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与实力。

三国是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主要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接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恢复国内生产。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鼎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

刘备生前为什么一定要伐吴而不是去伐魏

因为荆州对于蜀汉太过于重要。蜀汉失去荆州后,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基本就失去了争霸天下的可能性。

关羽失荆州后,蜀国一瞬间沦落为三流国家。

失去荆州后,各国人口如下:

魏:943万户,5373万口

蜀:28万户,94万口

吴:52万户,230万口

吴蜀如果去掉荆州,人口加起来没有北方冀州一州人口多,在三国时期,北方是政治文化中心,南方则是蛮夷之地,差距巨大。这还是在北方饱受多年战乱,人口十室九空的情况下。

蜀国的问题有很多:

①,兵源不好,当时北方饱经战乱,士兵和百姓战斗力很强,都是老兵,而南方则长期安逸。

②,骑兵不足,中国冷兵器史上除了明朝有一个全国反元的大环境导致朱元璋从南打到北以外,都是从北打到南,无一例外。主要就是骑兵的优势,骑兵不光要产马地,更需要从小游牧的熟练牧民作为骑兵主力。所以失去街亭才让蜀国那么难以接受,因为街亭靠近右陇,那是重要的产马地。早期马家军加入还好,中后期没有产马地的马匹供给,实力不断划水。北伐时骑兵数量已远低于魏国

③,人才不足:不光是上层人才不足,中低层军官和人才数量也远远不足。当时北方是文化中心,江南也有很多文学传世的世家大族,荆州也有不错的文化传统。但刘备失去荆州后,不仅是失去了大量的人口和兵源,更是失去了一大批人才。诸葛亮苦力支撑,亲历亲为也是迫于无奈。

④,经济崩溃:在刘备规取前,益州是“国富民强,户口百万”,汉中地区也是“民殷国富”,经过诸葛亮的苦心经营,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准。但

1,蜀国后期长期征战,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榨干了国力。

2,为了奖励和鼓舞将士,大量的分封城池内外土地给功臣,导致很多老百姓流离失所;

3,为了消除财政赤字,刘备铸“直百五铢钱”这种巨额面值的币重不过原“蜀五铢”的三倍,但价值则百倍。瞬间收罗了巨量民。但这是柄双刃剑导致民心开始离向,物价暴涨,并睡着后期战事越来越不利越来越严重

所以刘备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亲率大军攻打东吴。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太清楚了,没有荆州的人口,人才,税收,蜀国比之另外两国,客观实力上不过是三流国家。不收回荆州,蜀国的经济也将濒临危机。而且没有荆州出于长江上游的优势,吴国将永不受蜀国的限制。

无论是刘备是否打响夷陵之战,蜀国在失去荆州后,都基本失去了争夺天下的可能性。诸葛亮才无奈选择以攻代守,以进攻吧魏国拖入战争泥潭,试图敌人犯错,露出一丝转折的曙光。但魏国咬定了休养生息,恢复实力,毕竟北方经过多次大动乱,十室九空。但回复实力后,就能获得几倍于当前的实力。而这偏偏是诸葛亮最怕的。

假设诸葛亮北伐成功,统一了北方,那么蜀国和吴国的关系会变成怎么样的呢

我觉得有4个原因:1关羽的大意失荆州。2刘备的御驾东征。3国力的大小和人才。4诸葛亮和姜维的穷兵黩武!

