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喜欢项羽的英雄气概。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突围至乌江边自刎而死。
项羽这么受人喜爱的原因是什么?都有哪些名人喜欢项羽?
大家谈到楚汉相争,都要提及刘邦和项羽。而中国人对于这两个人,大多都是一样的看法,认为项羽才是当时真正的英雄。因为项羽身上有着情怀,他不仅能文能武,还足智多谋,是受万众敬仰的西楚霸王。同时加上最后他宁可以玉碎也不愿投降的气节,让人们被这种英雄气概折服。历史上许多名人都为他写下了千古诗篇,从杜牧、李清照、司马迁等人,后世无不对项羽表达喜爱和怀念。
论古论今,如果有人说历史上谁敢称霸,除了项羽没有谁了。可以说自从项羽从二十多岁征战沙场以来,就几乎没有打过败仗,所向披麾。这不单单因为他武艺高强,还有着谋略。而无论是项羽之后的战乱年代,还是现在的和平年代,在人们的心中会有英雄梦,对于像西楚霸王这样的人就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人们喜欢项羽是他的英雄气概,是项羽身上的闪光点是许多人身上没有的。
二、后世许多人称赞项羽在后世,人们还是一直称赞项羽的勇武在历史上是千古无二。而称赞项羽的诗词也有许多流芳万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清照的以及杜牧和王安石等人的诗句。人们从他们的诗句当中都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于项羽的死,所流露出来的悲痛和叹惜。连西汉的大文学家司马迁对于项羽也是连连称赞其千古第一人。甚至他唯一的对手刘邦在晚年也对项羽称赞有加。
项羽在巨鹿之战、彭城之战等等这些重要的战役当中,充分展示了他十分卓越的军事能力和作战的才能。而且他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并且用情至深,从来不使阴谋诡计,也从不贪生怕死、有着气吞吐山河的英雄气慨,从而受到后世人们的喜爱和敬仰。
骁勇善战,司马迁为何独爱项羽?
骁勇善战,司马迁独爱项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项羽符合他做传记的特点,而司马迁的观点并不是以成败论英雄,而是看他有血有肉,情感深厚并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项羽在反秦的战争中,耗费了三年的时间,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战争,但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那就是巨鹿之战。司马迁写传记的特色就是要求真实并且爱恨分明,而项羽恰恰符合他心中的设想。
一、项羽的作为在秦朝的时候,陈胜吴广起义,想要推翻秦朝的统治,无奈兵力太弱,被打败了,当时局面的情形非常混乱,楚军的士气大跌,而这时候项羽出来带领军队了。他带领着军队在巨鹿之战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就是他带领着军队消灭了秦军主要力量,二就是导致了秦军内部矛盾的激化,这些成就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羽虽说最后没有当上帝王,但是他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且对人有情有义,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英雄人物,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他才被司马迁看到他的闪光点。
二、司马迁的特色司马迁写的传记秉承着真实的特点,同时加上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来记录一个人在历史上的贡献或者其他腐朽的一面。 从他整本传记来看,他大部分记录的都是帝王的风采和过失,但是项羽不是帝王,他为什么还要记载下来呢?因为他的传记也会有很大一部分是采访和录用别的人的意见和看法,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项羽就是妥妥的大英雄,而司马迁本也就是一个情感道德非常高的人,他认为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那就是有贡献的人,值得被记录下来。
司马迁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来写传记表明了他的决心,也铸就了一部伟大的作品。他记录下项羽的成就是一个明智之举,让后人都记住了他。
司马迁喜爱项羽的原因有哪些?
