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是指写字的工具,在使用纸之前,人们在竹简上写字。写错就用刀子削去,故刀和笔连称。古有 刀笔吏,在秦汉时为管理文书的小吏,古人有时将它称为“刀笔”。

后来有人将公牍也称作“刀笔”。宋朝的杨亿还写过一本《中外制刀》的官府文集。因为古时有些讼师所制诉状,笔法尖刻,上状必伤人,于是“刀笔”一词在原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诉状”和讼师。

“春秋笔法”的文法规范表现在哪些方面?

春秋笔法指在宣传材料的选择上注意褒贬。孔子修《春秋》所采用的方法是“笔”和“削”。“笔”是在原来《春秋》的记录上加添,“削”是对原来的《春秋》的记录删减。公羊家说: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其笔法有三。第一,“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庄子·天下》)这就是说,在编书时,涉及到尊者,隐也。《春秋》中所记的八百多起事件,除了记载日食、地震、天灾、风霜等一百零二条外,其余七百多条无一不是记录周天子、诸侯、卿大夫的重大活动。当时,奴隶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到处是“寇盗充斥”,“盗贼公行”。这些直接危害奴隶主统治的重大事件,概不记入《春秋》。

词语出处

原文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是孔子创造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春秋》,鲁国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修。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

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如“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既然已经杀掉了他(关其思),就没必要再用对人的谦称--“子”了。

史家讲求秉笔直书,但孔子却利用不太明显的字眼等隐讳的写法,暗暗将自己的主观看法加入其中,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后世对此有褒有贬。

萧何刀笔吏是什么意思?刀笔吏是什么?

春秋笔法名词是孔子首创,但是这种手法以前就用在史录中。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就是其生动写照。

后来人修史,也基本遵从这点。

春秋笔法,简单说:就是不带色彩描述事实,用最简单的话描述事实。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一事。" 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子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 相与一笑。

“春秋笔法”是曲笔吗

可能有不少人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萧何刀笔吏,樊哙市井徒”,后面一句还算是比较好理解的,但是前面一句,“刀笔吏”这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呢这句话大概就是在说,萧何和樊哙这两人,在跟随刘邦之前干的事情,那刀笔吏是什么听起来很像是一种官职,而且可能官位也并不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萧何以前只不过就是一个小官刀笔吏吗那么在秦汉时期,刀笔吏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刀笔吏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刀笔吏是什么

“刀笔吏”一词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详细一点则要追溯到青铜时代的一种器物——“削”。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

自宋元后,人们又往往特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刀笔吏”如刀之笔的操纵,往往使许多案件乾坤陡转,或无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刀笔吏顾名思义,指掌文案的官吏,亦可指讼师。

古时用笔在竹简上写字,写错了,用刀刮去重新写。指撰写公文或状词的人。典出《史记·萧相国世家》:汉高祖刘邦的丞相萧何,原来是秦国的刀笔吏,无所作为。后来协助刘邦统一天下,建立大功,成了汉朝的开国丞相。

湖南一讼师廖某,为别人打官司战无不胜,在当地小有名气。有一年少守寡,欲再嫁,但又怕丈夫的家人阻拦,就找到廖某商议,廖某向她索要了高额费用后,为之撰写辩词,其中经典一句是“为守节失节改节全节事:翁无姑,年不老,叔无妻,年不小”。

这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二个字,但却将孀妇本欲再嫁的心思表述成了为保节、守节而在“翁无姑,年不老,叔无妻,年不小”情况下做出的一种无奈选择,使得改嫁之举不仅符合情理,而且还会引发人们对孀妇的恻隐之心。无怪乎,“县官受词,听之”。廖讼师的讼词对于该案件的结果起了决定性作用。

刀笔吏的刀笔之功不仅在于其文笔之犀利,更是在于其对于事情的理解、解析。下笔用词实有过人之处“刀笔吏”的此种作用在相互倾轧的清代官场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有这样一篇记载:有一知县,与巡抚交好但却得罪了将军,一年元旦向朝廷行朝贺礼后,将军就具章弹劾知县朝贺失仪,此当大不敬,巡抚亦负失察之咎。

朝廷果然降罪于巡抚,巡抚愤懑但却无可奈何。巡抚的一个侍从偶尔在酒肆中把这件事讲了出来,被一个讼师听到,他当时就大言:“了此,八字足矣。”侍从惊喜地询问有何妙法,讼师说:“给我三千金我就告诉你解决的办法。”从者暗地里把这件事告诉了巡抚,巡抚大喜,满口应承下来。讼师说:“在奏牍中加‘参列前班,不遑后顾’八字,巡抚就没事了。”

