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主茎基部有若干密集的茎节叫做分蘖节。每个节上长1片叶,叶腋里有1个分蘖芽,成长为分蘖。生分蘖的叶位,称为蘖位。从主茎上直接长出的分蘖,称为一次分蘖,由一次分蘖上长出的分蘖,称为二次分蘖,由二次分蘖上长出的分蘖,称三次分蘖。依此类推。分蘖在主茎的节上,自下而上依次发生。一般分蘖的出现,总是和母茎相差3片叶子。 多少片叶伸出时就有多少叶分蘖第几叶出现。

分蘖前3片叶的生长,3天左右长出1片叶。分蘖期叶片的生长,5天长1片叶。拨节以后叶片的生长,7到9天长1片叶。叶片大小、长短有不同。叶片

水稻分蘖期多长时间

水稻分蘖期一般30天左右。分蘖期,禾谷类作物的物侯期。标准为第一个分蘖芽萌发,并从基部叶腋内伸出1-2cm。全田50%以上植株出现分蘖的日期为全田分蘖期。

分蘖是小麦、水稻等禾谷类作物的重要特性,分蘖期是采取措施对分蘖数量进行促控,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增长根系的重要时期。

早期生出的能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晚期生出的不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结实的称为无效分蘖。有效分蘖与单位面积的穗数直接有关。

扩展资料:

一、分蘖特征

早期生出的能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分蘖,晚期生出的不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结实的称为无效分蘖。有效分蘖与单位面积的穗数直接有关。

条件适当,分蘖就多。从理论上讲,分蘖是无限的。有人曾用一粒小麦种子培育出上百个分蘖,并抽出100多个麦穗。

水稻等作物产生分枝的节称为分蘖节,分蘖位的高低与分蘖的成穗率密切相关。分蘖位愈低,其分蘖发生愈早,生长期长,容易成穗;分蘖位越高,分蘖发生越迟,生长期短,往往不能成穗,而成无效分蘖。无效分蘖消耗植物养分,降低产量。

二、分类

水稻的分蘖按结实多少可分为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按节位分可分为低节位分蘖和高节位分蘖。在生产上不是分蘖越多越好。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一棵直播的水稻可分蘖120~130个,但不能完全结实,就以分蘖过多则成无效分蘖,为了争取更多的有效分蘖必须争取早分蘖低节位分蘖就成有效分蘖。在栽培中必须从育苗开始;稀播二秧使在苗床上就能形成两个蘖苗,水稻的第二节位开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蘖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分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效分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