关羽首先破坏了“联吴抗曹”,导致自己身败名裂,这时又引出了第二个原因。刘备被桃园结义的誓言冲昏了头脑!如果他听从了赵云的话先联吴抗曹进取中原的话就不会有后来的结果,可惜他不听赵云和诸葛亮的进谏,不但把张飞陪进去,还陪上了黄忠,一班忠义之士和75万大军,导致败走白帝城,如果没有赵云来抵挡住陆逊和退掉吴军,刘备还不知道去哪里,他以为关兴和张苞能保自己吗?两人合起来还不够马超打的呢!这时又引出第三个原因。刘备败走白帝城,不久就病亡!导致蜀国资源紧张和兵力不足!后来还发展到“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尴尬场面。这时又引出最后一个原因,诸葛亮以为凭自己的谋略就能拿到中原?他手下能征善战的大将除了魏延就没了。况且又跟周瑜的心胸一样狭隘,如果他当初听魏延的话,让魏延领兵出子午谷,他从斜谷出兵,长安早就成为蜀国的地盘了!(魏延的话不是没凭据的,连司马懿都这么说:吾从子午谷出兵,长安早就是我的了!)诸葛亮批评了魏延,王双便来出战,他问谁敢迎敌,魏延连看都不看一眼!一个王双还需要用计铲除掉,蜀国可谓是日渐衰败!自己没拿到中原不说,连自己的小命都弄丢了!姜维九出岐山,每一次夺得地盘!更加快了蜀国的灭亡!

按照东吴旧臣薛莹的说法:“孙皓君临东吴,亲近小人,刑罚妄加。大臣大将,无所亲信,人人忧恐,各不自保,所以危亡。

个人认为有两大因素,即曹氏内因和曹氏外因。

先说内因,自古皇帝和宗室之间的关系都很难保持平衡。宗室太强则易发生内讧或家族内部篡逆事件,宗室太弱则如遇权臣篡权或外部侵略,皇帝又得不到本家族的有力支援。所以中国历史上从汉朝起,就总在遏制宗室还是扶植宗室之间摇摆不定,很少能够平衡。而曹氏由于不希望出现汉代七国之乱的现象,加之曹丕本人和其兄弟个人关系紧张的现实,采用了极度遏制宗室的做法,不但很少授予宗室王公显爵,不让近支宗室担任行政职务,而且还密切监视和控制宗室,三五年即迁换王公封地,等等作法。这使得宗室对皇室失去向心力,家族原有的团结被破坏。所以当司马氏篡权时,宗室大都默然视之,仅有几个远支宗室站出来对抗,但由于不够团结和自身实力弱小(曹魏自曹丕后不许诸侯领兵,也不许他们兼任地方职务),结果不能包围曹氏政权。

与曹氏的惟才是举和用人不疑政策有关也是皇帝和宗室之间权利分配政策不平衡所致

再说外因,与曹操原来的用人政策,即但凡具备朝廷需要的才能,无论其综合素质甚至人品是否合格,都要适当使用,并且一旦使用,即充分放权,很少干预和控制。这种政策在曹操的开国过程中是很成功的。所以其后人都效法之。但是这种政策在独裁政体里是要靠强大英明的君主和势力平衡的宗室和重臣两个要素来维持的,否则就会出现强势的野心家取而代之的结果。但是自曹睿死后,皇帝幼小且软弱,辅臣势力平衡成为保证不出现野心家的唯一制约因素,偏巧这时候曹真又死去,则两大制约要素都告失去。曹魏朝廷只剩实际有实力的司马氏而已,加之皇帝幼小、太后软弱无能(曹氏对外戚限制的也相当严厉,所以太后、皇后家族也不具备可以制约外在政治强人的实力),继任的曹氏代表昏庸傲慢,所以最终被司马懿成功发动政变进而夺权,从此曹氏家族事实上失去政权。

刘备要执意要先攻打东吴,他怎么没有先灭魏再灭吴呢?

假设诸葛亮北伐成功了,真的吞并了曹魏政权(尽管这个可能性很小),那就必将带来一个结果:吴蜀反目交恶,双方进行一次终极决战,最终胜者通吃,败者国灭家亡。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

一、诸葛亮的最高政治追求是统一天下,重兴汉室。因此又怎能允许东吴政权继续存在呢?况且如果蜀汉兼并了曹魏,就具备了足以碾压东吴的实力,而实力是实现抱负的前提。

那么,既然蜀汉已经有了可以扫灭最后对手的实力,又岂能不从北面饮马长江和西面顺流而下消灭东吴!

