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蛋角煲的做法:

材料:猪肉,冬菇,花生,鸡蛋数颗,白菜,葱花等。

1、将猪肉、冬菇、花生剁碎成粒;下油锅翻炒至熟透,加盐调味,作为馅料。

2、将鸡蛋打散,准备待用。

3、平底锅上下薄油,下适量的蛋液,迅速加入小勺馅料,在蛋液为凝固前用筷子将蛋皮翻折,将馅料包住,形成类似饺子形状的蛋角。

4、重复步骤3,蛋角翻折好后需稍加煎煮,至表面金黄。

5、砂锅中放入白菜,下水、油、盐,将煎好的蛋角放入砂锅中焖煮五至十分钟。出锅前撒上葱花

客家蛋角煲的正宗做法,如何做蛋角好吃 最正宗的做法

金蛋角煲的做法:

主料:猪肉250克、鸡蛋4个

辅料:白萝卜1根、带子10粒

调料:食盐5克、酱油5克、葱5克、姜5克、蒜3瓣、生粉5克、植物油1汤匙、香菜1棵

步骤:

1、带子洗净,用热水浸泡一个小时以上,在碗里放入1匙生粉加入两匙水浸泡,不用搅拌,把猪肉剁成肉泥,加入泡软的带子剁碎混合均匀,浸泡过带子的水留着待用;

2、把葱花加入肉泥,放适量的盐和少量的酱油拌匀,放着腌制10分钟,4只鸡蛋;

3、用筷子搅拌,拌至起泡,加入倒掉水分的生粉,拌匀,用过滤网过滤一次;

4、炒锅里放入少量的植物油把肉馅炒香,铲起待用;

5、热油锅里放入一勺的蛋液,把炒过的肉馅放在蛋液中间,趁蛋液未凝固前将另一边蛋皮翻过来盖住肉馅,做成饺子形状。蛋角一只一只煎好,待用;

6、白萝卜去皮洗净,切块,烧热砂锅,放入油爆香姜片和蒜子,再放入白萝卜块;

7、并倒入浸泡过带子的水,盖上盖子把萝卜焖10分钟;

8、把煎好的蛋角放在白萝卜上面,盖上盖子煮沸即可食用时撒上香菜做装饰。

客家蛋角煲的做法步骤图,客家蛋角煲怎么做

食材
瘦肉200g
鸡蛋4个
油适量
盐适量
生粉适量
糖适量
生抽适量
姜容适量
豆角四条适量
制作时间:30分钟-1小时
用餐人数:
步骤
1
瘦肉搅碎,下适量盐、生粉、生抽、糖、花生油、姜容腌10分钟
2
豆角切粒拌到腌好的肉碎中
3
蛋四个,把蛋用筷子打开,打到起泡就好了。
4
用汤匙量一汤匙的份量下锅煎,汤匙的大小决定了蛋角的大小,我喜欢包小点的,因为考虑到方便家里的小孩子。
5
肉馅放在蛋的中间,用锅铲向外铲的方向包住肉馅,成一个半孤形状。
6
成形后,用锅铲轻轻压一下蛋角,令它不容易变形。
7
煎起的蛋角,里面的肉还没熟的哦!
8
还要再下锅加水再煮十分钟,水要没过蛋角,这样才能保证肉馅完全熟透。
9
完成!一煲客家煎蛋用就完成了,200g瘦肉、四个蛋、四条豆角就煎了三十二个蛋角。

帮我翻译几个菜名

We have Fried sea
Bamboo frozen soil,
Line paste,
Fried food fruit,
Food bravery stew small clam
Small gold lotus stew
Bale cow ribs
Flesh
White-hot shrimp,
Dry fry meat crab
Tea mushroom fry bacteria
Bacteria ribs
Hall Fried ribs
Fleshy foam sea cucumber pot
Cucumber soup soup meat
Screw slice stew Muscovy ducks
HuaiShan stew big bone soup
Melon mince surface hand
Red mushroom drain line
Lor mee line
The soup bake lobster
Iron yellow beef
KongXinCai iron
Black agaric fry asparagus
Stir-fried guangdong vegetables
Garlic fry longfeng dishes
Cool lotus flower fry chives
Hakka egg Angle pot
Asparagus pot intestine

客家菜怎样做才好吃?

