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态度。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用科学解释的事情才可信。不能被解释的现象不能相信。任何言行和思想都基于事实,有一个不怕被怀疑的信念,以科学为基础的信念。

如何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坚定对中国的信任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确信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并用这一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科学的信念,是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重要前提。

三、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矛盾在人生理想上表现为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矛盾。一方面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相互区别的,各有其自身的规定性。

在个人理想树立时要做到:

(1)追求崇高的社会理想

(2)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

(3)追求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理想

(4)追求文明健康的生活理想

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只有同这个世界结合起来,我们的理想才能结出果实;脱离这个世界,理想就不结果实。

四、坚持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统一

理想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理想。我国人民的社会理想从总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二是中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理想。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种共同理想,既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一祖国的社会理想内容,又包括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幸福的道德理想内容,还包括诚实劳动、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内容。

(二)憧憬美好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三)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具体表现,

其次,远大理想决定和制约着共同理想的方向,

第三,共同理想加速或制约着远大理想的实现。

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探讨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一不能靠列举事实,二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必须从二者的本质,即从二者最根本的东西入手,进行理论分析,其他看似矛盾的现象,才好以此为据得到解释。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本质主要表现在它的社会目的以及它所面对的对象,所用的手段。

科学的目的是认识世界,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以认识自然界为目的;广义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即包括以认识社会为目的的人类活动。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部分,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止于认识,而是还要用在科学活动中获得的认识为自己谋取福利,因此科学也必须变成技术、工程,人类才算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宗教的目的也是要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为人类谋取幸福。人类创造了宗教,决不是要危害自己。宗教首先和主要的要求,是实行,是做。就实行和做这一内容来说,它相当于认识之后的人类实践活动诸阶段。但是为了做,特别为了让信徒自觉地、心悦诚服地去做,宗教就必须对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理由作出说明,说明,就必须有所认识。因此,宗教也必须解决自己的认识问题。

原始的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混然一体,宗教和科学等文化现象也没有区分。神灵观念的产生,主要还是认识中的错误,因此也可以说是科学中的错误。当人类还无力揭破、或无力彻底揭破神灵观念错误的时候,神灵观念就因社会因素而不断得到加强,从而发展成各种各样的宗教。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宗教是从科学中、更准确地说,是从科学的错误中产生的社会文化现象。

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人类自身的实际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要)。人类的需要存在,科学就要发展;任何力量都消灭不了人类的需要,也就阻止不了科学的发展。国家权力和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包括宗教,都只能适应这种需要,并且以适应的好坏决定自己的命运。

在人类的各种需要中,物质需要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因而是影响科学、首先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基本动因。科学发展的程度,一面决定于前代的知识积累,一面决定于社会物质需要的强弱。从古至今,科学的加速度发展,根本原因是人类物质需要的加速度增长。

国家权力和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基于自己的需求,也对科学的发展施加着各种各样的影响。但是他们只能影响科学的发展方向,使某一部分发展而使另一部分不发展,使一部分发展得快些而使另一部分发展得慢些,却不能根本影响科学发展的速度,更不能根本阻止科学的发展。在科学发展速度这个问题上,夸大文化因素、包括宗教因素的作用是不合事实的。

宗教是人类最早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是社会最高的、居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而任何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都会,也都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给科学留下一块能够自由发展的领地。领地的大小、位置,依具体情况而异。但都要留下这块领地,则没有例外。宗教自然也是如此。这不是宗教对科学的特殊加恩,而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迫使宗教作出的适应行为。

任何宗教,其目的都不是发展科学,不论是原始宗教还是人为宗教。原始宗教面对的主要是自然界,它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人与自然界的矛盾。它所用的方法,是“在幻想中征服自然力”(马克思语),或者说,是借助神灵去征服自然力。巫术、祈祷,是它的一般手段。它不去促进科学的发展,也不会去促进科学的发展。而由于它把人类的精力引向巫术和祀神,也就把人类精力的一大部分引离了科学。从这一方面说,批评原始宗教阻碍科学的发展,原始宗教不应当感到冤枉。而且由于原始宗教是从科学的错误中产生的,并把科学中的错误作为教条,当科学继续发展、克服自己错误的时候,必然与原始宗教的教条发生冲突。