二、三角型是稳固的形态,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态势也最能保持相对的稳定。它们三家一家牵制着另一家——诸葛亮在北伐中原时,可也没有忘记提防东吴西犯,而东吴因与蜀汉有袭取荆州和猇亭败蜀的心结,因此也不可能对蜀汉完全放心。

所以尽管蜀吴有联合伐魏之名,但实际上还是各有各的打算——孙吴也不会坐视蜀汉独吞曹魏,一定会趁机分一杯羹。届时则有而个可能:

①、曹魏因抵挡不住蜀汉的讨伐,而不得让利给东吴,诱使东吴在蜀汉的东部边界上有所行动,借以牵制蜀军,迫使蜀军无法全力北伐,导致北伐失败。

②、蜀吴分头从西、东两处北伐待灭魏之后,蜀吴两国再兵戎相见,进行最后的争夺!

总之:三国鼎立之势一旦被打破,便犹如打开了一个魔盒。其结果必然是三国之中只能留下一国,至于其他两国必将灭亡。就犹如后来曹魏灭蜀之后,西晋又在十年后顺流而下灭亡了吴国一样!

刘家和孙家分分合合,在赤壁之战前夕不得已在一起合作,逐渐两方出现裂痕,再到荆州易主,吴、蜀交兵,之后刘备功败身死,蜀汉元气大伤;而东吴孙权也受到了创伤,此时两家如果再打来打去必然加速灭亡。诸葛亮还是个主张联合孙权的一派,诸葛亮掌权后,和孙权的关系非常稳定。 

刘备称帝后为什么不再讨伐魏国?其中有何原因

不是刘备不听劝,是刘备明白只有借着为关羽报仇的借口凝聚人心背水一战讨伐东吴。失去荆州后的蜀汉国小民疲,如果不能死中求生从东吴这里复夺荆州打开通道的话只能作为割据政权被蚕食。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刘备只能先打东吴。至于说伐魏想都不用想,实力相差悬殊纯粹鸡蛋碰石头。虽然汉中之战刘备打赢了,那是汉中地形地势的原因。如果蜀汉脱离易守难攻的益州主动出击的话,蜀汉肯定被秒杀。至于说曹丕篡汉的时机根本没有动荡,此时刘备伐魏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刘备和曹操作战屡战屡败,唯一获胜的战争就是汉中之战。为了汉中之战的胜利刘备拼尽了全力,为了让孙权牵制曹操刘备都把荆州几个郡割让给孙权。付出了这样的代价就是让汉中之战爆发时曹操不能集中全力,即便这样益州也付出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程度才赢得了汉中之战的惨胜。如果让刘备舍弃益州易守难攻的地形主动进攻曹操,刘备又不傻不会去送死。

沃野千里的益州容易建立割据势力,但是一旦遭遇强敌很难突破窠臼实现刘备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愿望

如果没有这个大粮仓秦国也不会横扫六合,刘邦也不会开创四百年汉朝江山。所以天府之国成就了秦汉,但是更多诞生的确是割据政权。俗话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由于富庶的土地、彪悍的民风以及易守难攻的地形很容易成就割据势力。刘备就根据诸葛亮的隆中对完成了横跨荆益,进而通过汉中之战击败曹操保住了益州门户。至此刘备集团完美实现了隆中对第二阶段的所有目标,完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态势。

到了现在蜀汉还没有喘口气的资本,由于赖着荆州不换早就让孙权非常不满。而以大汉皇叔自居的刘备在名义上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怎么能割据在益州呢?无论是历史使命还是刘备个人的不甘为人下的性格都要继续努力。所以面对魏吴两国,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只能把目标对准孙权。除非刘备甘愿割据一方维持短暂政权,但是历史证明割据益州根本不能长久。