项羽是司马迁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他如此喜爱项羽,最根本的原因是项羽是一位反秦的英雄。而在项羽从事反秦斗争的三年中,最根本的环节又是在巨鹿一战,其他都是陪衬。司马迁在描写巨鹿之战上是不遗余力的。当时的形势是:陈胜兵败被杀,刚过去十来个月;齐地义军田儋的兵败被杀,刚过去四五个月;继陈胜而起的楚地义军的实际领袖项梁,又刚刚兵败被杀,楚军正处于元气大伤之际。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将章邯才“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北击赵”的。在当时来说,没有受到秦军摧毁性打击的起义军,只有赵地这一支了,如果这一支再被秦军消灭,整个起义军的形势将不堪设想。
因此,要不要救赵,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楚怀王在自己相当艰难的情况下,毅然派宋义、项羽救河北,派刘邦西进攻秦咸阳,这个决断不能说不英明。半路上宋义按兵不进,企图保存实力,坐观成败。项羽劝说无效,只好把他杀掉了。作者在这里详述了项羽谴责宋义的那段有理有力的说辞: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夫以秦之强,攻新造之赵,其势必举赵。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且国兵新破,王坐不安席,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
这件事正如《魏公子列传》里的窃符矫夺晋鄙兵,看起来是有点过于严厉,但是不这样做就无法实行下一步,就要贻误大事,就要祸国殃民,所以衡量全局,也就只有这么干了。作者是赞成这种权变,是赞成采取这种断然措施的。这是项羽第一次统率全军,是巨鹿之战的前奏。
接着文章写道: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余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宋代刘辰翁说:“叙巨鹿之战,踊跃振动,极羽平生。”(《班马异同评》)明代茅坤说:“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史记抄》)钱锺书说:“数语有如火如荼之观。”(《管锥编》)日人有井范平说:“史公书至此,笔头恐生万丈杀气。”(《补标史记评林》)巨鹿之战的历史意义是巨大的:一是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奠定了起义军在军事上彻底胜利的基础;二是促成了秦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从此演变成了章邯的投降,和朝内赵高的杀秦二世,秦王子婴又一举除掉了赵高,从此秦朝政权陷入瓦解;三是吸引了全国的注意力,为刘邦的长驱入关创造了有利条件。项羽的历史作用至此发挥到了顶点。也正是凭着这些,项羽的英名被列入史册,永垂不朽。
霸王别姬:为何虞姬如此忠心于项羽?
因为项羽真心实意对待虞姬,将她当做自己的妻子一样尊重,让久经漂泊的虞姬感到了家庭的温暖。自古以来虞姬和项羽的故事感动了所有人,项羽自刎乌江之后,虞姬明明可以性命无忧继续安稳生活,但她却选择追随项羽而去,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虞姬出身贫苦,家里父母虽然每日辛苦劳作,但连年战乱,家里仍然吃了上顿没下顿,虞姬四岁的时候父亲早逝,家里的生活实在没法坚持,母亲只好将她卖进了歌舞坊,虽然这里不是什么正经地方,但最起码能混口饱饭吃。歌舞坊的老板见虞姬虽然年纪小,但却是个美人坯子,因此花费重金培养她,长大之后的虞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歌舞最为出色。
之后的虞姬成为了歌舞坊老板的摇钱树,过着迎来送往的生活,虽然每日华服在身,美味佳肴,但虞姬却看不到生活的希望,犹如一具行尸走肉。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虞姬遇到了项羽,当时的项羽已经是颇有成就的将领,美人遇见英雄,自然会演绎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项羽不在乎虞姬之前的过往,对她倍加呵护。
而虞姬在追随项羽之后,也改换衣饰,每日都会亲自照顾项羽的生活起居,虽然随军的生活十分辛苦,但虞姬从不抱怨,两个人虽然没有正式拜堂成亲,但感情已经如夫妻一样亲密。后来项羽败于刘邦之手,带着残兵败将来到了乌江之后被包围,项羽感叹自己英雄一世却落得如此下场,随拔剑自刎,而之前项羽早已将虞姬的归宿安置妥当,但虞姬却没有这样做,对于虞姬来说,项羽是一生中唯一愿意给自己温暖的人,并且尊她爱她,所以虞姬愿意奉献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