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尾巴中间缺一块有多种原因:

1、水质不好会出现尾端浸蚀,如水久不换、未经存放去氯的新水都会有导致鱼尾浸蚀的现象。

2、鱼的营养状况差,当鱼尾过长,营养供应达不到尾端,尾部会逐部消蚀。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公鱼,因公鱼尾长就更易受害。

孔雀鱼,又称孔雀花鳉、虹鳉、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称之为“凤尾鱼”、“火炬”,是鳉亚目,花鳉科,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饲养难度较低。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巴巴多斯,巴西北部与圭亚那,作为观赏鱼引入新加坡、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以及众多欧洲

热带观赏鱼孔雀鱼尾缺损是怎么回事?

多由饲水不良,水质长期浑浊,受新水刺激过多,或鱼儿互相撕咬导致细菌感染。
最初,鳍的边缘出现轻微的不透明的外观。然后膜一片片地脱落,暴露出鳍刺,鳍刺开始依次裂开。当裂缝到达身体时,受侵害的鱼通常都会死亡。
引起烂鳍病的细菌可能经常出现,特别是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和鳗弧菌,它们只在恶劣的环境里侵害不健康的鱼。这些细菌能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斑点、区域发炎和溃疡。细菌传染引起的损伤使受侵害的鱼容易受到来自其他病原体如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的侵害。

推荐的治疗方法:
A,在100千克的水中放呋喃西林粉0.2克进行浸洗消毒,多次用药后可缓解病情。
B,在100千克水中放痢特灵3~5片,浸洗病鱼30分钟。
C,在100千克水中放土霉素5~8片浸洗消毒,可预防感染此病。
D,用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
E,用庆大霉素浸洗,在100厘米X50厘米X35厘米的水族箱中放2支。

19升的鱼缸里养的孔雀鱼几个小时没盯着尾巴就缺了一块了?

开始都是打斗引起,水质如果不好的话就会造成细菌感染,形成烂尾病(属于烂鳍症的一种),只要水质良好长回去是很快的,如果严重就要放盐或土霉素才行了。而且你的鱼是'混养的,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算正常。

孔雀鱼尾巴少了一块,孔雀鱼尾巴中间烂一个小洞

1.孔雀鱼的尾巴上有好多洞说明得了烂尾病,发现患病后一定要及时隔离,同时还要对原缸进行换水升温。

2.想要治疗的话,通常要用药物浸洗,比如呋喃西林、痢特灵、土霉素等,不同药物的用量是不一样的,比如呋喃西林每100千克水中放0.2克就可以了,痢特灵需要3-5片,土霉素5-8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