人为宗教面对的主要是人类社会,它要解决的主要是人与人的矛盾。从原始宗教向人为宗教的转变,不是宗教自身要转变,而是社会需要自身在转变。人类的发展,使他们自己在面对自然界、要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时候,必须首先解决人与人的矛盾,人为宗教也就应运而生了。

人为宗教解决人与人矛盾的方法,也是要依赖或借助神灵的力量。不论各民族、各时代人们对神灵的观念有多么不同,但人为宗教的神灵、至少是至上神,作为至善、至美、全知、全能的存在,则没有区别。人为宗教要解决的是社会的问题,而且又要依赖或借助神灵,它也不会去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并且和原始宗教一样,把人类的精力引离自然科学、因而妨碍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是必然的。

但是同样正确的事实是,在宗教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情况下,科学也没有中止自己的发展。而我们今天的科学和技术,或者说高科技,正是前代科学的继续。在原始宗教时代,原始的人们也不是事事求神,至少是不能完全依赖神灵。他们也知道,要取得衣食,不能仅仅向神灵祈求,必须自己作出切实的努力。因而,原始的人类,不仅创造了原始宗教,也创造了原始时代的生产和生活的技术,发展了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认识。这类认识,不论今天看来多么幼稚、粗糙甚至充满错误,但这种认识以及由这种认识所得到的知识,属于科学的方面,而不属于宗教的方面,也是确凿无疑的。

理想信念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最大的存在意义就是告诉我们,观察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从实践开始,实事求是,不怕一切思想束缚,哪怕是曾经认为是正确的,后来被证明是行不通或不合时宜的,都要改正,只要我们的目标不变,采取何种形式都不重要。

补充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尤其是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其前身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

科学|信念,价值观,准则这些你都懂吗?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对理想涵义的理解,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生产力水平不同,社会实践的深度、广度不同,人们追求的目标也就不同。

第二,理想是人类特有的对自己生命活动的规划。人能够对自我实践行为的价值取向进行选择,从而来规划自己的生命活动、决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一种由客观的物质现象所决定的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也就是人生理想的确立和追求。

第三,理想是以客观现实发展的可能性来展示明天的现实,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科学的理想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以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来展示明天的现实。理想与空想、幻想不同。空想尽管也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但它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是不可能变为现实的。幻想虽然反映人们的一定需要和愿望,但一般离现实比较远,不表现为确定的努力追求的目标。理想是真的,又是善的,也是美的。

第四,理想植根于主体需要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人类是一个充满需要的特殊群体,而人类对需要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现实世界只能在相对意义上满足人的需要,而不能从绝对意义上满足所有人的全部需要。人始终存在着一种不断要求超越现实和自身不完善的强烈愿望,它激发着主体力求超越现实的时间和空间,跨越历史的界限,去探索和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很有幸的翻开这本关于NLP身心语言学的读本,

开篇作者就提出语言是我们标记体验的工具,语言反应了你的思维模式,你的世界观。所以说通过语言,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心灵上绘制了不同的地图。

这里引入一个关于“心理框架”的东西,指的是那些在互动中为思想和行为提供全面指导的关注点和方向。也就是说“框架”与特定事件或体验所认知的情景有关。

语言通过框架的形式来标记体验 。“时间框架”的设立,比如讨论十分钟与讨论一个小时其动力会截然不同。“结果框架”相对于"问题框架“使人更加专注于问题解决之道,更加的积极正面。作者在文中还提到的是通过连接词的形式来限制,比如说“ 我今天很快乐,但是我想这不会持续下去 ”与“ 我今天很快乐虽然我想这不会持续下去 ”这是两种不同的体验。所以说 留意言语中的连接词 ,面对领导我们也知道,“但是”之后一般不会有什么好事情。

框架理论是NLP身心语言的核心理论,转换信念的过程也就是换框的过程。一般意义上的换框是通过改变框架大小 ,情景换框,还有意义换框,把批评与批评者换框 ,整体来说你必须拓宽生命体验的广度与宽度才能够将各种框架信手拈来,运用同理心转换信念