巡抚思考良久,就在奏牍中加入了这八个字。朝廷果然又转诘将军。因为巡抚、将军朝贺皆列前列,不能顾及末吏,若将军亲见县令失仪,则将军自己也失仪了,将军因此而失职,而巡抚与知县皆无事。

2、刀是什么刀

军吏持尺刀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鞮汗山(位于今天外蒙古南部)附近,一支匈奴军队正在追击撤退的汉军。匈奴一方穷追不舍,兵强马壮,而汉将李陵所率领的军士们箭矢皆尽,兵器亦多有破损。

危急之时,步兵们只能拆下车轮的木辐条握在手中,而军吏们则默默抽出了“尺刀”。

这个在最后关头才被掏出的尺刀是何种利刃

其实,尺刀不是兵器,只是一种先秦两汉时期的常见文具——书刀,也名“削”。

在纸张尚未普及之前,竹木简牍是古人最常用的书写载体,如有错讹,便用书刀刮削简牍表层来删改。据《考工记》载:“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即(书刀)多以一尺一寸为长度标准,且目前所发现的完整的书刀大多接近这个数据,正因如此,书刀又有“尺刀”的别称。

书刀与“删”、“削”

今年,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推出了《三国志文化主题特展》,展品当中恰好有这样一柄汉代尺刀。此刀刀身平直,柄端有环首,残长123厘米(刃部有缺),刃宽仅为15厘米左右,小巧精致,虽以精良的钢铁锻造而成,但明显不是武器。

书刀起删除之用,所谓“删”,古人解释为:“剟也,从刀、册”(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正是在简册旁边放置小刀。后来,连带着“削”也逐渐具备了删除的含义。

“(孔子)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应该写的一定写上去,应该删的一定删掉《史记·孔子世家》)中的“削”便是这个意思。

书刀之实用

毛笔和书刀,对于那些需要经常使用简牍的读书人和官吏来说,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他们常随身携带二物,毛笔可以当簪子插在发髻中,书刀只能悬挂,加之书刀需要时时研磨以保持锋利,于是有人干脆连砺石也一起带在身边。

考古学者们曾在秦始皇陵陪葬坑中发掘了一批陶文官俑,陶俑的腰带右侧均悬挂着环首书刀和装在囊中的砺石,正是对这一现象的真实再现。久而久之,书刀就被关联到特定的职业之上,秦汉时期的基层文职官员往往被称为“刀笔吏”(西汉开国功臣萧何“于秦时为刀笔吏”,飞将军李广“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书刀之收藏

虽说书刀最初只是作为实用型的文具,但汉代时已经出现了非常精美的“高级货”。河北满城汉墓中曾出土了数十件铜铁小刀,相信墓主人中山靖王及王后既不需要频繁使用书刀,也不需要如此数量众多的书刀,因而这些鎏金、错金,甚至用象牙为鞘者更有可能是两位贵族的收藏品。

不过,中山靖王夫妇的书刀还不是最出名的,“名刀”另有其物。

再回到“三国展”的这件展品来,细细观察便可发现,这柄其貌不扬的小刀别有玄机。虽然年代久远,仍可依稀辨认出刀身两面以嵌错黄金的技法分别表现出图像及铭文:一面是体生双翼,形态舒展,飘逸绝伦的天马之形;另一面是“永元十□(年)广汉郡工官卅湅书刀工冯武”的铭文。这就是史书有载的“金马书刀”。

在汉代时,蜀地设有蜀郡和广汉郡两处工官(即官营手工业作坊),所产的金马书刀闻名天下。

西晋学者晋灼写道:“旧时蜀郡工官作金马削刀者,以佩刀形,金错其拊(柄)”;东汉李元有《金马书刀铭》传世:“巧冶炼刚,金马托形。黄文错镂,兼勒工名。”

这件造于广汉郡工官的小刀既有金马装饰,又有工匠“冯武”留名,与文献所说完全吻合。至于“卅湅”,意思是所用原料均为三十炼的钢材。

为了获取优质钢材,汉代工匠们需要对炒钢法所获得的钢料再进行反复折叠锻打,减少其中杂质,从而使其成分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炼的数量越高,质量越优,最顶级者即百炼钢。用三十炼的钢做文具已是“大材小用”,更兼刀上的高超的的错金工艺,无怪乎金马书刀能够成为风靡上层的奢侈品。

