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国家根据教育方针、政策,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学习年限、入学条件等所作的规定。学制是教育制度的主体,是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内容。

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制已经不只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而是各种教育机构系统的总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纵向和横向关系。


学制是什么意思?

学制是:国家根据教育方针、政策,对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学习年限、入学条件等所作的规定。有时专指各级各类学校的学习年限。

现行学制:幼儿园读3年。小学读6年,初中读3年(有少量的小学读5年,初中读4年)。高中读3年。大学读4年。有少量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有少量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学制改革新办法:

1.幼儿园一般读3年。允许幼儿读2年或4年。

2.小学一般读6年。允许小学生读4年、5年、7年、8年。

3.初中一般读3年。允许初中生读2年、4年。

4.高中一般读3年。允许高中生读2年、4年、5年。

5.本科一般读4年。允许大学生读3年、5年、6年。

6.创办大量的“二十八年一贯制”学校。28年=3年(幼儿园)+6年(小学)+3年(初中)+3年(高中)+4年(本科)+2年(硕士)+3年(博士)。

扩展资料:

三种基本类型:双轨制(一轨是学术教育,另一轨是职业教育)、单轨制、分支式学制。

1 双轨制的产生既与古代教育等级性有关,与资产阶级的自身利益有关,又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还存在严重的分离有关。

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生产领域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进一步结合,加上教育民主化浪潮压力,双轨制才逐渐至下而上并轨。

2 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后被世界许多国家先后采纳。这种学制相对于来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有利于教育的普及,有利于提高全民的素质。

3 分支型是一种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

改革方向

1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我国的学制区域弹性和灵活。

2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规定了“九年一贯,六三分段”的基本学制。

3为了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我国正在逐步完善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

4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等学校的类型趋于多样化。

5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我国将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资料:——学制

学制是什么意思

学制是指学校制定的制度。学制具体规定了学校的性质,学校的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和学校之间的关系。从入学到毕业所需的年数。比如:三年制,五年制。

学制:[ xué zhì ]

基本解释

1.国家对学校的组织、课程、学习年限的规定

2. [length of schooling]:学习年限缩短学制

引证解释:

1. 学校的制度。

南朝 宋 范泰 《请建国学表》:“学制既下,远近遵承。”

2. 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组织系统和课程、学习年限的规定。

拓展资料:

1,国家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2,中国学生的学制已经比美国孩子长了 —美国孩子坐在电视前面地时间还比在教室里的多!

3,中国的中学实行的是六年学制,学生被老师塞了整整六年的教科书与考试用书。

4,小学教育的学制为5至6年,全国各地的小学有着相同的课程设置。

5,弹性学制给学生带来了益处,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