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域民族如下:

1、月氏人:最早定居天山南北的古代民族之一,阿尔泰山至巴里坤草原之间的月氏人,天山南麓的龟兹人和焉耆人,吐鲁番盆地的车师人以及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楼兰人,皆为吐火罗人;

2、羌人:羌族始祖是炎帝,从西周时期到秦汉时期分布在昆仑山以北至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南缘广大地区;

3、萨喀人:共有三个集团,其一是玛瓦尔格,分布在费尔干纳盆地与南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地带,其二是提格拉豪达, 分布在吉尔吉斯与南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地带,其三是提艾伊,分布在阿姆河以北。<

谁知道古代西域民族有哪些

古代西域民族如下:

1、月氏人:最早定居天山南北的古代民族之一,阿尔泰山至巴里坤草原之间的月氏人,天山南麓的龟兹人和焉耆人,吐鲁番盆地的车师人以及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楼兰人,皆为吐火罗人;

2、羌人:羌族始祖是炎帝,从西周时期到秦汉时期分布在昆仑山以北至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南缘广大地区;

3、萨喀人:共有三个集团,其一是玛瓦尔格,分布在费尔干纳盆地与南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地带,其二是提格拉豪达, 分布在吉尔吉斯与南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地带,其三是提艾伊,分布在阿姆河以北。

谁知道古代西域民族有哪些?

西域地区各部族分布地区:
1。月氏人[吐火罗人] 是最早定居天山南北的古代民族之一,阿尔泰山至巴里坤草原之间的月氏人、天山南麓的龟兹人和焉耆人、吐鲁番盆地的车师人以及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楼兰人,皆为吐火罗人。
2.羌人羌族始祖是炎帝。从西周时期到秦汉时期分布在昆仑山以北至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南缘广大地区。
公元前8—前7世纪中亚地区分布的几大部族:
3.斯基泰人、塞种人 (斯基泰人分布在欧亚大陆广大地区;塞人分布在中亚北部草原至新疆天山北部)
4.阿里玛斯波伊人 (分布在额尔齐斯河流域);
5.伊赛多涅斯人 (分布在伊犁河、楚河流域);
6.伊赛顿人 (锡尔河为界与斯基泰人相邻);
7.萨尔马提亚人 (与斯基泰人的风俗、语言相同);
8.玛撒该塔伊人 (分布在里海以东平原地带);
9.阿尔吉派欧伊人 (分布在哈萨克丘陵地带);
以上部族与斯基泰人语言、风俗相同,统称为“萨尔马提亚人”。
10.萨喀人 (分布在中亚南部。共有三个集团。其一是玛瓦尔格。萨喀人,分布在费尔干纳盆地与南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地带;其二是提格拉豪达。萨喀人, 分布在吉尔吉斯与南哈萨克斯坦的草原地带;其三是提艾伊。塔拉。达拉伊雅。萨喀人,分布在阿姆河以北、咸海以东、索格底亚那一带。有的说他们也是玛萨该塔伊人。);
公元前7世纪末——前3世纪,斯基泰人受玛撒该塔伊人的扩张压力下,从中亚草原迁移到黑海以北南俄草原;中国学者杨宪益认为:斯基泰人、塞人即中国史料中的九州戎。林梅村认为:公元前八世纪后,塞人逐渐出现于欧亚内陆,约前650—620年,以斯基泰为名见称于希腊史籍。饶宗颐认为:塞种(Saka)之名西方文献始见于古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1-486年在位,相当周景王二十四年至周敬王三十四年。
萨喀人为中亚地区草斯基泰语的游牧民族的名称,又称“马萨革泰人”。古波斯帝国贝希斯顿铭文上方浮雕中有被俘的萨喀人的形象。印度人同波斯人一样,对中亚操斯基泰语的部族,也称之为萨喀人。伊塞顿人应当是指从天山东部迁移到伊犁河流域的乌孙或大月氏人。
11.罗布人为罗布泊地区的土著人,属欧罗巴人种;
12.阿拉沟的古代居民为欧洲人种与蒙古人种混居;
13.姑师人分布在吐鲁番盆地、东天山南北麓一带,为当地土著人。
14.秦人
“秦人”本义指我国秦代统一全国,开展对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邻族和邻国对秦朝时期中国人的称呼。苗普生、田卫疆认为:在秦王朝以前,中原大地的居民进入新疆地区的数量不会很少,他们不仅在新疆活动、建设,在塔里木盆地北缘拜城盆地留下了足迹,而且还通过新疆,向西走到了大宛,也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过的费尔干纳盆地;同时南下印度河谷,进入了印度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