及至魏晋之后,纸张逐渐取代简牍,书刀也失去了用武之地。虽刀笔吏一词流传下来,后世学者却已搞不清书刀的功能。唐代大学者孔颖达在《考工记·筑氏》中就误以为书刀是用来在竹简上刻字的(“古者未有纸笔,则以削刻字,至汉虽有纸笔,仍有书刃,是古之遗法也”)

不过从古至今,书刀在文化传承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回到开头所说的三千兵将,战场是酷烈的,汉军是不屈的。班超云:“况臣奉大汉之威,而无铅刀一割之用乎”铅刀尚可一割,何况卅湅书刀乎

3、刀笔吏的正面记载

当然对于刀笔吏的记载也并非全是负面的,《清稗类钞》中有记载“雍正时松江有吴墨谦者通晓律例人请其作呈牍必先叩实情。理曲即为和解之若理直虽上官不能抑也。”这位吴墨谦还曾凭借其经验和机敏辨析伪造的契据和典票使无辜者免受了非法侵害。像吴墨谦这种既坚守自己道德底线又通晓律例的刀笔吏,无论是对无权无势的百姓,还是对社会而言都是有益的。然而遗憾的是像这样正面的记载在史实的记载上是很少见到的。

刀笔吏在古代诉讼中,有时能够独当一面,在案件的胜负中起到关键作用,当然这与当时的诉讼程序不完备,重口供而轻调查,缺乏辩论程序有很大关系,因而在刀笔吏的刀笔之下往往发生以一词一句而定乾坤的效果。而像吴墨谦那样的刀笔吏,其存在对于那些面对高深莫测的衙门束手无策的百姓而言,无疑是遇到了救星。

诸子用什么炭笔写字?

是的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方法和技巧。顾名思义,一种笔法而已,或者说一种使用语言的艺术,是孔子首创的一种文章写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

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来源于据传《春秋》。《春秋》,鲁国史书。相传为孔子所修。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历史上,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

由于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后世作者为了阐述孔子的思想,撰写了专门的著作以解释《春秋》的内在涵义,特别是其中涉及礼的一些细节。

如“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既然已经杀掉了他(关其思),就没必要再用对人的谦称--“子”了。

参考链接:春秋笔法_百度百科

>

孔子生活的年代人们书写用的是什么字体?

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家和学派,他们主要使用毛笔作为书写工具。毛笔是用动物的毛制成的,可以吸收墨汁,在纸或者丝绢上写字。除了毛笔之外,中国古代还有其他的硬笔书写工具,如骨锥笔、竹简、金属笔等1。碳笔是一种用石墨(碳)制成的软质笔芯,可以在纸上摩擦留下痕迹的书写工具。碳笔可能是在近代才出现的,因为在古代考古发掘中没有发现过碳笔的痕迹。

孙复认为孔子在编著《春秋》时使用的“春秋笔法”主要是出于什么目的?

在春秋战国战乱不一诸侯割据的五百多年里,汉字的发展也受到了动乱的影响,文字异形、书体多样的景况日甚一日。从书法发展的多样化上讲不无好处。但语言文字毕竟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对人们的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是不方便的。因之,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之初,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在沿袭西周文字的秦系文字的基础上统一了全国的文字。以小篆作为学童启蒙的识字课本,以为推广应用的楷模。从此,与大篆相对而言的小篆就成了秦代的通行书体。这种书体,比前代文字,有了书写线条圆匀,结构统一定型,字型呈纵势长方等特点。从汉字发展上讲,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但秦代书体并不只此一种。东汉许慎说:“秦书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说明当时与小篆并行的还有:大篆、隶书(称古隶或秦隶)。“虫书”又叫鸟虫书、鸟篆,以鸟虫头起笔,以虫身区曲为线的篆书美术字。是赵国越王勾践铭文一类书体的延续;“刻符”为小篆;“摹印”为结体方正的小篆,开汉印篆体的先河;用于门榜、封简题字的“署书”,刻于兵器的“#书”,都是大篆、小篆或隶书应用范围的变化而已。许慎说的“秦书八体”,以汉字形体论,不外大篆、小篆、隶书三体。

孙复认为孔子在编著《春秋》时使用的“春秋笔法”,其目的主要是区别邪正,分别天子、诸侯等级,他深为君不君、臣不臣的局面而愤慨。对于藐视天子权威者口诛笔伐,表现出恢复和维护封建等级的强烈愿望。