粤菜即广东菜,由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特色菜点发展而成,是起步较晚的菜系,但它影响深远,港、澳以及世界各国的中菜馆,多数是以粤菜为主。粤菜注意吸取各菜系之长,形成多种烹饪形式,是具有自己独特风味的菜系。
广州菜清而不淡,鲜而不俗,选料精当,品种多样,还兼容了许多西菜做法,讲究菜的气势、档次。
潮州古属闽地,故潮州菜汇闽粤风味,以烹制海洋菜和甜食见长,口味清醇,其中汤菜最具特色。
东江菜又称客家菜,客家为南徒的中原汉人,聚居于东江山区,其菜乡土气息浓郁,以炒、炸、揭、焗见长,俗称的客家菜常以梅州客家人所用菜谱,但除东部的梅州外,广东北部韶关、清远南部深圳、西部茂名等地均有客家人。
粤菜总体上特点是选料广泛、新奇且尚新鲜,菜肴口味尚清淡,味别丰富,讲究清而不淡,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有“五滋”(香、松、软、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别。时令性强,夏秋讲清淡,冬春讲浓郁,有不少菜点具有独特风味。
粤菜著名的菜点有:鸡烩蛇、龙虎斗、烤乳猪、东江盐焗鸡、白灼基围虾、烧鹅、蛇油牛肉、广式月饼、沙河粉、艇仔粥等。 现介绍几种常见客家菜做法,有条件也可试试哦。 1、咸菜焖猪肉主料:咸菜(最好是客家咸菜)半斤、五花肉一斤、蒜仁、胡椒粉、味精、油、盐、清水少许制作过程:先将五花肉切成小块,肥的部分放入热锅煎3分钟,然后将算仁拍碎后放入锅中,后将其余猪肉放入锅中热炒,加少许盐后,将肉盛起; 将算仁(蒜头的客家话叫法)拍碎后放入锅中,将咸菜切成小片后放入锅中热炒3分钟后,加如刚才炒熟的肉,加少许水,加入胡椒粉后,盖锅煮2分钟,后加入少许味精、盐。 2、酿茄子 【原料】:
茄子500克,猪肉100克,植物油500克,(实耗75克),酱油35克、料酒5克、味精1克、淀粉30克。
【制法】:
1.将猪肉冼净剁成末、茄子切成0.3厘米厚的片,两面剞成横竖花刀、葱、姜、蒜均切成末,淀粉用水泡上。
2.将炒锅放在旺火上,倒入植物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茄片炸透、捞出控去油。炒锅放回旺火上。放入少许油,待油烧热时,放入肉末煸炒,加入葱末、姜末、酱油10克、料酒,勾芡做成馅。
3.炸好的茄片,每两片中间放入肉馅、码在碗内,上笼用旺火蒸分钟,合在盘内。
4.将炒锅放在旺火上,放少许油,加蒜末、酱油25克、味精、高汤,用水淀粉勾成流芡,放点明油、浇在茄子上即成。
【特点】:汁芡光泽、雅丽大方,质地软烂鲜嫩,滋味浓香。 3、酿豆腐【基本材料】
〖主料〗:板豆腐、瘦肉、鱼肉、虾米、咸鱼肉、白菜
〖辅料〗:葱、姜
〖调料/腌料〗:麻油、胡椒粉等【制作过程】
瘦肉、鱼肉分别剁烂,虾米浸软切幼,咸鱼切幼,葱切粒。将各材料放大碗中,加入调味料搅至起胶待用;
白菜摘好洗净,放入油、盐、滚水中灼熟盛起;
豆腐冲洗滴干,一开四件,用匙羹挖去少量豆腐,洒上少许生粉,酿入鱼肉,放入油镬中煎至微黄色盛起;
烧热瓦锅,下油一汤匙爆香姜片,加入上汤煮滚,放入白菜、豆腐滚片刻,下芡汁炒煮,滚即可原煲上桌。 【备注说明】
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称,中原人“衣冠南迁”到这里,不但带来了读书皆上品的风气,也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黄色,把猪肉、鱼肉做成的馅“酿”入其中,放进葱花、香油,盛在鸡汤瓦煲内焖着,直到香气四溢。想来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时无麦可包饺子,才创出如此美味。 4、梅菜扣肉梅菜扣肉,以肥而著名。如果你正在节食减肥,这个菜可不适合你。 一般第一次品尝此菜的人,都会因为它的肥腻而止筷。然而当你大胆地咀嚼一块,满嘴流油的时候,你会感觉他绝对没有红烧肉那么的肥腻。梅菜吸油,五花肉又会带着梅菜的清香 ,梅菜和肥五花肉的搭配真的可以说是合味(客家话)。1、带皮五花肉一大块,烧开水,放进去煮至用筷子能插入,取出。用叉子在肉皮表面上扎小眼,扎得越密越好,这样炸出来的皮才会蓬松,趁热在肉皮表面上抹点老抽。2、油里放多多的油,烧到七八成热(油面上的青烟向四周扩散,油面平静),把整块肉的皮朝下放入锅中炸。最好用锅盖盖上,以免油溅出烫伤了,转小一点火,把肉皮炸黄捞出沥干油。3、把整块肉肉皮朝下放入水中浸泡,泡到表皮软软的取出沥干水份。4、把炸好的肉切成件,每件大约0.8厘米厚,皮朝下,在碗里排好。5、梅菜洗净,漂净沙子,切碎。烧热炒锅,白锅(就是不放油)炒干梅菜,盛出。6、取一小碗,加南乳两块,白糖、老抽、生抽、米酒、八角粉、盐等用少许水调均,按自己口味调好味,锅里放油,烧热,爆蒜茸,下梅菜炒,将碗里的汁倒入,烧开。煮好后,倒入装肉的碗内,把碗放在高压锅里,上气蒸半个钟头左右,到肉变软可取出。7、取一碟子扣在碗上,倒转过来,将碗里的汁倒出来,烫些青菜围边,取出碗。汁下锅再调一下味,加点鸡精,麻油,用水淀粉勾一点薄芡,淋在扣肉上,大功告成!小注:
1、调味时汁里还可以加一个辣椒或酸梅(话梅亦可,要甜的)三个,有一点酸酸辣辣的很开胃,还解腻。
2、扣肉做好了隔顿再吃比较入味。垫底的梅菜浸在油汁中,吸掉油腻,就着白粥很开胃。 5、客家盐焗鸡 盐焗鸡是客家宴会上常用的名菜,用嫩鸡作原料,将鸡宰杀,去内脏,洗净,凉干,不切块,然后把整只鸡用草纸包好,煨有炒过的热盐中用文火�熟。盐�鸡肉嫩,味香,清润滋补。[所需材料]材料:鸡 1只 (约3斤) 粗盐 3斤
纱纸 1张 钖纸 1张
[烹饪过程]1. 鸡洗净抹干,吊起风干至越干越好。
2. 将两只鸡脚从尾部插入肚内,用纱纸包好,以牙签穿过鸡颈及鸡尾固定位置,以防纱纸散开。