①情景换框目标是认识到,特定行为在不同情景下用处,从而改变内在的负面反应。例如下雨这件事,对出行来说很糟糕,对于苦于干旱的人们却很好

②意义换框,探索外在行为的背后意图,将行为和自我分开,找出正面的东西,对意义进行解构。例如对于父母的反对,可能是他试图保护你免于一些不必要的伤害。

③批评式换框,批评家总是喜欢用总结式的判断下定义,“这太贵了”,“那不可能”。而换框步骤:1 找出批评背后的正面意图 2确保架构3将批评转为询问4帮助批评家成为顾问。 例如,这个计划不现实,先肯定对方关于解决问题正面的意图,改为你打算怎么执行这个计划。之前的句式也可以改为,我们要怎样支付它?你打算怎样让这个计划更加如意实施?

回应术的核心在于 意图与重新定义 ,每个行为背后在某些方面都有正面意图,回应意图比问题的表达更加具有建设性。重新定义的方式将对话者的判断置于反馈框架。将问题转换成结果和反馈,比如太贵了,结果框架为物有所值。

换框其实是“体验与判断”的重新归类, 依据人不同的注意力有不同的归类形式 :向下归类和向上归类,而横向归类是找出隐喻和比喻。

向下归类:我们称之为语言的“下切式思维”,我们表达的越具体,向下归类的程度就越大。将一个陈述分解为较小的片段,对原陈述或判断所表达的概括含义,从而创立出不同的或更丰富的观点。让我们思考原本标签的意义,从而回到“反馈框架”,把注意力放到人与过程上而不是分类。比如说“我不好看吗”“我的鼻子,眼睛,还是手,可至少我的头发还是不错的”

向上归类:我们称之为语言的“上推式思维”。上推式有时会伤人,比如说"你这个懦夫”总结的陈述往往是话题的终结,但是“向上归类”我们也可以使用的积极正面。对于负面标签“没有吸引力”归类为“与常规的标准不同”

横向归类:往往是我们接触新概念常用到的学习方式。我们用“太阳系”类比“原子的内部结构”,横向分类是要找到激发新的想法和观点的比喻。对于“没有吸引力”我们横向归类为“丑小鸭”,便又获得了积极正面的能量。

根据语言不同的归类形式,使得我们有了一套有力的工具来丰富,换框或者重新标记我们的世界地图,对于清晰的语言模型,可以设想我们大脑中的各种概念形成了类似网状或者说树状的地图。 对于语言来说这只是工具,和我们的体验一样一开始只是中性的。在信息的编码过程当中“认知过程,如语言归类、时间感知,表象通道、表达心理的问号,句号,惊叹号等一些非言语的东西,对我们的心理标记也会有影响。它问我们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意义。

看一下这个例子:

批评家:上个季度利润下降。糟透了!我们完了!

现实主义者:上个季度利润下降。我们曾经渡过一段很困难的时期,能做什么让我们“更精简”?

梦想家:上个季度利润下降。这只不过是路上颠簸了一下;我们已经走了最难的阶段,情况多半会好转。

体验给予我们意义,意义是由“心灵地图和实景”之间关系互动而产生的,不同的世界地图对不同的实景体验产生不同的意义。

对于 价值观 ,它是我们生活和动力源。价值观会影响人感知的情景做出的标记或赋予意义。它也是激励和说服他人的基础,是强有力的感知过滤器。而另一个 准则 ,是我们用来做决定和判断的规则依据。而二者并非同义词,价值观类似于核心准则。二个价值观相似的人,准则不同。可能成为冲突之源,创新之源。

首先需要“重新定义”链接价值观和准则 ,链接准则是横向归类的一种方式,使得其可以链接看似相反的价值观。例如"质量”与“创新”这两者向下归类换框成“不断提问”和“产生更好地选择”。

表达价值观所用的语言可能带来潜在的限制或冲突, 从而需要向下分类界定标准等同 ,标准等同是用来了解,是否满足了某一准则或价值观的具体感觉、行为实证或观察资料,它是实证的过程。链接价值观和准则达到的有效说服就是有这样的能力;识别他人的核心价值观,并通过向下分类配合他人的标准等同,来符合他人的核心价值观。如何探索符合自己的标准等同,一般他反映在我们的感性认识当中。所以说在生活当中留意那些让你感到舒服的体验,当时的话语,动作,声音,颜色,越清晰越好。

