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皙的观点表达出了想要的生活状态,属于自然闲适的生活状态,是人人都向往的状态。孔子赞同他的观点是反映出孔子在追求理想之外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在极其劳累的时候轻松一下,过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在论语中可以看到孔子这种心情随处可见,这正是普通人都有的心态,孔子是普通人,这种心态的随时流露便是很好证明。

论语·先进中曾皙的理想是什么

曾皙的观点体现了孔子追求的大同社会,孔子向往大同之世, 终其一生他都在极力促成以周礼为代表的小康社会的实现,当其时也, 贤能在位, 百姓各得其所, 上下尊卑, 秩序井然, 社会和谐.士大夫不必穿梭于各诸侯国之间鼓唇弄舌。

曾皙的言志与其他人不一样,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家国安宁,人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这种表述深深打动了孔子,他“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扩展资料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名弟子在老师孔子的启发引导下,各自谈了自己的人生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各不相同,便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三人都希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国家治理中,也就是说三人还是希望能“学而优则仕”,曾皙的志向与其他三人相差比较大,而孔子赞同的切恰恰是曾皙的,而且还说“吾与点也!”。

但是真正观其一生所为,并没有按这种志向去行事。朱熹夫子对于这一点注释有点玄,“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从中看到了天道之自然,有点想当然的意思。

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点的观点

1、孔子虽提倡积极入世,但多年的奔波,多次的碰壁,让他心灰意冷,曾皙描绘的图景,正与孔子此时,“知时而不求为政”的心情契合。

2、曾皙所阐述的志向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政治理想的写照。

3、言之成理即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为什么同意曾皙的看法

曾皙的观点表达出了想要的生活状态,属于自然闲适的生活状态,是人人都向往的状态。孔子赞同他的观点是反映出孔子在追求理想之外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在极其劳累的时候轻松一下,过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在论语中可以看到孔子这种心情随处可见,这正是普通人都有的心态,孔子是普通人,这种心态的随时流露便是很好证明。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待坐》中,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说法

这是用户提出的一个学习问题,具体问题为: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孔子为什么同意曾皙的看法

我们通过互联网以及本网用户共同努力为此问题提供了相关答案,以便碰到此类问题的同学参考学习,请注意,我们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性,仅供参考,具体如下:

用户都认为优质的答案:

孔子正在认真的与弟子言志,自然不会「使」曾皙鼓瑟可是曾皙兀自在彼弹琴,视夫子殷勤诚恳的问话与苦口婆心的诱导若罔闻,这已经很失礼了子路年长,答问已毕,论年齿当及曾皙,但夫子体谅他在弹琴,因此不得不先跳过他,而先询问冉求、公西华及冉有、公西二子答毕,无论如何曾皙都当停下,回答老师问题但他还是无动于衷,我行我素,完全忘记什么叫「侍坐于先生,先生问焉,终则对」及「侍坐弗使,不执琴瑟」的道理这样的一个人,怎可说是知礼!所以认为曾皙系因知礼而被夫子赞许的说法,实有待商榷再看,当孔子叫他时,还不立即停下,「鼓瑟希」,又弹了几下,最后又重重的弹了一声(铿尔),才站起来回答问题之时,他又扭扭捏捏的说:「异乎二三子之撰」要知道,孔子早已声明在先「毋无以也」,曾皙又何必多此一举呢\x0d此外,孔子与弟子言志之时,如果曾皙真的在认真弹琴,那倒也罢了,偏偏他又偷听偷看师弟间的对话,否则他怎知夫子「问了什么」其它同学「答了些什么」又怎会问「夫子何哂由也」以及说自己的意见是「异乎二三子之撰」,又问「惟求则非邦也与」、「惟赤则非邦也与」了这样一个鼓瑟不专,对师无礼、目无尊长、同窗之人,只如孟子所说的「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的鄙人,又何知礼之有哉

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章中,孔子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心态上:子路傲物,冉有逊于物,公西华低调过甚。曾皙不卑不亢,境界高一筹。

面对现实:子路自负过头,冉有谨慎过头,公西华闷骚过头。曾皙与外物同为一体且约于礼,是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

不过孔子虽然赞同,却长叹一声:知其不可为也。

孔子对学生谈理想,谈志趣,除了对子路“出言不逊”稍有不满之外,基本上都是肯定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甚至为学生有远大理想,高雅志趣而感到欣慰、自豪,这让我想起了现在正流行的“赏识教育”,

对子路,孔子充分相信他的雄才大略和超强实力,对于冉有和公西华,孔子连用五个反问句来评价他们的理想,相信他们治国安邦,力堪重任,

但是,孔子特别欣赏公西华,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得为之大?”这不就是老师骄傲地夸奖学生吗?他认为公西华知书达理,娴于礼乐,完全超出了一般人,他不担当治国重任,更与何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