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郑国的商人弦高运用自己的随机应变智退敌军,让郑国人民避免了一场灾难的故事。表达了弦高爱国的品质。

犒师救国:犒赏军队以拯救国家,这个故事起源于春秋时代:弦高,春秋时郑国商人。公元前627年,孟明视统帅秦兵,准备对郑国发动袭击。秦郑两国路途遥远,秦军到达距离郑国80余里的滑国时,忽然有人拦住去路,说是郑国派来的犒劳秦师的使者,这个人就是弦高。他本打算赶着牛群去洛阳经商,却遇到了来袭秦军,于是急中生智,一面冒充使者,以自己所带的四张皮革和12头牛犒劳秦军,一面急忙派人回郑国禀告。孟明视以

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翻译以及这句话中乘的意思

翻译:先送秦军四张熟牛皮作引礼,再送十二头牛犒劳军队。乘的意思:车。

出处:春秋 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原文节选: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译文:

秦军到达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准备到成周做买卖,碰到秦军,先送秦军四张熟牛皮作引礼,再送十二头牛犒劳军队,说:“寡君听说您准备行军经过敝邑,谨来犒赏您的随从。敝邑贫乏,为了您的随从在这里停留,住下就预备一天的供应,离开就准备一夜的保卫。”

扩展资料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公子兰继承君位。一心想要东扩的秦穆公决定利用晋国国丧机会,消灭郑国。

于是他命令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带领兵车400辆偷袭郑国。第二年二月(公元前627年),秦军带领的主力走到了滑国(今河南偃师、巩县一带)境内,滑国是晋国的一个附属国。

到了滑国以后,碰到郑国的一个商人,这个商人也很有名,叫弦高。于是他冒充郑国的使者,以四张皮革和十二头牛犒劳秦军,暗示秦军郑国已预知秦军来袭。

同时,他又急忙派人回郑国禀告。秦帅孟明视以为郑国已有准备,于是领兵顺手灭掉滑国后返回,从而使郑国避免了亡国。郑穆公想要奖赏弦高救国的行为,弦高辞而不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弦高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