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选种:在黄瓜将要成熟时,要取表层部分瓜品尝,选择无苦味的瓜留种。

2、避免高温:地温在30℃以上的高温持续时间太长时,苦味瓜会增多。

3、避免干旱:干旱时,较易产生苦味瓜,应及时浇水,避免干旱。

4、防虫治病:如果黄瓜生长环境恶劣,病虫害严重,黄瓜苦味加重。对于黄瓜常发病害,要早喷施新高脂膜形成一层高分子膜,保温保湿预防病菌侵染。

5、平衡施肥:幼苗期应控制施用氮肥,然后逐渐增加氮肥用量,到开花结果盛期,黄瓜对氮、磷、钾吸收的比例基本上是5∶2∶6,氮肥过多或磷、钾肥过少时较易产生苦味。并在开花前,幼瓜期,膨大期各喷施一次壮瓜蒂灵,可激活植物生态生长正能量,拓宽植物导管路径,提升植物吸水吸肥力度,提升果实产量和质量,降低落果率,减少裂果、僵果、畸形果发生率。

黄瓜吃起来,发苦,是怎么回事?

第一,苦黄瓜是黄瓜本身的生理现象,这样的苦黄瓜对人体无害。其次,黄瓜的苦味是农民在黄瓜生长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造成的。吃这样的黄瓜对人体危害很大。第三,有些黄瓜品种在生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突变株,产生的黄瓜大多是苦的。黄瓜有苦味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测才能知道,但苦味黄瓜大多质量差,营养价值低,风险大。专家建议,苦黄瓜市民不宜食用。黄瓜是一种很好的药物,其中,藤蔓,根和种子都可以入药。中医认为,黄瓜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渴、疏通水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烦渴、咽痛、目赤、火灼。发烧口干的患者吃点黄瓜,有很好的清热生津止渴的作用。喉咙痛和红眼病患者,用一根老黄瓜,去籽,用硝石填满,阴干,磨成极细的粉末,吹到喉咙或眼睛里。烧伤或痱子,用新鲜黄瓜捣碎,敷在患处。用蜂蜜腌制黄瓜可以治痢疾和腹泻。

1、在基肥、追肥中氮素营养过剩易使黄瓜葫芦素浓度增加,同时栽培期间缺肥、营养不良、植株衰老等也易产生苦味,在栽培上,合理供应各种矿物质营养,避免偏施氮肥。黄瓜植株对不同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各不相同,对于同一种元素在不同时期、不同器官上的吸收量也不相同。

2、控苗时间过长,造成植株体内水分过于亏损,也容易促使葫芦素的浓度增加,早春大棚黄瓜不宜过度控水,要合理浇水,促进生化反应的顺利进行。严防因植株体内水分的亏缺而间接影响脂肪酶的分解,以减少葫芦素C的形成,降低葫芦素C的浓度,防止黄瓜发苦。

3、、高温或低温寒害易造成黄瓜苦味增加。早春大棚栽培黄瓜,由于高温或低温的影响,会引起物质代谢紊乱,使黄瓜品质下降。早春大棚应加强保温及通风设施的建设,避免高低温的影响。

4、光照不足,使黄瓜品质下降。遇到早春阴雨天多时,光照不足,加之低温危害,黄瓜苦味变浓。

5、中耕伤根容易产生苦味瓜。早春为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经常进行深中耕。有时忽略了根系的不断伸长,中耕伤根较多,使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减退,植株营养状况不良,造成黄瓜品质下降。所以,在中耕松土时,切莫伤害根系。

6、遗传特性对黄瓜葫芦素C产生的影响。黄瓜苦味的遗传受一对显性单基因所控制,与品种有关。现有黄瓜品种资源,可以分为易生苦味的,有时生苦味的,极少生苦味的和无苦味的四种。绝对没有苦味素的品种是不常见的。因此,栽培黄瓜品种除适宜保护地栽培之外,还应选用苦味较轻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