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色糯米饭的主要植物有糯米、紫藤、黄花、枫叶和红丝线。五色糯米饭因其黑色、红色、黄色、白色和紫色而得名,它也被称为乌饭。

2、五色糯米饭是布依族、壮族等许多民族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一般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

3、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五色糯米饭五彩缤纷,鲜艳诱人;天然色素对人体有益无害,各有清香,别有风味。五色糯米饭色、香、味俱佳,还有滋补、健身、医疗、美容等作用。搭配五花粉蒸肉味道更是不可言喻。

布依族用多种植物染出的彩色花米饭,到底是如何制作的?

布依族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对于布依族群众来说,糯米是他们最为喜爱的传统食品之一,每逢节庆,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用各种植物将糯米染得色彩鲜艳、五彩斑斓。亲朋好友之互相赠送花糥米饭,象征着吉祥如意,展示他们生活的灿烂美好。那你直到,五色饭是怎么制作的嘛?

1、五色糯米饭的美好寓意

五色糯米饭是布依族、壮族等许多民族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一般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广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五色糯米饭五彩缤纷,鲜艳诱人;天然色素对人体有益无害,各有清香,别有风味。五色糯米饭色、香、味俱佳,还有滋补、健身、医疗、美容等作用。

2、五色米饭是植物染色制成

三月三连着清明节,广西各族人民连放六天假,这是广西人民的专属福利,这几天集市上摆满了农民们从山上采摘的各种做五色糯米饭的新鲜植物。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五种色彩而得名,壮族群众家家户户都喜欢做五色糯米饭,以作招待客人、赶歌圩、或祭祖祭神之用。

后记:五色糯米饭可以说是布依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道美食。五色糯米饭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以及从山上采回来的纯天然植物染料(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布依族对大自然十分尊重,平时用来给食物或者布料上色的染料都取自于大自然)。这些用来制作五色糯米饭的植物染料很难找,因为它们通常是分散分布的,每种染料只有在特定的地方才能生长,所以想要制作五色糯米饭需要付出许多时间和精力。

五色糯米饭是布依族、壮族等许多民族的传统风味小吃。

1、壮族

每逢清明节、农历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端午节等民间传统节日,壮族群众家家户户都喜欢做五色糯米饭吃,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这种风味食品与祭祖娱神活动融在一起,充满着民族、地方情趣。家人、戚友、情人往往共尝五色糯米饭,自然特别鲜香。这一习俗沿袭久远,清代已有记载。

2、苗族

五色糯米饭是苗族人民的吉祥物,表示生活像百花灿烂,象征各族人民如糯米饭团一样团结在一起。

关于五色糯米饭的传说:

1、祭祀特桂

传说,有位才智超群的壮人韦特桂,在土皇帝手下为臣。一年大旱,他为解除百姓疾苦,奏邀土皇帝亲往壮乡视察,用计使皇帝免去皇粮。土皇帝后来发觉上了当,把特桂视为眼中钉,下令捉拿他归案。壮乡百姓闻知,连夜送特桂上山躲藏。皇兵捉拿不着,就放火烧山,那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

皇兵走后,乡亲们在一棵大枫树洞里找到特桂尸体,含泪把他葬在枫树旁。以后的每年三月三,壮人就用枫叶等植物颜汁把糯米染成红、黄、紫、黑等色,蒸熟后拿到山上祭祀特桂。

2、三圣母与沉香

传说仙女三圣母因思凡下嫁人间,触犯了天条,于是被玉皇大帝关进了地狱,还不给她东西吃。三圣母的儿子沉香为了不让母亲饿着,就把饭给母亲送到地狱,哪知每次路过狱门时都让看门鬼给吃光了。

沉香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枫叶汁把糯米浸黑后煮成青精饭,看门鬼从没吃过黑米饭,以为有毒便不敢再吃。从此,沉香的母亲就是依靠这青精饭得以维持生命。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上天,玉皇大帝便将三圣母释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