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伦理的关系如下:

科学通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伦理并不具有像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共同性。从科学的评价标准来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是对地心说的革命,是科学的巨大进步。伦理的这种保守性、稳定性、滞后性与科学的进取性、快速发展性形成鲜明的对照。

科学促进伦理的变革,使伦理更好地适应科学和时代的需要;伦理引导科学的进步,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科学界有人担心伦理的规范和引导会不会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但实践充分表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伦理规范非但没

科学伦理道德包括哪几个部分?

科学伦理道德包括四个主要内容:伦理规范与道德传统、品德与自律、诚信与德行,以及民事行为与法律规范。

科学伦理学亦称科学道德学,是研究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规律,及人们在科研工作中的道德结构和道德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近几年新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研究的对象是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和人们在科学技术工作中的道德关系。

伦理道德是一种规范。尧新瑜在《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4期撰文指出,“伦理”与“道德”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但二者长期处于概念模糊和逻辑混乱状态,导致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名不正而言不顺”。作者通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以词源学为基础的三重比较:汉语言文化中的比较、英语文化中的比较、中西文化中的比较,进而得出结 论: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西学东渐”以来,中西“伦理”与“道德”概念经过碰撞、竞争和融合,目前二者划界与范畴日益清晰,即“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有着各自的概念范畴和使用区域。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既有自我的要求,又受社会的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和约束。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社会成为真正的理性社会,就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规范。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重要手段,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定共同构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内容。

科学伦理道德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道德传统与伦理规范的学习,对品德与自律、诚信与德行、民事行为与法律规范的知识的掌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道德品质和民事法律,引导学生自觉锤炼道德品质、恪守德行规范。

科学伦理道德的重点和难点是品德的特征、个体德行由他律到自律、诚信的当代价值、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什么是科学伦理?

维护人—自然—社会系统协调发展

访东南大学科学技术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陈爱华

编者按

科技与伦理:“能做什么”和“应做什么”的博弈

近日,英国《独立报》报道,日本病毒学教授河冈义裕利用H1N1流感病毒成功研制出一种超级病毒。据称,这一病毒一旦泄漏,人类将毫无抵抗能力,恐酿成大灾难。英国皇家学会前主席罗伯特·梅教授认为,这一工作完全疯狂、极度危险。哈佛大学教授马克·利普西奇也对此表示担忧,“即便在最安全的实验室中,这也是危险行为”。

这一事件再次引起人们关于高新科技发展背后伦理问题的激烈争论。近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高新科技一方面成为各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和国际科技竞争的焦点;另一方面,也因其对自然、人和社会的可塑性具有未可预见的深远后果,使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研究始终伴随着科技研究进程。如何协调高科技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发展规律?高新科技与伦理之间究竟该保持何种关系?本期“学海观潮”邀请多位学者对此进行深入解读。

现代人一方面受益并依赖于高科技发展带来的高效率、高收益的生活,另一方面却始终对其保持高度警惕。科学家关于科技伦理的思考也不断遭遇新兴科技发展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科技与伦理,双方如何冲突、博弈、调适?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东南大学科学技术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陈爱华教授。

“能做”与“应做”的矛盾

《中国社会科学报》:美国圣母大学约翰·莱利科学、技术和价值研究中心曾发布《2014年科学技术领域中将出现的伦理困境和政策问题》报告,您如何看待其预测的未来十大科技伦理问题?

陈爱华:这份报告提及的科技伦理困境,主要关涉以下几对科技伦理关系:科技与人的伦理关系、科技与社会的伦理关系、科技与动物的伦理关系、科技与环境或者说是生态的伦理关系。

其中,关涉科技与人伦理关系的包括数据芯片植入:我们还有个人隐私吗?伴侣机器人:改变人类互动的价值观?神经增强方法:人类在何处越界?人机交互:重新定义“人格”?关涉科技与社会伦理关系的包括犯罪预测警务:是否需要惩处潜在犯罪?机器人执法:何时需要人类的判断?虚拟货币:是否会助长违法行为?太空产权:私人公司有哪些权利?关涉科技与动物伦理关系的包括机械化有机体:将动物当成玩具?关涉科技与环境及生态伦理关系的包括气候工程:如何加强环境正义?

