查脚架腿是否安置稳固,脚架伸缩螺旋是否拧紧,然后打开仪器箱取出水准仪,置于三脚架头上用连接螺旋将仪器牢固地固连在三脚架头上。

二、粗略整平

粗平是借助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大致铅垂,从而视准轴粗略水平。在整平的过程中,气泡的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致。

三、瞄准水准尺

首先进行目镜对光,即把望远镜对着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望远镜筒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然后从望远镜中观察;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使目标清晰,再转动微动螺旋,使竖丝对准水准尺。

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由于视差的存在会影响到读数的正确性,必须加以消除。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此时,从目镜端见到十字丝与目标的像都十分清晰。

四、精平与读数

眼睛通过位于目镜左方的符合气泡观察窗看水准管气泡,右手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两端的像吻合,即表示水准仪的视准轴已精确水平。这时,即可用十字丝的中丝在尺上读数。水准仪多采用倒像望远镜,因此读数时应从小往大,即从上往下读。

先估读毫米数,然后报出全部读数。 精平和读数虽是两项不同的操作步骤,但在水准测量的实施过程中,却把两项操作视为一个整体;即精平后再读数,读数后还要检查管水准气泡是否完全符合。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准确的读数。

水准仪的上丝下丝有什么用

也就是说,目镜上的水平丝称为上丝,水平丝称为下丝。顶部和底部灯丝之间的高度差乘以100等于仪器与塔尺之间的水平距离。

具体的方法是上下真丝读数*100(cm成m)是前(后)尺到水平仪的距离。S2精度一般不小于0.1m。

液位的上导线为1.8米,下导线为0.8米。测量距离为(1.8-1.0|)*100=80米。它实际上是上面导线的长度减去下面导线的长度乘以100,这是我们测量的实际距离。100是视距常数,最度数级,经纬仪视距常数是100。

扩展资料:

一种普通水准仪,用来通过倾斜的螺旋获得水平线。工作时,仪器将与一个圆形水平几乎夷为平地,然后稍微倾斜螺旋的帮助下在每次阅读之前,这样的水平与垂直的表面,直到泡沫水平正是集中,这样视线水平。与正常水平相比,具有轻微倾斜的精度水平。

前者管级分值小,灵敏度高,应望远镜放大倍率大,亮度强,仪器结构牢固,尤其是望远镜与管级之间的连接牢固,装有光学背千分尺。

并配有精密校平标尺,以提高读数精度。望远镜放大率为40倍,管级分度值为10”/2毫米,光学测微计最小读数为0.05毫米。望远镜对准部、管式水准仪、光学千分尺均安装在隔热罩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