在北方是经济重心的三国时代,逐渐稳定的曹魏政权掌握着绝对的实力:兵精粮足,难以撼动

秦朝统一后才收复了百越之地,所以在唐朝之前北方一直是历代王朝的核心和财税重地。由于开发早北方相对富庶,而且与北方游牧政权长期作战培养出的尚武彪悍的民风;除此之外还有靠近大漠,战马获得容易;所以掌控北方的曹操形成了对蜀吴两国的实力碾压。大汉天下十三州曹魏占据9个:冀州,幽州,并州,凉州,豫州,青州,徐州,兖州,司隶州;而且不缺少战斗力极强的并州凉州铁骑。而东吴有扬州、交州,蜀汉只有一个益州。益州再富庶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也没有用,况且从刘璋时代积累的家底儿在汉中大战和建立蜀汉分封功臣时已经基本被消耗殆尽。让刘备舍弃易守难攻的益州主动出击实力强大的曹魏,那刘备也称不上曹操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操尔”的话了。

要想取得和曹魏对抗的实力,除了复夺荆州以外就必然吞并东吴领土壮大自己形成以长江天险与曹魏划江而治局面;然后才有资本与曹魏争夺天下

正是由于蜀汉的先天不足,所以刘备要扩大自身实力。而荆州在蜀汉政权中充当向外扩张桥头堡的作用,所以至关重要。而吕蒙白衣渡江攻占荆州让蜀汉集团只能困守益州。刘备发动倾国之兵攻伐东吴难道只为了为关羽报仇,复夺扼守蜀汉命运咽喉的荆州才是最终目的。前文咱们已经说过实力不如曹魏如何生存,蜀汉靠的是益州易守难攻的地形;而东吴靠的长江天险。刘备要完成统一只能夺荆州,然后顺江而下拿下健康然后传檄而定。进而凭借长江天险与曹魏划江而治,所以刘备伐吴是背水一战。结果刘备的赌注并未成功,夷陵大败蜀汉元气大伤;刘备白帝城托孤让蜀汉政权进入了倒计时。

三国后期,诸葛亮最后几次伐魏的时候,为何吴不助蜀呢?

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被马忠所擒后被杀,荆州落入东吴手中,后张飞由于酒后鞭笞士卒被范疆张达杀死后投降东吴,此时,刘备执意举兵伐吴,诸葛亮和赵云都力劝刘备,后来伐吴失败,刘备病死在白帝城,更是让很多人后悔当时的决定,那么,刘备为何一定要伐吴而不是去伐魏呢?

且说关羽死后,刘备“一日痛哭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比孟姜女哭长城还要凄切,当然,这个还可以说是结义情深,不是装的,可是后来,“早有人报到成都,报说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且传言汉帝已遇害,汉中王闻之,痛哭终日,因此忧虑,至染成疾,不能理事。”哭关羽还没有哭出病,哭皇帝倒哭出病来了,还忧虑,忧虑什么事呢?

当然,大小官僚们善体上意,劝刘备当皇上,第一次,“汉中王勃然变色曰:孤岂效逆贼所为!”第二次再劝,刘备说:“孤虽是景帝之孙,今一旦自立为帝,与篡窃何异”这话头就松多了,先说自己是皇族嫡系,景帝之孙,有资格当皇帝,再暗示“自立为帝”不行,要大家大力拥戴,第三次,在诸葛亮家里,刘备才说了实话:“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议论耳。”不是不想当皇帝,是怕人说闲话,把“君子”的画皮戳穿了。

有一点也很有意思,曹丕明明没有杀汉献帝,刘备在洛阳肯定有不少细作,怎么会没有确切情报,反而听信传言,说汉献帝死了呢?还是刘备自己派人造的谣言?只有汉献帝死了,他的皇帝才能当的名正言顺,否则,最多只能自封个什么代王,摄政王什么的,还要去救真皇帝。

刘备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当上了皇帝,最重要的,就要保住这个宝座,群臣劝他伐魏,刘备是有苦难说,如果和魏国开仗,把汉献帝救回来了,那这个皇帝究竟是谁来当呢?刘备此时的心态和一千年后的南宋皇帝赵构完全一样,赵构知道岳飞是员忠心耿耿的大将,又能征善战,把金兵赶回了黄河以北,可是要命的是岳飞偏偏不知趣地要“迎回二圣”,那两个老皇帝要是回来了,赵构的皇帝就当不稳了,故而,就是没有秦桧,赵构也得想个办法把岳飞废掉。

