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谐“书”,“净”也作“尽”、“全”。

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里有很多藏书,因此,他搬家搬的东西肯定都是书。所以这句歇后语取“书”的谐音,写成“输”,形容赌博或是比赛的结果都是输的。孔子的一生都在发奋好学,无论走到哪儿都携带着很多书。

孔夫子搬家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01

净是书

孔夫子搬家歇后语下一句是:净是书(输)。孔夫子即“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家中肯定尽是藏书,因此搬家净是书,歇后语取“书”的谐音“输”,比喻做事总是输(失败)。相关歇后语还有: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孔夫子的弟子——闲(贤)人等。

孔夫子搬家歇后语下一句是:净是书(输)。孔夫子即“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家中肯定尽是藏书,因此,孔夫子搬家,净是书。歇后语取“书”的谐音“输”,比喻做事总是输(失败)。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相关歇后语还有:

1、 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2、 孔夫子的弟子——闲(贤)人

3、 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

4、 孔夫子的砚台——黑心

5、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6、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7、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不自量

8、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冒充斯文

9、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10、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11、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12、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13、 孔夫子的箱子——净输(书)

14、 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15、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礼

16、 孔夫子喝卤水——明白人办糊涂事

17、 孔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才

孔夫子搬家下一句是什么

“孔夫子搬家”下一句是“净是书(输)”。

孔夫子是指孔子,他是古代非常知名的教育家,家里有很多藏书。因此,他搬家的话搬的东西全部都是书。这句歇后语取“书”的谐音,写成“输”,比喻比赛或较量总是失败,含有贬义。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具有短小、风趣、形象的特点。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与孔夫子有关的歇后语

1、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2、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3、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4、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5、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6、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7、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8、孔夫子门前卖《论语》——不自量力。

9、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冒充斯文。

10、孔夫子打哈欠——满口书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