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台发明人是美国人莫克利John·WMauchly和艾克特J·PresperEckert。

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ENIAC,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用了180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功率约15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运算。被美国国防部用来进行弹道计算。

ENIAC以电子管作为元器件,所以又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是计算机的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由于使用的电子管体积很大,耗电量大,易发热,因而

谁制造了历史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谁制造了历史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对于这个问题,业界有着不同的解答。
1996年,美国《电脑杂志》提到康柏于1982年11月推出了一款手提电脑,重28磅(约合14公斤),这应该算是最早的笔记本电脑雏形。但IBM却拒绝接受这个说法,坚持认为它在1985年开发的一台名为PC Convertible的膝上电脑才是笔记本电脑真正意义上的“开山鼻祖”。
美国人争吵不休,大洋那边的日本人也不乐意了。因为他们认定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笔记本电脑是东芝公司的T1000,这款于1985年推出的产品采用Intel 8086 CPU,512KB RAM,并带有9英寸的单色显示屏,没有硬盘,可以运行MS-DOS操作系统。
实际上,之所以会发生“谁制造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争执,关键在于日本人和美国人对笔记本电脑前身的理解不同。上世纪80年代初,IBM开发出个人PC后,人们梦想着开发出一种能够随身携带的PC产品。1983年,《国家电子》杂志首度提出了“手提电脑”的概念,后来这个概念又演变为“膝上型电脑”,当时包括苹果、IBM和康柏等公司都推出了这种产品。在美国人看来,正是“膝上型电脑”的发展催促了笔记本电脑的诞生。
而在同时期的日本,东芝、松下和索尼等厂商则热衷于开发一种被称为“移动PC”的产品,“移动PC”基于IBMPS/2系统,使用外接电源。严格来讲,当时日本人所开发的“移动PC”更接近于今天的笔记本电脑。尤其是日本厂商在开发“移动PC”的过程中强调便携性,这与美国人设计那种笨重得需要扛起来才能移动的“膝上型电脑”形成鲜明对比。更为关键的是,正是在东芝T1000推出之后,笔记本电脑相关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才纷纷出现,市场开始全面快速的发展。
2001年,《美国计算机协会学报》在纪念PC诞生20周年的一篇报道中写了“1985年,东芝推出T1000,第一次给人们带来了‘笔记本电脑’的概念。”
英雄辈出的时代
整个20世纪90年代,是笔记本电脑领域英雄辈出的时代。
在诞生之初,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笔记本电脑大多体积笨重、稳定性差,这个市场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1989年,拯救笔记本电脑的英雄终于出现,那就是以开发芯片为主的英特尔公司。它于1989年推出了386SL低功耗CPU,起始主频为16MHz,这是历史上第一款笔记本电脑专用CPU,有效地降低了笔记本电脑的发热量和体积。从1994年开始,英特尔先后为笔记本电脑开发了电压自动调节(VoltageReduction)、频率调节(ClockGating)和Quickstart等笔记本电脑CPU专用技术。后来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一次电视专访中表示,英特尔将笔记本电脑产品线划分开来的决定让笔记本电脑的发展至少加快了十年。
第二个英雄则是日本东芝。1990年,当人们还在争论笔记本电脑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时,东芝成功地开发出第一款彩屏笔记本电脑T5200C,不过这个举动在当时并没有赢得多少喝彩声,《日本经济新闻》在新年科技瞻望中就这样评价新生的T5200C:“人们会青睐这种显示屏不到10英寸的电脑产品吗?它的前景很难说。”
但东芝公司却对笔记本电脑有着义无反顾的执著。一年之后,它又推出T3200SXC笔记本电脑,这是第一款商用的、配置彩色TFT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尽管今天的东芝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已经毫无优势可言,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正是东芝在这个领域不断推出自己的产品,才带动了整个笔记本电脑市场不断向前发展。
在笔记本电脑领域还有一位英雄不能不被提到,那就是“PC之父”IBM。其实,IBM很早就涉足了笔记本电脑领域,但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始终没有推出具有影响力的产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1994年。在这一年10月, IBM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 ThinkPad 755cd,这成为笔记本电脑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以此为起点,笔记本电脑从纯商用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多元化市场。
1995年,IBM推出了被称为“艺术经典”的ThinkPad 701C,这款笔记本电脑的重量只有4磅,整个机型就如同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由于将艺术性和高科技完美结合,ThinkPad 701C后来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更小更快的发展趋势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笔记本电脑呈现了更小更快的发展趋势。
1996年,XGA显示屏开始大量出现在笔记本电脑上面,大大提高了笔记本电脑的可视性同时保持了其苗条的身材。
硬盘的发展也推动了笔记本电脑的“瘦身”。1985年东芝公司推出的T1000并没有装备硬盘,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笔记本电脑的硬盘容量一直徘徊在500MB~800MB之间。到上个世纪90年代,IBM将MR磁头技术运用到硬盘中,使得个人用户的硬盘突破了1GB,笔记本电脑的容量也随之增大。1995年,IBM ThinkPad 760笔记本电脑就配备了1.2GB的硬盘。
伴随容量不断增大的,是笔记本电脑硬盘体积的不断缩小。最初,笔记本电脑硬盘的厚度超过了17mm,使得笔记本电脑的体积基本没有压缩的空间;90年代末,厂商们将这个厚度降到了12.5mm;在本世纪初,9.5mm的硬盘逐渐普及。同时,硬盘的直径也在悄然缩小,传统的笔记本电脑硬盘直径为2.5英寸,到2002年初,东芝推出了两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1.8英寸的内置硬盘产品:MK1003GAL和MK2003GAH。MK1003GAL容量为10GB,一张盘片,仅有5毫米厚。随后其它厂家也生产出了自己的1.8英寸产品。
2001年,笔记本电脑在3D显示方面终于有所突破,两大图形芯片巨头ATi和NVIDIA开始涉足笔记本电脑显卡领域,笔记本电脑进入高性能的3D时代。nVIDIA GeForce 2 Go显示芯片使笔记本电脑可以更加流畅地显示3D效果,耗电量只有大约0.5W,体积比台式机的减少了大约一半。2003年3月,迅驰移动计算机技术问世,再次将笔记本电脑推向了无线通讯新时代,在加强便携性的同时,具备了更强大的功能。
除此之外,超薄光驱、TFT液晶屏、锂电池以及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也都促使了笔记本电脑向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