但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你完全确定你告诉了某人一些事情,但他们说你根本没有,而后你意识到你在内心重复过它,但实际上没有跟人谈起过。或者有些情况下,我们会怀疑自己的“名字”是不是写错了。

这就引出了下一个话题:现实检验策略,它是指一系列的内心的测试和内在准则。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说法,应该是属于意识的层面。它本质上是用来区分“幻想”与“现实”的策略。

由于大脑并不真的知道想象的体验与回忆出的体验有何差别。所以我们需要具体化我们真实的体验,检验一下我们的内在表象,识别想象和现实的差异性。

常见的现实检验策略有:时间点,使用五个感官,次感元,连续性,概率,情境(环境的细节),一致性(与价值观等),元记忆,解读线索。

想要说服一个人,则必须让它符合它的现实检验策略的准则,要让它跟你的内在画面、声音、感觉、所要求的特性一致。这也是故事能够大大提高说服力度的原因。

另一种说服的方式: 向上归类以识别和应用价值观与准则层次

价值观和准则通过识别其层次,对于个人或者团体,使得人们在特定的情景中行动有了优先级。比如说相对于“成功”有人重视“健康”,他便会围绕体育来安排他的生活。澄清价值观层次,对于成功的调解,谈判,沟通十分重要,价值观层次在说服他人和激励机制也扮演重要角色。

识别一个人的准则层次的主要方式,是找出我们所说的“反例”的过程,是不断提问的过程。了解人们又不同的准则(和准则层次),是解决冲突,管理差异性的本质所在。

不同层级的准则,常常在“自我”与“他人”之间游移,并随着深“层"体验的转换,逐渐接近核心价值观。 通常准则层次具体表现为:个人为他人行为层面的准则<自我能力方面<信念与价值观<自我认同方面的准则。寻找到最高层次的准则,并通过其激发标准等同,再跟随限制性的准则可以做出一个很合理的选择策略。

信念是除价值观和准则之外的架构体验和赋予意义的基本方式,信念是对我们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的评估和判断。它在不同行为和感知的层面上运作,通过连接我们的体验与价值观/准则,从而来影响对现实的体验和解释。而价值观必须通过信念和体验相连,才具有现实意义。 例如“成功需要努力工作”这个信念。

信念产生于大脑深层结构,他会引发体内基本生理功能改变和无意识的反应。例如当说谎者编织谎言,以致于谎言连自己都坚信,测谎仪也没有办法。信念也会使我们专注,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个领域,而过滤其他。

我们的许多信念在儿时受到了老师,父母,媒体等种种影响,也而正因为信念可以重构,身心语言学,就是通过换框和转换代替潜在的限制性信念。

对于限制性信念有三个方面:没有希望,无能为力,没有价值。更新信念则需要替换成对未来有希望,有能力和责任感,有自我价值和归属感。

如何更新限制性信念

限制信念的产生往往是为了实现某种正面的意图,而他没有回答“如何/怎样”式问题的结果。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怎样改变他的行为,他很容易建立一个信念,这个无法改变。”识别一个信念表述背后的正面意图和前提假设,是转换限制信念的第一步,然后拓宽信念相关因果链货“复合等同",再提供"如何做"的替代选择。最后,由于说鼓舞人心或限制性的信念,常常与重要他人的反馈和强化有关,所以借助那种塑造使命感和目标感的重要关系,使得其在身份上得到认同。

预期 ,预期与限制性的信念相关,预期是指的是对未来食物,行动,感觉做好准备,预料其发生的高度确定性。预期分为自我效能预期(能力)和结果预期。预期是围绕我们体验的有力框架。强烈的正面预期使人释放潜能。结合实际,我们可以看到写下具体化,简单化的梦想清单对我们的动力有很大的影响。预期也是我们基于未来的心灵地图,他影响我们的信念或判断,医学方面的“安慰剂效应”也是很好运用预期的强烈例证。

运用预期使用回应术模式的后果法, 对于限制性的信念,例如治疗精神病,与其攻击和挑战病人的信念,不如将他的信念从问题换框成利益。 因为回应,经验或行为,如果独立于情境之外是没有意义的。这是一个连续触发的过程。我们可以想象植入的信念和预期类似于植入的一个小程序可以将其带出困境。