我认为,导致上述伦理困境的原因尽管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特点,但归结起来主要凸显为“能做”与“应做”的矛盾,或者说是科技活动主体在“能做什么”与“应做什么”的选择中产生的伦理冲突。这实际上是康德“问题式”再现。

《中国社会科学报》:怎样理解康德“问题式”再现?

陈爱华:康德曾发人深省地提出:“我能够认识什么?”“我应当想什么?”“我能够期望什么?”“人是什么?”

在康德看来,前三个问题从属于最后一个问题,即“人是什么”。康德在解读“人是什么”时指出,“人乃是唯一的自然物,其特别的客观性质可以是这样的,……在他里面又看到因果作用的规律和自由,能够以之为其最高目的的东西,即世界的最高的善”。康德认为,道德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泉源,尽管合乎责任原则的行为并不必然善良,但违反责任原则的行为却肯定是恶的。对人来说,尤其对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来说,责任具有一种必要性。它能促使主体排除来自爱好和欲望的障碍,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恪守自己的职守,彰显德性的力量——把责任的“应该”转变成“现实”的力量。

科技发展是向科技伦理生成的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报》:历史地看,科学技术与科技伦理之间的关系呈何种发展态势?

陈爱华:纵观科技发展史,科学技术发展与科技伦理密切相关。恩格斯在探索科学的起源时曾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而科技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与每一时代人的需要密切相关。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札记[科学历史摘要]》中叙述了科技最初的发展历程,“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经绝对需要它。天文学只有借助于数学才能发展。因此也开始了数学的研究。——后来,在农业发展的某一阶段和在某个地区(埃及的提水灌溉),而特别是随着城市和大建筑物的产生以及手工业的发展,力学也发展起来了。不久,航海和战争也都需要它。——它也需要数学的帮助,因而又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当代科技发展与造福人类、维护人—自然—社会系统协调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信息、网络、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取得了长足发展,满足了人们交往多元化、信息化、高速化需求;另一方面,交通、建筑、能源、材料等高新技术崛起,不仅推进了人们衣食住行及文化需求的量的增长,且促进了其质的提升。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紧张,特别是土地、能源、资源的匮乏等人—自然—社会伦理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协调人—自然—社会复合性的多重伦理关系已成为当代科技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科技发展是向科技伦理生成的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存在一个过程。

陈爱华:是的。科技活动主体对其认识经历了自发(自发而非自觉意识到按照科技客观—自身发展的逻辑)—自主(按照科技活动主体自身的兴趣、偏好的逻辑)—自觉(自觉意识到了科技客观—自身发展的逻辑,整合科技活动主体自身的兴趣、偏好)的过程,因而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也经历了肯定(自发地将科技发展与人的需要联系在一起)—否定(仅看到科技自身发展,忽略了与人—社会需要的内在联系)—否定之否定(意识科技发展与人—社会需要的内在联系)的曲折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报》:《科学家宪章》是否可以看作是近代以来,科学家道义自觉、责任自觉的里程碑?

陈爱华:《科学家宪章》中关于科学家义务的规定有以下6条:要保持诚实、高尚、协作精神;要严格检查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受雇时须了解工作的目的,弄清有关道义的问题;用最有益于全人类的方法促进科学的发展,要尽可能地发挥科学家的影响以防其误用;要在科学家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精神上协助国民和政府的教育,不要使它们拖累科学的发展;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公民精神作出贡献;重视和发展科学技术所具有的人性价值。