谁在哪一年发明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谁是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对这个问题,业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在这里首先要解释一下两个相关的英文单词:Laptop和Notebook。这两个都是指“笔记本电脑”,但从字面上来理解,前者是特指能放到大腿上用的笔记本电脑。也就是说,很多人认为笨重得不能在膝上使用的“笔记本”不能称之为“笔记本”。
正是因为对笔记本电脑的理解不同,到底谁生产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也引起了一番纷争。
康柏第一台电脑Osborne I
康柏认为自己才是笔记本电脑的鼻祖。康柏于1982年11月推出了一款手提电脑,重28磅(约合12.6公斤),使用时,需要把一侧放平,直立的底部则显示出一个屏幕,虽然是比较重,但是当时2995美元的价格还是相当划算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它能与当时的IBM PC兼容————要知道那时候传说中的比尔·盖茨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传说中的微软给IBM写的基于PC-DOS的软件还没办法在别的机器上运行。
IBM PC convertible 5140
IBM可不是这么认为。IBM于1986年生产了一台名为convertible 5140的笔记本,他认为自己才是世界上第一款笔记本电脑。理由是:IBM PC convertible 5140是世界上第一台内置电池的计算机。这也确立了以后笔记本的设计规范,电池成为不可替代的标准配置。该机重量“仅有”5.5公斤,而且性能在当年来看很是强大:它采用了低功耗8080处理器、拥有4.77MHz主频,256kb内存(可扩充至512k),两个3.5英寸软驱,可附加LCD显示器。
东芝的“世界第一台”笔记本
不过,东芝还是比IBM先走了一步。东芝1985年就推出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T1000/T1100,T1000的大小为12×2×11英寸,整机重量为6.4镑(合计2.9千克)。采用了哈壳式设计,提供了一个完整大小的82键键盘、一个3.5英寸的720KB硬盘、512KB的RAM和一个内置的调制解调器。由于重量也还合适,各方面都符合要求,大多数人认可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最早)笔记本电脑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发明的?

对于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一直都存在着争论,1985年日本东芝公司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T1100。与现在的笔记本比,这部重达6.8公斤可算是庞然大物了,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笔记本唯一的理由是,它是显示器与主机整合在一起,和当时的台式机有一定区别。第一次将移动的感念引入到计算机中。
关于最早诞生的笔记本的另外一种声音来自IBM,他们认为他们85年设计生产的PC
Convertible才是第一台笔记本,而且是定位于可以移动的计算机,在美国人看来,正是这种“膝上型电脑”的发展催促了笔记本电脑的诞生。

谁制造了历史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电机学院,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许多来宾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因为他们要参加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揭幕典礼。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外形奇怪、浑身闪闪发光的庞然大物。它,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这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重达30吨。在揭幕仪式上,“埃尼阿克”为来宾表演了它的“绝招”———分别在1秒钟内进行了5000次加法运算和500次乘法运算,这比当时最快的继电器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这次完美的亮相,使得来宾们喝彩不已。然而谁又知道,在这个庞然大物诞生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为之倾注了无数的心血!

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发明者不是东芝,也不是苹果或IBM,而是一家叫做“奥斯本电脑”的公司,公司的创始人名叫亚当·奥斯本(Adam Osborne)。
1981年4月,奥斯本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主导研发的就是奥斯本公司的创始人亚当·奥斯本,他曾经做过记者,后来弃笔从商。曾几何 时,奥斯本被认为是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比肩的人物。奥斯本电脑公司也曾 是硅谷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公司。但因为理念太过超前,公司在经营不到30个月后就分崩离析。奥斯本在技术上做出了很多错误的承诺,公布产品的发售时间也 是遥遥无期,现在业界将这种状况称之为“奥斯本效应”。
作为世界上首台笔记本电脑,奥斯本1型重达20斤,没有电池,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一点都不便携。但对照当时可以说是庞然大物的个人电脑,奥斯本1型要 小巧的多,人们可以把它装进箱子带着到处走。此外,奥斯本1型还是首台附带实用软件的电脑,它的价格在当时来说也是出奇的便宜,只要1795美元。@@@@@@@以上回答为复制粘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