刘备心里的想法是这样:在汉献帝死之前,无论如何不能伐魏,自己是打着“匡扶汉室”起家的,要是汉献帝找上门来,就够自己一呛,那时让位吧,又舍不得,不让吧,又说不过去,不伐魏的借口,就是要为了“兄弟之义”,伐吴为关羽报仇。

刘备伐吴当然不希望自己失败,故所以起大军七十万,在兵力上胜过孙权,但又不希望速胜,最好是能托到汉献帝死了以后,再结束这场战争,因此这次出征不带诸葛亮,不带马超,让赵云殿后,明明是一兵强将弱,不求大进取得架式,真要是急着报仇,应该让诸葛亮统兵,勇将赵云,马超打先锋才是,诸葛亮也说:“若只欲伐吴,命一上将统军伐之可也,何必亲劳圣驾?”

蜀吴两军一交,刘备开始是屡战屡胜,当然开始骄傲轻敌,也产生了警惕:这仗的进度要放慢,不能这么快就把吴国灭了,自己又要面对伐魏,迎回汉献帝的头痛问题,于是命令部下,“移营于山林茂盛之处,近溪旁涧,待过夏到秋,并力进兵。”为关羽,张飞报仇也不着急了,大家先过个暑假,而且连营七百里,平均每一里地只有一千个兵,战线拉的这么长,一派防守得架式,根本不不可能组织任何有效的进攻。

陆逊一把火,烧的刘备大败亏输,没有脸回成都了,躲在白帝城养病,一直到死,刘备想来也是后悔的紧,不过从一织草席的劳动人民,能混到皇帝,倒也是“有志者,事竞成”啊!

在三国时候的后期,诸葛亮的目标的北伐中原,匡扶汉室。因而,诸葛亮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联合了吴国,合理对抗魏国。可惜的是,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未能成功打败魏国,这是因为吴国没有出兵相助。吴国之所以不出兵是害怕帮助蜀国灭到魏国之后,蜀国会将吴国也灭亡,同时吴国也在观望着,看对战双方的情况,再决定出不出兵。

一、隔岸观火

三国的局势是非常微妙的。蜀国是讨伐魏国最积极的国家,因为他们代表的是汉室的正统。而吴国的实力并没有魏国这么强大,因此,不能贸然出兵帮助蜀国。而且吴国也打算浑水摸鱼,通过蜀国和魏国之间的战争谋取利益。因此,蜀国要是势如破竹,直取长安的话,吴国就会出兵魏国,争取利益。要是蜀国没有作为的话,吴国就按兵不动。这样也不会亏。因此,吴国的目的是在隔岸观火,并且寻找机会,谋取利益。因此,吴国不这么早的帮助蜀国。

二、担心蜀国会攻打自己

虽然蜀国和吴国已经结盟了,但是这种结盟往往是非常不牢靠的,当掣肘他们的魏国灭亡了,剩下的两个国家断然不会安分的平分天下。因此,吴国也担心着帮助诸葛亮打败了魏国之后,吴国的军队能不能抵挡诸葛亮的进攻。而且诸葛亮的目标是帮助刘备集团统一天下,因此,魏国灭亡之后,东吴和蜀汉的联盟就会立即破碎。东吴担心着蜀国会攻打自己,因此,就不出力帮助诸葛亮伐魏,保存实力,为了能够守住自己的领土。

东吴虽然和蜀汉联盟的,但是每一个政权的内心都会有一个算盘,如何使得自己的国家处在有利的地位。因此,吴国不帮助诸葛亮伐魏,这是因为他们也在观望着蜀汉和魏国之间的局势,寻求谋取利益的机会,而且吴国也担心魏国灭亡会导致联盟破裂,导致诸葛亮攻伐吴国。因此,吴国就不会在早期尽心尽力帮助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