在信念运行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遭遇:经验,相关支持,认知地图,所需工具等等瓶颈,所以要寻求最适宜的假定和预期。适度的运用量表的形式可以用来评估我们信念的可行性。另外运用“就像”框架可以强化信念和预期。例如“想想五年后,你与现在会有什么不同呢”

信念和信念系统的目标,是连接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体验和世界地图的其他部分。

信念常常用我们所说的“复合等同"A=B例如有钱意味着成功,或者“因果”IF A,THEN B,例如:早睡再起,身体健康。

对于复合等同,类似于横向归类,他的问题不在于是否找到正确的复合等同,而在于能否发现一种新的解释,提供更新颖的观点,更广的地图,新的解决问题的新的思维方式。

对于因果的观点是我们世界观的基础, 有些很有效,但不完全正确。爱因斯坦说:“我们感觉并不能实际感知到事物的“原因”, 我们只能感知到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另一件事情相继发生”。而我们看到的只是事件的顺序——“原因”则是我们自由选择的内在建构,来解释感知的关系。所以说理论可以通过经验来检验,但依从体验无法建立理论。 我们离决定和管理内心体验的那些真是重要关系和规则越近,就会离直接感知到的事物越远。或许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对于大脑,我们有着不可避免的盲点。

在因果论当中,原因按照,过去,现在,未来,自身。可以分成:促成的原因,限制性原因,终极原因,还有形式原因。形式原因与我们的语言心灵相关

信念将价值观和我们经验得到各方面相连。信念经常有连接词引出来,比如“因为","只要”,“如果”,“之后”,“因此”等等,“人们不关心我,是因为”

信念的目标,是在我们不了解现实的地方给我们指引。 所以说要达到目标,实现我们的价值观,我们必须相信某些事情可能发生,虽然我们对此并不确定。

对于价值观的审视,我们会发现常常用连接词 , 将一个想法和两一个想法连接起来例如:因为,在之前,在之后,当时候,只要,所以,与此同时,如果,虽然,因此等等他们把。 所以说用连接词做工具,强化信念的方法可以,选择一个价值观,然后系统地通过每个连接词来找出相关的支持性假设或设想。在这一个点上,仿佛有了成功学的模样。

对于信念的审视,也就是说用言语连接词,建立信念的信念,也用来强化其他信念。而当我们要挑战一个限制性的信念,我们需要用反例进行驳斥。从而建立更为复杂的可能性。

也正因如此人在一生当中会自然自发地建立或放弃成百上千和信念  压制信念并不是好的方法,而改变信念是一个自然的循环。

建立信念其实是一个提问的过程,开始质疑,是对已形成的问题框架和失败框架的信念替换。求知也正是一遍遍质疑的过程。而那些之前你所摒弃的信念也渐渐成了你的回忆,在你脑海中的历史陈列馆。

正如“知识在被使用之前只是一个传闻”,信念也是,信念和价值观只有与我们身体和内在状态相联结,才使我们获得力量。同样在运用一个信念后反应出的一个状态,你要随时记录,你要选择锚定积极正面的东西。

信念改变循环也是渐进的过程,比如说挫败——困惑——好奇——激励。同样的对于信念改变内在状态,非言语沟通也特别的重要。比如用肯定的语气表达“我能行”

我们的感官体验,为我们建构自己的世界观提供原材料,价值观为信念赋予意义,预期激励我们保持某些归纳或总结。我们的内在状态是我们生活经验的过滤器,也是行动的驱动力,是信念或总结的容器或基础,也为保持该信念的情绪能量。

文章背后还提到思想病毒是一种自我证明的“现实”,可以理解为自我证实的预言。它的信念前提假设是预设的,要想改变它,你需要识别思想病毒基于其他的信念和前提假设,让他们浮出水面,并加以检验,质疑,并探索,评估,换框。我们理解前提假设就是预置的基础程序。例如:“如果你真的关系你的家人,就不会让他们毫无准备你就的离开”

语言病毒的另一种关键因素是,自我参考和循环往复,两难境地

我们所追求的超越框架是建立关于信念的信念。其实是我们不断扩展心灵地图的过程。

对于语言,往往是实践要重于理论。这些只是本人基于此书的目前的一些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