客家菜菜谱大全

客家人是中原南下的移民,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迁至岭南山区后,完整地保留了中原的语言与饮食习惯,我总结了客家菜大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精选、整理,供喜欢客家菜的朋友们参考。

客家菜菜谱一:酿豆腐

材料:

板豆腐、3/7开肥瘦肉、鱼肉、虾米、咸鱼肉、白菜、葱、姜、麻油、胡椒粉等

做法:

1、猪肉、鱼肉分别捣成肉酱,虾米浸软切幼,咸鱼切幼,葱切粒。将其它各材料放大碗中,加入调味料搅至起胶待用;

2、白菜摘好洗净,放入油、盐、沸水中漉熟盛起;

3、豆腐冲洗滴干,一开四件,用箸只(筷子)夹开一条罅酿入馅酱,放入油镬中煎至微黄色盛起;

4、烧热煲钵,下油一调羹爆香姜片,加入上汤煮沸,放入白菜、豆腐滚片刻,下芡汁滚即可原煲上桌。

附注:

中原“衣冠南迁”的客家人,不但带来了读书皆上品的风气,也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煎成金黄色,把猪肉、鱼肉做成的馅“酿”入其中,放进葱花、香油,盛在鸡汤瓦煲内焖着,直到香气四溢。想来到了蛮荒之地的客家人一时无麦可包饺子,才创出如此美味。

客家菜菜谱二:麻包袋(酿油豆腐)

材料:

油豆腐、猪肉、芋泥、虾米、水发香菇

调料:

姜末、葱末、黄酒、麻油、胡椒粉、盐、味精、豉油各适量

做法:

1、芋头蒸熟制成泥。

2、猪肉、虾米、冬菇一起捣碎,芋泥和其他配料一起搅拌均匀,酿进油豆腐里面,落油镬中炸一下,再放入豉油烧至熟透即可。

附注:

在粤北地区说麻包袋,但一般叫酿油豆腐,拿来打火锅也是不错的。

客家菜菜谱三:酿苦瓜

材料:

苦瓜500克,五花肉250克。

调料:

糯米、冬菇、料酒、花生油、水淀粉、葱末、姜末各适量。

做法:

1、将苦瓜去瓤,洗净,切3厘米圆墩;五花肉捣成酱,加入盐等调料拌匀备用。

2、将苦瓜墩空心填满肉馅,摆入盘内,入笼急火蒸熟,取出备用。

3、炒锅注油烧热,下入葱姜末爆镬,加入鲜汤、盐、料酒烧开,用水淀粉勾芡,淋上熟油,浇在苦瓜上即成。

附注:

客家地区端午节的应节菜,苦瓜刚刚出身。也可以用煲钵来煲。

客家菜菜谱四:酿茄子

材料:

茄子500克,猪肉(一刀落)100克,植物油500克(实耗75克),豉油35克,料酒5克,味精1克,淀粉30克。

做法:

1、将猪肉冼净捣成酱、茄子切成0.3厘米厚的片,两面剞成横竖花刀,葱、姜、蒜均切成末,淀粉用水泡上。

2、将炒镬放在旺火上,倒入植物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茄片炸透、捞出控去油。炒镬放回旺火上,放入少许油,待油烧热时,放入肉酱煸炒,加入葱末、姜末、豉油10克、料酒,勾芡做成馅(酿酱)。

3、炸好的茄片,每两片中间放入肉馅、码在碗内,上笼用旺火蒸分钟,扣在盘内。

4、将炒锅放在旺火上,放少许油,加蒜末、豉油25克、味精、高汤,用水淀粉勾成流芡,放点明油、浇在茄子上即成。

附注:

酿苦瓜、酿辣椒、酿茄子合称为酿三宝。

在贺州,酿菜也很平常,但一般叫菜花酿、豆芽酿、茄子酿等等。

客家菜菜谱五:酿腐卷

材料:

腐皮、猪肉、马蹄、糯米粉等

做法:

腐卷皮用酿酱卷成圆柱形,腐卷皮接口用糯米粉水粘好,然后用油炸成金黄色。

附注:

一般来说现在都是以买为主,所以不详细讲。类似的有烧肝花、炸春卷。

这个是家庭式的版本:

1、冬菇浸软去脚,揸干水,蒸10分钟,切丝。

2、笋肉洗浸切丝,揸干水。

3、下油2汤匙,爆透笋肉,下冬菇、甘笋炒匀,埋芡。加入芫荽炒匀,待冷备用。

4、把腐皮改成约5寸方形,每张腐皮搽匀汁料,放入适量馅,包密成长方形,用粉糊封品。

5、下油烧热,油要多些,放下腐皮卷,半煎炸到金黄色,原件或切件上碟

客家菜菜谱六:煎蛋角

材料:

鸡蛋(若干个)、前胛肉(200g)、葱(四根)、冬菇(5个)、马蹄(3个)。

做法:

1、把前胛肉(去猪皮)、冬菇(去脚水浸软)、葱头、马蹄(我忘记买了)一起剁好,加适量盐调好味。

2、打好鸡蛋,加适量盐搅拌均匀。可以先用少一点的蛋,看馅的多少下料。

3、起油镬,放两匙羮蛋液煎。记住:一定要关小火,不然做唔赢手脚。

4、在中间的蛋还没有熟的时候放适量馅下去。

5、接着用镬铲铲起半边覆过去,两面翻煎一会。

6、煎好的蛋角铲进煲钵,加适量的沸水,撒一点葱花,用文火煲沸即可。

附注:

煎蛋角就是酿蛋角,又喊酿春、春角煲等等。客家传统家常菜,符合客家人“好食捞大角”的要求。

客家菜的鸡类最有名的就是盐焗鸡了,有天下第一鸡之称。其它的还有白斩和田鸡、家乡水煮鸡、清炖鸡等等。水晶鸡是近年河源客家菜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