这些不仅规约着科技发展向科技伦理生成,且是科学家共同体达成的共识。

《中国社会科学报》:高新技术的出现,常伴随伦理上的巨大不适,但若因此完全拒绝这些新技术,我们可能会丧失许多为人类带来巨大福利的机遇,甚至与新的发展趋势失之交臂。

陈爱华:我认为“过于强调伦理,会束缚科技向前发展”的观点,正是对“科技发展是向科技伦理生成的过程”认识不足而产生的误识。法国哲学家兼科学家让·拉特利尔认为,现在的科学研究越来越多地不是旨在解决严格意义上的科学问题,而是利用科学知识、方法和技艺来创造新的工业,为经济建设提供新的资源,制造新式军事武器,或服务于区域或国家的发展规划。

海德格尔在《科学与沉思》中说,现代科学“以一种愈来愈决然、但却愈来愈不引人注目的方式锲入到生活的所有组织形式之中:锲入到各种工业、经济、课堂、政治、战争、政论之中”。

可见,现代科技,无论是研究还是成果应用,都不再是与价值即科技伦理无涉的范畴或现象。亚里士多德曾在《尼可马克伦理学》中指出,“德性不仅产生、养成与毁灭于同样的活动,而且实现于同样的活动”,而“造成幸福的是合德性的活动,相反的活动则造成相反的结果”。因此,“科技发展向科技伦理生成”是科技发展的历史选择,是让科技发展造福人类,促进人—自然—社会伦理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应然选择,也是科技活动主体的道德责任与历史使命。

构建科技伦理应然逻辑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科技的“功利效应”与伦理的“道义效应”导致了价值观念上的冲突与博弈、调适与坚守。您认为,应如何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科技伦理,以解决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陈爱华:科技的“功利效应”与伦理的“道义效应”,均表现为科技发展中不同伦理价值取向,两者的冲突与博弈、调适与坚守是科技伦理价值论研究的内容之一。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受资本逻辑操控,后者遵循科技伦理的应然逻辑。

就资本逻辑而言,其实践层面的逻辑表现为——以“经济理性”为原则、以利润为动机,把科学技术、自然资源、人的创造能力等要素仅作为资本积累手段;其价值哲学层面的逻辑表现为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一切以本位的利益获得为价值取向来权衡或主导科技发展方向,不考虑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科技与自然、科技与人、科技与社会的伦理关系均处于紧张状态。

为了超越资本逻辑对科技发展的操控,科技活动主体必须遵循“伦理的‘道义效应’”的科技伦理的应然逻辑。

《中国社会科学报》:要解决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伴生的伦理困境,除了构建科技伦理,您认为还需要做什么?

陈爱华:在我看来,还必须构建科技伦理应然逻辑体系。不仅要关注科技活动个体道德规范的构建与完善,更要注重科技共同体集体行动的伦理调控。因为有重大而长远影响的科技活动,一般都汇聚了多学科、多元科技共同体的集体行动,仅强调科技共同体及个体对于应然逻辑的伦理规范的自知、自觉,对于自身道德行为的自律、自省还不够,还需制定相关的、具有道德他律性的制度伦理机制、监督伦理机制、问责伦理机制,以引导和约束科技共同体集体行动与科技个体的认知和行为。

记者 唐红丽

科研伦理的起源?

科技伦理

科技伦理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研究者指出,科学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科技伦理,这个过去非常陌生的词汇,近年来频频出现在科技类报刊和网站上。而事实,科学道德问题一直与近代科技进步形影相随。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科技伦理为什么如此值得我们关注,它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详见百度百科

科技伦理是内在自生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的。( )

科研伦理是指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受试者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

中文名

科研伦理

本质

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

关注重点

道德品质、道德修养

问题

滥用科研经费

伦理论证

反对生殖性克隆(克隆人)研究

定义

科学研究活动本身涉及到伦理道德,身处象牙塔的科研人员也会成为道德主体,科研活动也会成为道德研究之对象。科研人员应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的行为准则或规范,及时调整自身与合作者(包括其他科研人员、资助者、受试者、社会公众/消费者)、科研人员与物(包括试验动物、生态环境等)之间的关系,合乎伦理地开展研究工作。这就引出了“科研伦理”和“科研道德”两个新的概念。鉴于“伦理”与“道德”的细微区别,“科学伦理”和“科学道德”的含义也各有侧重。

