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定要冷静:在课堂上无论发生多大的突发事件,教师一定要学会冷静,自己绝不能乱了手脚,不知所措,站着发呆,冷静是处理好突发事件的首要要求,自己都慌乱了,还怎么能处理突发事件呢?教师更不能发火,发火发怒处理事情都不会如人意的,反而会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和后患。

2、迅速判断事件轻重:教师对突发事件的影响,头脑中要迅速的能够判读出轻重缓急,影响范围较小,没有干扰到上课的,该怎么处理,影响大的改怎么处理,教师要心中有数。

3、影响小的冷处理:影响比较小的突发事件教师要冷处理,就是不

如何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 29

诀窍一:热处理

热处理是教师对一些突发事件刚发生时就抓住时机,趁热打铁或正面教育或严肃批评,“长善救失”、“扬正抑邪”。记得有一次,天下着大雨。我正在教室给同学们上语文课。突然,教室门“砰”的一下被推开了,一个从头到脚都被淋湿的中年妇女闯进了教室,她仿佛没有看见我一样,径自走到后排一个男生桌前大声说道:“明明,今天雨好大,这把伞你拿起来,放学后早点回去。”她的这一举动使全班同学都愣住了,随即教室里便哄堂大笑起来。我等那位妇女走出教室后,便在黑板上写下了“伟大的母爱”,借刚才送伞一事对同学们进行教育,让他们知道母亲对儿女的疼爱和期望,教育他们要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更要为父母而刻苦学习。同时,也通过这件事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像以上这种热处理方法需要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当机立断,迅速采取对策,这样既有效解决了事件,又使学生在思想上引起了震憾,留下深刻的印象。

诀窍二:冷处理

冷处理是指教师对突然发生的事故采取冷静、冷落的方式,暂时给予冻结,仍按原计划上课,等到下课后对学生做处理。这种方式一般用于处理学生的恶作剧问题上,教师对这种事见怪不怪,不惊奇,不慌乱,也不追究谁干的,也不批评。冷处理的方式使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来了解事件真相及根源,把问题处理得更恰当。冷处理需要教师凭自身的意志力,克服对某些学生的反感情绪,用理智战胜无益的激情和冲动。

诀窍三:宽容法

教师对学生突然出现的恶作剧或危害性不大的问题,该宽容时要宽容,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机智地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对待学生没有同情,他们就变得没有同情,而以应有的友情对待了他们就是培养他们友情的手段。”课上发现某学生在写其他学科的作业。可以走过他身边,轻轻敲一下他的课桌,示意他停下来。回到讲台继续讲课,并注意该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有需要提问的问题,可以向他提问,促使他保持注意力。课下,可找他私下谈一谈,告诉他这样学习不是好习惯,付出同样的努力却不会取得好效果。这种处理方式,既不会专门占用时间,也不会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轻而易举,效果理想。

诀窍四:因势利导法

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激起了学生好奇心,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想让学生重新回到教学目标上产生困难时,可以随时挖掘突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有一天我正在上课,突然飞进一只小蜜蜂,一个女学生惊叫“蜜蜂”。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这时,我傻眼了,学生都在看小蜜蜂,还有的离开座位用书去打它。我把课停了下来,打开门窗,把小蜜蜂放出去;接着就跟学生们说蜜蜂是益虫,它采蜜给人类吃,而且他们是勤劳的化身,我们应该放它回大自然去;然后幽默的说:连小蜜蜂都想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了,可见学习本身是很有趣、很有吸引力的;让我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吧!接着继续上课。

诀窍五:寓教于喻

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太丰富,对许多问题的认识缺乏切身体验,但只要把道理讲透,学生还是能理解接受的。教师用形象的比喻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引起兴趣,还能增加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

诀窍六:“爆炸式”教育法

爆炸式教育主要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严重破坏性行为,采用大刀阔斧的处理方式。例如:在一节体育课上,两个学生为争篮球打起来,一个骑在另一个学生身上,卡住他脖子时,教师就应该赶到现场,命令其“住手!”一边拉开他们,一边义正严辞地批评他们,平息风波。像学生中的这类激化的矛盾,已经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的行为,不容教师慢声细语,该有张飞“喝断长坡水倒流”的气势,勇武果断地命令其住手,让学生绝对服从,没有任何解释的余地,一旦学生态度老实,再循循善诱,进行心平气和的说服教育。这种“爆炸式”教育法不可不用,但不可多用,不可滥用,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用得恰到好处。

通过对课堂突发事件的较好处理,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

遇到突发事件时,要因势利导,把突发问题当作课堂资源来利用。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产生许多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并不是如老师课前所想的。教师要看准学生思想的症结和可能的走向并随时调整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轨道。

在课堂中出现意想不到的意外,无法回避时,就应该认真面对,用你的真诚换取学生的理解。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更应该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

任何时候都要给学生留足自主思维的时间和空间。相信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分析和解决部分问题,让他们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比教师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首先,轻轻的来了,就让它悄悄的走。对于个别学生的走神、开小差,小声讲话等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注视、停顿或走到学生身边去,引起个别学生的注意,暗示他:老师已经注意你了,请你改正,这样对整个课堂没有多大的影响,其它的的学生也不会因老师的发火而打断他们的思维。其次。让调皮的小麻雀来回答问题,并和他开个玩笑对于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休息、做其它事时,可以让他回答教师的问题,这个时候你对他提问,他正常情况下是回答不出来的,这时学生已自然会停止自己的违纪行为,教师的目的已达到了,也就不要与他计较了。当然,这时也可以和他开个玩笑,这时不仅能缓解学生的对抗心理,也能有效的调节课堂氛围。一个幽默的教师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他能有效调节学生的学生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位教授说好的关系胜过很多教育这一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课堂上遇到突发问题是高度考验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耐心的,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局面,不可一时激愤把师生关系搞僵,对以后的教学没有好处。要有对策二、先不要发火,给学生一点解释的机会在课堂上学生的违纪行为教师常采用发火的方法,想通过发火让学生心生敬畏,让学生加深印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可事实证明,这样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事实上如果大事小事都发火是在向学生传递一个信号:对这事你没有办法了。本来,当学生违纪后,大多数同学内心充满了不安,如果你发火了,就抵消了学生的不安,学生也就无所谓了,所以教师在发火之前给学生一个机会说话,对教师冷静处理以及学生的心理接受都是相当必要的总之,在课堂上,遇到麻烦制造者,要把握教学的大原则,不要由于个别人的违纪或特特殊情况而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因为捣蛋分子不怕你生气,他巴不得你生气呢,他不怕你斥责他,也不怕你管他罚他,就怕你不生气,冷静的研究他。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需要我们每位教师在第一节课中去细心关注学生们的精神世界,让孩子们的精神生命在每节课上都得以成长。最主要的还是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靠自己教学的吸引力扭转学生的注意力,靠自己教学的内在魅力抓住学生的目光与思维。

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要留意好以下一些问题:

1、要留意处理的态度问题

面对忽然发生的偶然事件,由于时间的紧迫性,老师往往会有些冲动,急于要解决问题,这就可能导致态度生硬,脾气大,欠缺周详。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把另外一个学生打哭了,我发现以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学生不把自己放在眼内,向教师宣战,向学校纪律宣战,火气马上冒了出来。为了急于挽回面子,我把怒火发向学生,结果由于态度暴燥,使学生望而却步,不敢说真话,不敢向老师交心,以至使师生关系陷于僵持,还留下了后遗症。由此看来,我觉得处理突发事件教师首要的是保持冷静沉着的态度,教师的冷静沉着能稳定学生的情绪,给学生一种示范,同时也可以使教师获得思考解决问题的必要时间。

2、要留意突发事件处理的策略问题

按说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学生违反纪律,老师当然有许多办法对付他们。然而面对忽然发生的偶然事件,怎样处理才可以更策略一些、效果更好一些呢?《班主任之友》、《教师博览》等杂志就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其经验通常是学会借“题”发挥:例如蝴蝶忽然飞进教室来,教师便引导大家谈谈蝴蝶的特点,并就此话题写堂上作文;有学生教室上爱玩溜溜球,我发现后并没有没收他们的,而是安排时间在班上举行一次溜溜球比赛,同学们都踊跃报名,而且在比赛中他们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过后我才在班上强调不要把溜溜球带来学校,这样子学生们比较轻易接受。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平时要留意与学生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学生,对他们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当突发事件出现的时候,就能得到同学们的配合,妥善地处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