科学研究是一种涉及到科研人员、科技辅助人员、课题资助者、受试者/病人、社会公众/消费者、政策制定者等诸多活动主体的社会活动。身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复杂社会人际网络中的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要获取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尊重隐私、公正地分配负担和收益,研究方案要有可接受的“风险-受益比”,规避潜在的经济利益冲突,合乎伦理地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辨析

“科研伦理”和“科研道德”之间的区别如下

内容 科研道德 科研伦理

1、关注重点

科研人员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机构的利益冲突及其后果

科研行为本身的动机、行为过程、后果

2、科研课题设计、申报中的问题

弄虚作假,违反诚实、客观等原则,骗取科研资源

课题研究潜在的生态风险、人身伤害、有无研究价值

3、科学研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剽窃他人成果、篡改实验数据或杜撰。滥用科研经费

在涉及到人的科研中,违反了尊重、不伤害、有利和公正等伦理原则;或在科研活动对生态环境及人群造成较大的风险或灾难

4、科研结果及运用中常见的问题

署名不当、隐瞒不利结果、一稿多投、侵犯或损害他人著作权,有意不准确报告结果

泄露个人或群体可识别的信息、侵犯隐私权、利益分享不公、没有按承诺保守机密

5、底线的界定

背离了基本的学术规范,出现严重的科研不端行为

严重违反了一个或多个基本伦理原则并导致恶劣的影响

6、社会责任

对纳税人、资助者和政府负责

保障受试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

7、建设重点

科研诚信建设

伦理审查能力建设

伦理论证

科研伦理案例-1 反对生殖性克隆(克隆人)研究的伦理论证

克隆研究分“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两种。前者是要克隆并培育人体所需要的器官,因而受到的伦理质疑较小;后者就是俗称的克隆人,得不到伦理辩护。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均表明立场要禁止有违人类尊严的任何形式的克隆人。中国政府也明令禁止进行生殖性克隆人的任何研究。

国际社会反对生殖性克隆的论证可归纳为如下6种:

①克隆性生殖是一种较低级的无性生殖,它要求基因程序在短期内重编,万一发生程序上的差错和缺失,会对克隆人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

②克隆人在遗传基因上几乎完全相同,从而导致不同克隆人的个性丧失。

③克隆人将可能扰乱正常的伦理定位,危及家庭幸福。

④如果像产品那样批量克隆人,那将是对人的权利和人的生命尊严的亵渎;

⑤生殖性克隆技术的应用会滑向优生运动;

⑥科学家不应“扮演上帝”。在上述反对生殖性克隆的伦理论证中,“不伤害”和“尊严”最有说服力。

科技伦理是内在自生的而不是外部强加的。( )如下:

摘要: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同时,其矛盾也逐步显现。其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和广泛化。我们应该科学客观的看待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同志曾指出:“在二十一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科技伦理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科技伦理道德的研究,指导科技伦理道德持续深入地发展。

关键词:科技;伦理。

1科技与伦理的关系。

科学通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伦理并不具有像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共同性。从科学的评价标准来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是对地心说的革命,是科学的巨大进步;但从中世纪欧洲的伦理观念来看,却违背了《圣经》的教义,不适当的伦理标准阻碍了科学的进步。

伦理的这种保守性、稳定性、滞后性与科学的进取性、快速发展性形成鲜明的对照。科学促进伦理的变革,使伦理更好地适应科学和时代的需要;伦理引导科学的进步,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科学界也有人担心伦理的规范和引导会不会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但实践充分表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必要的适当的伦理规范非但没有背离科学自由的原则,反而促进了科学顺利健康的发展。

2关于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的理论研究。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看法,总结为以下四种观点:

(1)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等同论。这种观点认为,知识就是道德,道德也是知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本身就是道德行为,反之,愚昧无知或盲目迷信是与道德无缘的。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知识与德行统一起来的人。他认为,“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美德作为一种善,属于知识的范畴。知识使人变得明智、就会有美德,相反愚昧无知是导致恶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